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2 19:48:33 | 向学教育网
2023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
平行志愿填报时,一定要谨慎,考生在参考拟报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数线时,不能仅参考其前一年的录取分数,而要综合分析该校近三年的平均录取分数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
1、合理组合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段院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高考成绩、个人兴趣爱好、身体条件等因素,在有可能被录取的院校范围中,合理、有序组合院校志愿。
一般来说,平行志愿填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
冲一冲:把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A志愿;
稳一稳:把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作为B志愿;
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作为C志愿。
不过,要注意的是,“冲一冲”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当然某些省份志愿有几十个上百个,少数几个乱冲也无妨。
同时各志愿间要拉开梯度,如果考生定位不准确,一味追求最理想的高校,志愿填报过高(比如多个平行院校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就可能导致所填报的几个院校志愿全部落空。
2、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报在平行志愿的前列。由于平行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当考生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中,有2所以上符合投档条件时,计算机系统会将考生电子档案投档到排序在前的院校。因此,考生要将最想上的院校填在平行志愿的前列。
同时填报的专业志愿不要过少。如果考生只报考某些院校的一两个专业,当考生档案被投档到招生院校后,就有可能因总分或相关科目成绩偏低、不服从院校专业调剂、身体条件受限等原因,面临投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3、要积极慎重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中,如考生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被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的录取。因此,如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会增加被院校录取的机率,但也有可能会被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考生要根据自身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来选择专业是否服从调剂。
我们建议专业“服从调剂”,目前普遍来说毕业后学校比专业更重要些,而且冲一冲的好学校基本上也很难被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如果不服从调剂,退档后,只能等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了,那就是一本分上二本学校,上不了一批还是可以被二批院校录取的。
如果非某一专业不上,选择不服从调剂的话,建议A志愿就填自己分数够,而且专业分也足够被录取的院校,要不然退档跟上面一样就只能等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至于征集志愿,不说100%就是不好学校,也有少数征集上了好学校,但是基本上都是自己不愿意去的学校,一般也不会有你喜欢的专业,基本都是被调剂。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1、服从专业调剂:每年因为不服从调剂而被退档的考生是非常多的,所以不论是对于重视专业还是重视学校的考生来说,服从专业调剂是提高被录取的成功率的,从而也避免了被退档的情况出现。
2、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考生不论有目标院校和专业,都是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填报志愿, 毕竟填写了目标院校和专业后,自己的分数和身体等各种其他条件不符合就会出现被滑档或者退档的情况。
3、合理运用“冲稳保”:适用于平行志愿投档的策略是“冲稳保”,即各个大学要按照“可以尝试冲刺的院校、录取比较稳妥的院校、一定保底的院校”的顺序和层次来组合志愿表。
4、以分数优先:高考总成绩才是决定你填报志愿的重要性因素,毕竟分数达不到院校要求,就只能面对滑档的情况。
5、以专业优先:很多考生在高三就有了自己的兴趣专业,这个时候只要分数符合条件的话是完全可以将该专业和院校放在第一志愿,毕竟有兴趣才是学习的最大动力的源泉。
6、以院校优先: 只看重院校各项实力,尤其是像985/211重点大学,完全可以选择直接报考,这样说对于专业上就可以选择不挑剔,毕竟好的高校在毕业后是具有工作最大的一个敲门砖。
高考填报志愿的窍门
志愿填报首选城市,不是学校、更不是专业:为了四年甚至更久的生活,为了谋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请记住,志愿要一定首选城市。城市的选择必须和家庭情况相互配合,考生应接纳但不盲从家长建议。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高分者城市选择中必选“北上广深”,低分者则应当选择省内经济发达的城市,再次是临近省份经济发达城市。
重院校、轻专业,是错的,重院校、轻专业,是贻害无穷的馊主意。分高者,应该“重院校、轻专业”。报考6类及以下院校,应该“重专业、轻院校”,按照专业技术配比志愿与高校,找到就业前景最优的志愿填报方式。
填报真正的好专业,必须看懂新闻联播:文科大类专业就业质量高、厚积薄发,但就业形势严峻,分高就报财经类;理工科就业迅速,但就业质量低,后劲不足,分低才报理工科。如果新闻联播连续一年总在报道某个行业正面新闻不断,那么,不要犹豫,这个专业一定是好专业,绝对有前途!
