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2022强调几个模块

2023-08-08 17:43:06 | 向学教育网

中职学校老师的教师资格怎么考?

教育部2013年8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对中等职业教师资格考试内容进行了如下规定:

1.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3科,与普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样。

2.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2科。科目三《专业知识与能力》测试暂由各省(区、市)自行命题和组织实施,各省份把其纳入到面试,笔试不再考察。

报考条件如下:

1、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

2、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按省教育厅部署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并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合格。

3、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说课(说课分为:面试、试讲)。

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按《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5、学历要求: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2022强调几个模块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最新版.2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一、基本理念(一)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三)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二、基本内容
维度 领域 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7.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8.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9.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11.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2.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13.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14.尊重和发挥好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5.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16.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7.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8.勤于学习,不断进取。19.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 (五)小学生发展知识 20.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21.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22.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23.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24.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25.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
(六)学科知识 26.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27.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七)教育教学知识 29.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30.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31.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2.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
(八)通识性知识 3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5.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3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专业能力 (九)教育教学设计 37.合理制定小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3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39.合理设计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班级和少先队活动。
(十)组织与实施 40.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41.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活动。42.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合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习兴趣。43.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44.发挥好少先队组织生活、集体活动、信息传播等教育功能。45.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46.较好使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与书面语言,使用普通话教学,规范书写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47.妥善应对突发事件。48.鉴别小学生行为和思想动向,用科学的方法防止和有效矫正不良行为。
(十一)激励与评价 49.对小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观察与判断,发现和赏识每一位小学生的点滴进步。50.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给予小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指导。51.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52.利用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二)沟通与合作 53.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54.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55.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56.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小学生发展。57.协助小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三)反思与发展 58.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59.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60.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小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小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小学教师入口关;制定小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二)开展小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小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小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三)小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小学绩效管理机制。(四)小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附件3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一、基本理念(一)师德为先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学生为本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三)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二、基本内容
维度 领域 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位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14.尊重和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5.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16.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7.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8.勤于学习,不断进取。19.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 (五)教育知识 20.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21.掌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22.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23.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24.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25.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6.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27.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28.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29.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及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联系。
(七)学科教学知识 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31.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32.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33.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知识 34.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5.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6.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37.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专业能力 (九)教学设计 38.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39.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40.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十)教学实施 4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42.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43.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合理处理课堂偶发事件。44.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45.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生活、集体活动、信息传播等教育功能。46.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
(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48.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49.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50.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51.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52.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共青团、少先队活动。53.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十二)教育教学评价 54.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5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56.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三)沟通与合作 57.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58.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59.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60.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四)反思与发展 61.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62.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63.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四)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5.9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最新版.2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中等职业教师资格教学专业?

① 中职教师资格证专业课包括哪些

根据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中职学校的专业课主要有15个专业类的近百个专业。它们是:

01 农林牧渔类:棉花加工与检验、现代林业技术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园林绿化 、木材加工、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 、农业与农村用水 、土地纠纷调解。

02 资源环境类: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矿山机电(金属矿方向)、矿井建设(金属矿方向)。

03 能源与新能源类:水电厂机电设备安装与运行、水泵站机电设备安装与运行。

04 土木水利类: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 、工程造价、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 、给排水工程施工与运行 、市政工程施工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工程测量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

05 加工制造类:钢铁冶炼、金属压力加工、钢铁装备运行与维护、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汽车制造与检修、汽车电子技术应用、 焊接技术应用、机电产品检测技术应用、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应用、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电气运行与控制、电气技术应用。

06 石油化工类:化学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工机械与设备、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精细化工、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橡胶工艺。

07 轻纺食品类:纺织技术及营销、粮油饲料加工技术、粮油储运与检验技术。

08 交通运输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船舶驾驶、船舶水手与机工。

09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建设与管理、软件与信息服务、客户信息服务、计算机速录、电子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应用。

10 医药卫生类:护理助产、农村医学、药剂、制药技术、制药设备维修。

11公共管理与服务类:办公室文员、文秘、公关礼仪、物业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管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

12 财经商贸类:连锁经营与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房地产营销与管理。

13 旅游服务类: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旅游外语、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

14 文化艺术类:舞蹈表演、杂技与魔术表演美术绘画

② 报考教师资格证中等专业有什么专业

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科目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版学、生物、权思想品德(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通用技术等16个学科。
申请中职文化课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各科笔试。
申请中职专业课及中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两科笔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纳入面试环节考查。

③ 中职专业课的教师资格证能教什么科目

1、公共课:语文、数来学、英语、职自业生涯规划、音乐、体育等。

2、专业课:汽车维修、电子电器、空调制冷维修、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模具设计制造、制糖、造纸、服装设计等等。

具体教初等或是中等基于你考的证书等级

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目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

(3)中等职业教师资格教学专业扩展阅读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两大类:

(1)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传统的培养目标是中级职业技术人员。

(2)职业高级中学: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培养目标与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类似,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

专业课设置:

1.美发与形象设计

2.影像与影视技术

3.服装设计与工艺

4.服装展示与礼仪

5.播音与节目主持

④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有哪些专业

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笔试科目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通用技术等16个学科。
申请中职文化课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各科笔试。
申请中职专业课及中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两科笔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纳入面试环节考查。

⑤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有哪些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考试科目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笔试科目和面试科目与普通高中相同。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笔试科目中的《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与普通高中相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一科,纳入面试环节进行考察。
我省不开考中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考试。

⑥ 职业中专的教师资格证,都有哪些学科呢

申请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申请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两科考试。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主要结合面试进行考查,必要时进行笔试。

⑦ 中职教师资格证有哪些专业课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科目三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科目。

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应当具有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具有特殊技艺者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其学历要求可适当放宽。此项规定仅限于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不适用于其他种类教师资格。

中职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

高等师范本科学校或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在校生(大二、大三、应届毕业生)凭学生证或相关证明均可报名参加考试;不限制专业,建议考生根据自己所学学科报考相关教师资格证,以便于以后报考招教;本省户籍或人事关系在本省。在本省省内读书的大学生可以报考。

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按省教育厅部署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并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合格。(申请者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免于教育学、心理学考试)

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说课(说课分为:面试、试讲)。(申请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如能提供3个月或以上的教学证明,可免于面试、试讲)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按《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⑧ 教师资格证中职类科目有哪些

一、职类

1、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2、小学教师资格证;

3、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证(以下统称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向学教育网

4、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5、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证(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

6、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

7、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

8、成人/大学教育的教师资格证,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依照上款规定确定类别。

二、科目

1、幼儿园教师考试科目: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

2、小学教师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3、初中教师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4、高中教师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5、中职文化课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6、中职专业课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

7、中职实习指导考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

(8)中等职业教师资格教学专业扩展阅读:

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 *** 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无犯罪记录。

2、教师资格证考试对考生提出了不同级别的学历要求,因此报考幼儿(小学)教师资格证的考生应该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

报考中学教师资格证的考生应该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值得注意的是,在校专科生需要在大三才可报考,在校本科生需要大三、大四才可报考。

3、应届在校生报考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应提供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

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2022强调几个模块”相关推荐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职称评定的中教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职称评定的中教标准

中职教师资格证的要求中职教师资格证的要求如下:1、报考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本科院校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2、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及其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3、中学教师资格证分: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职实习指导课。中

2023-08-25 19:28:32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学标准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优秀范文模板
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学标准 中职教师教学计划优秀范文模板

中职学校要上哪些课程?中职学校要上专业课程,语文、数学、英语也要上,有体育课、音乐课之类的。中等职业学校是指经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设立,实施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与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基本学制为三年,学生毕业属中职学历。2018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学校1.02万所,比上年减少442所,下降4.14%。学校分类

2023-08-17 03:31:42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标准 中专教师需要什么学历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标准 中专教师需要什么学历

职业中专的老师要求什么学历职业中专学校老师需要具备大学专科及其以上学历。我们国家规定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等。教师资格证学历要求1.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2.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

2023-08-25 20:27:32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发展 1.《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有哪几个维度?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发展 1.《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有哪几个维度?

1.《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有哪几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一、专业理念与师德(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2、理解职业教育工作的意义,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3、认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注重团队合作,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二

2023-08-14 12:06:10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比例 中等职业学校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比例 中等职业学校标准

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发展与建设的对策】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硬件建设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我们只有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职业学校建设的中心课题,逐步打造出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精,善讲会做,肯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才能为提高育人质量打下基础,才能为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证。一、加强师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023-08-14 00:18:47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要求 中级教师的评定标准是什么?我教学要多久才能评定为中级教师?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要求 中级教师的评定标准是什么?我教学要多久才能评定为中级教师?

中职院校教师资格证怎么考一、考试对象试点省份内所有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须参加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试点工作启动前已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可以持毕业证书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试点工作启动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二、考试时间教师

2023-08-22 20:07:45
中等职业学校教书专业标准 中职教师职称评定细则
中等职业学校教书专业标准 中职教师职称评定细则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什么?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1、根据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制定。2、 专业标准是中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3、基本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中小学教师职责:教授小学或中学语文课程;全力完成学校各期安排的教学工作;积极参与全校组织的建设性的非学术活动;积极参与学校和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教

2023-08-26 03:46:08
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 中职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拓展模块二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 中职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拓展模块二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是什么?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是课程性质与任务,规定课程性质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必修课。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学习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程结构,规定课程模块构成和学时安排。课程内容,明确课程的内容要点,提出相关教学要求学业质量,描述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分为毕业和

2023-08-13 16: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