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
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多次模拟、一次投档。考生不要错误的理解把某个高校放到第一位,即使比别人的分数低,高校也会优先录取你是错误的认知。
平行志愿的第一志愿优先权并不是你与其他考生之间有什么交集,并不是你的分数比其他考生低但是把某一个高校放到第一志愿,高校就会优先录取分数低的考生。
你的第一志愿的优先权是在你所有报考的志愿当中,如果你的分数满足的前提下,第一个志愿被优先录取。
平行志愿的第一志愿的填报只是关系到个人学校选择的先后,与高校能否优先录取你无关,高校的录取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分数排名第一。
平行志愿的作用是什么
1、还有减轻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的焦虑心态,高校断档现象减少,“大小年” 现象减少与减弱,志愿匹配性提高等作用。
2、平行志愿促进了高招公平与教育公平;提高了录取考生的入学报到率及减少复读生;
3、平行志愿提高了考生填报志愿的自由度及录取学校的满意度;
4、提高了高分考生的投档率及录取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高分考生;
5、平行志愿可以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以前的填报志愿,考生只能选择一所高校作为第一志愿,选报志愿的难度和风险较大。实行平行志愿填报,考生可以同时填报多所高校,志愿选择的空间增大、风险降低。
高考平行志愿投档规则_高考平行志愿录取方式
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考生必须注意,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平行志愿是有录取顺序的,并不是成绩达到各高校的录取条件后,就可以被几所院校同时录取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平行志愿投档规则
1、分数优先:每一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先于总分较低的考生投档。
例:甲考生600分,志愿1北京大学、志愿2清华大学、志愿3中国人民大学;乙考生598分,志愿1中国人民大学、志愿2复旦大学,由于甲考生分数高于乙考生,所以甲考生先投档。
如果甲考生不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但够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虽然其填在志愿3,甲也是先被投进中国人民大学;虽然乙考生志愿1是中国人民大学,依然在后面投档,这就是分数高优先投档。
2、遵循志愿:每个考生所填的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计算机投档时按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检索。
说明:新高考省份通常有96~100多个志愿,投档时按照志愿1、志愿2、志愿3、志愿4...顺序投档,直到满足就投出,都不满足就掉档了。所以要把分数最高、最想上的学校专业填在最前面。
3、一次投档,不再补档:省考试院在正式投档前一般会进行多次模拟投档,看是否有问题,以及和各院校沟通是否需要调整招生计划等。模拟没有问题后,会正式投档,投档后不再补充投档,只有在院校没有录满的情况下会组织征集志愿填报。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方式
平行志愿就是在同一个志愿顺序上设置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列志愿,也就是说如果考生有四个平行志愿A、B、C、D,在填报志愿之后,录取系统会同时检索A、B、C、D志愿,对满足投档条件最靠前的那个平行志愿进行投档。
平行志愿最大的特点就是强化了分数的作用,大大降低了考生高分低就、高分落榜等风险。对于考生来说,是很好的录取模式。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还降低厉院校录取的数据的年度波动幅度,还使院校录取分数区间扁平化了,也就是说高考时某院校的最高录取分和最低录取分的`分差值小了。
平行志愿相对于以前的录取模式来说,更加受到考生和家长的欢迎,因为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大大增加了考生第一志愿的录取概率,降低了高考志愿填报的难度和风险。
填报平行志愿的技巧是什么
1、平行志愿在投档时,系统会自动将未被录取的考生,分成文理两部分,然后按照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如果遇到一些考生分数相同时,就会一次按照语数外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所以,虽然平行志愿中的院校是平行的,但是系统检索、投档是有先后顺序的,一般情况下,院校排序的先后就是投档的顺序。
所以考生如果在填报的平行志愿中,填报了多所院校,那么,档案就会投到这些院校中的第一所。所以平行志愿填报技巧第一式就是,选择最想读的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
2、虽然说平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考生填报志愿的压力,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但是平行志愿也不是万无一失的,也存在落档的风险。
平行志愿落档的情况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档案投不出去,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考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平行志愿中选择的院校投档线过高;二是,投档了,但是却被退档;三是,考生自身条件或单科成绩不符合要求被退档。所以,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也要慎重!
新高考录取规则是什么
(一)新高考“录取规则”有变化,高考分数不是唯一标准
使高考这一单一考试变为多元化考试
这个变化已经在实施改革的某些省份有所体现,也就是说现在一部分大学在一部分省份的考生录取不仅仅是依靠高考这一个考试单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还是要结合他考生平时参加考试的一些成绩。
比如说在高二期间参加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就是某些高校录取考生的一个重要依据,另外随着试点省份的不断增多可能还会增加一项或者是两项的考试,所以以后的“高考”逐渐变得多元化。
(二)推行职业院校单独招考政策
这个政策其实都一直存在,只是平时我们对这个考试的重视程度不高,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单招考试,就是一些大专院校提前的招生考试,不需要参加高考,只需要通过各个学校举办的招生考试,如果顺利通过的话就能够进入到这些学校来进行学习。
对于一些升学希望不太大、并且有意向从事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工作的同学来说参加职业院校单独招考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并且随着单独招考政策的不断改革以及国家的扶持,这个考试形式也逐渐会成为除参加高考之外的一个主流考试。
新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
一.正确估分
分数出来前,考生可以自己先对一下答案,对自己有一个大概的估分,这样可以提前选中心仪院校,提前进行准备。
二.熟悉志愿填报技巧
预估分数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面积搜索数据,将心怡院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调出来,仔细研究参考。
三.明确各项重要的时间节点
明确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征集志愿等信息,这样可以为后期自己填报志愿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研读报考院校的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是高校有关招生方案、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等的政策性承诺,了解学校的招生章程对科学填报志愿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向学教育网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 2023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 平行志愿填报时,一定要谨慎,考生在参考拟报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数线时,不能仅参考其前一年的录取分数,而要综合分析该校近三年的平均录取分数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1、合理组合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 2023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 平行志愿填报时,一定要谨慎,考生在参考拟报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数线时,不能仅参考其前一年的录取分数,而要综合分析该校近三年的平均录取分数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1、合理组合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
平行志愿投档及录取规则 平行志愿投档及录取规则有哪些 当前很多人对平行志愿暂不了解,平行志愿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行志愿投档及录取规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平行志愿投档原则分数优先:首先按照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分类(文科、理科、文体类)排序,计算机
平行志愿投档规则 平行志愿投档规则_平行志愿形式 当前,平行志愿就是按照从高到低的次序和每个考生志愿的先后顺序,步骤显而易见,依次进行检索,检索到的院校投档尚未满额,则档案投向该院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平行志愿投档规则1、分数优先由于高考采用分数值统计排名,故而分数的高低基本决定了考生的最终选择。分数优先,是指每批次每一
高考平行志愿投档规则 高考平行志愿投档规则_高考平行志愿录取方式 填报平行志愿的时候,考生必须注意,在填报平行志愿时,平行志愿是有录取顺序的,并不是成绩达到各高校的录取条件后,就可以被几所院校同时录取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平行志愿投档规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考平行志愿投档规则1、分数优先:每一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先于总分较低的考生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 2023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 平行志愿填报时,一定要谨慎,考生在参考拟报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数线时,不能仅参考其前一年的录取分数,而要综合分析该校近三年的平均录取分数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1、合理组合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 2023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 平行志愿填报时,一定要谨慎,考生在参考拟报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数线时,不能仅参考其前一年的录取分数,而要综合分析该校近三年的平均录取分数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1、合理组合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
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 2023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 平行志愿填报时,一定要谨慎,考生在参考拟报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数线时,不能仅参考其前一年的录取分数,而要综合分析该校近三年的平均录取分数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平行志愿填报技巧及注意事项1、合理组合院校志愿。不宜全部填报高分段院校,也不必全部填报低分
2023-08-28 13:11:14
2023-08-26 01:43:06
2023-04-26 01:25:15
2023-08-24 21:39:21
2023-04-23 06:26:33
2023-03-23 00:4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