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0 03:02:44 | 向学教育网
1、报完志愿退出系统,当及就登录再次查看。此时显示志愿提交的内容,已经是提交的状态,退出即可,这也是很多老师教学生怎样确保志愿提交成功的一个检查办法,虽然看着多此一举,但是志愿填报不可儿戏,一定要看到“提交成功”的字样,万无一失才不负高考拼来的好分数。
2、志愿没提交成功,是无法查询录取结果的。登录教育考试院,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如果能登进去有自己的信息,说明报名结果提交成功,很多考生多次登录查询系统,次次看到“该考生尚未录取”就怀疑自己可能提交失败了,愁苦不已,这种情况是前面的志愿基本上已经滑线了,只能等后面的高校录取。
3、自己和学校的志愿留底。自己报完志愿,拍照留记录,提交成功后再拍照留记录,如果是按照正确步骤操作的,基本上没有问题,如果一直等不到录取结果,可以看看自己之前拍的照片,显示正确就没什么可担心的,要是还不放心,学校教务处会有毕业生的志愿记录,如果你志愿没有提交是不会有记录的,你可以到学校查自己报的志愿,确认自己是否提交成功。
要注意的是,如果所报志愿分数擦着录取线且不服从专业调剂,也有滑线的风险,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关注征集志愿,征集志愿说白了就是补录,前一批次录取完后,一定会有部分招生计划未录满,剩余计划由招办再次公布,本批次未被录取的考生再次填报本批次的志愿,这是平行志愿时的补救机会,如果遇得好,说不定会以较低的分数考上好大学呢!
如果志愿报的很危险,像刚刚达到录取线,不服从专业调配,还只报了几个学校,凭着自己志愿提交无误,就高枕无忧地等着,万一全部滑线,导致最终无大学可上就不划算了,征集志愿还有可能让滑到二本线录取上的学生被一本录取,如果你的分数刚过一本线不远,上一本高校吃力上二本又不甘,志愿征集是个机会。
孩子高考失利想复读,建议家长支持孩子复读,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填报志愿错误,导致高考失败
不少考生会因为高考填报志愿错误,导致最终自己没能被大学录取,高考失败。如果想要复读,家长可以无条件支持,毕竟孩子的高考成绩不错,是可以考上大学的,只是填报志愿出现失误,才不能上大学的,另外,这样的考生复读一年,来年上大学基本上没有问题。
第二、孩子发挥失常,导致高考失败
每年高考,都会出现一些高考生因为发挥不好,导致高考失败,这些考生高考失败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心理问题,这类考生平时考试成绩都很好,学习基础也不错,只是高考时过于紧张或者被一门科目考得不好所影响造成最终高考失败,如果这样的情况,家长没有什么好犹豫的,直接支持孩子再复读一年就可以,只要孩子能够克服心理问题,再次参加高考一定能成功。
第三、孩子学习成绩一般,没能高考成功
如果孩子平时成绩一般,参加高考没能考上大学,想复读,这说明孩子是有想法的,是有上进心的,这样的话,建议家长还是支持孩子高三复读一年,这样孩子就再次拥有了上大学的机会,毕竟孩子将来能够上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会容易很多。但是这样的学生一旦复读,家长一定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认真复读学习,这样的话才能有机会来年高考成功。
第四、孩子成绩很差
其实孩子成绩很差,高考失利本身就在父母意料之中的,如果孩子想复读的话,家长需要认真考虑一下,因为孩子学习基础差,再复读一年的话,成绩提升空间可能不大,参加高考的话考上本科的几率也不大,但是因为孩子提出复读的想法,这说明孩子不甘心,还想通过高考证明自己,这样的话,家长就要考虑下孩子是否有复读的必要,不过建议家长支持孩子复读,尊重孩子的选择。 向学教育网
总之,不管孩子因为什么原因造成高考失利,如果孩子想复读,家长都应该支持孩子一下,因为高考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十分重要,这是孩子人生中的都一个转折点。
一旦家长选择支持孩子复读,就要给孩子选择一所不错的高中,如今高中生复读政策有变,不少地方公办高中不允许复读,只能选择民办高中,家长一定要为孩子选择一所学习环境好的学校。
还有一旦孩子复读,孩子一定要要认真学习,沉下心来用功读书,珍惜这次复读机会,争取高考成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千万不要糊里糊涂复读一年,这样只会浪费自己更多时间,让自己错过更多的机会,不如早日进入社会,参加工作,这样还可以提前让自己得到锻炼,尽早适应社会环境,也能为家庭减轻负担,减少开支。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该不该听家长的一间呢?其实作为一个曾经填过志愿的人来说,我觉得没有必要。
首先,我们的家长大部分都已经四五十岁了,他们那个年代很火的专业,就业前景很好的专业,可能在现在已经不是那么火了。就比如我一个同学,她父母非要让她去学护士,因为在她父母的那个年代,护士是个很好的专业,就业前景很好,也是个收入尊敬的职业。所以就打算人自己的孩子报护理专业,但是她父母不知道的是,现在的护士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了,而且还有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身高,他们的孩子身高只有一米五多,而现在的护理专业,可能有些没有明确的表示要身高多少以上在可以报考,但实际医院在招人的时候,不管你有多能干,还是会选择高一点的。毕竟太矮了,药水瓶都挂不到。而我同学听了她父母的报考意见,现在很痛苦。
第二是,很多父母对专业的认识不够。就比如我当年在报考专业的时候,我父母总想让我去报英语专业,因为在他们眼里,英语专业就是很好的,以后可以出国,可以当翻译,可以当老师怎么怎么样,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现在的英语专业人才已经趋于饱和了,更何况,我的英语成绩很一般,高考就只考虑一百一十多,说也说不来,让我去学英语多难受啊!所以我就没有听我爸爸妈妈的意见 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和为了的职业规划选择了专业。
当然,如果你也觉得你家长的意见比较好,并且,你对自己的专业选择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听家长的建议也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作为一个过来人,选专业这件事还是比较重要的,希望你能谨慎地选择,并能开心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
以上就是向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向学教育网。新高考哪几个省份2024?2024是新高考;2024实行新高考的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4实行新高考的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024年高考是否应该复读呢?针对2024年将实行新高考制度的地区的高考生,复读是否合适还需考虑一些因素。以下是一些建议,供您参考:1.了解新高考制度:详细了解新高考制度的改革方案和政策,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录取方式等。了解新制度对于自己的情况和目标院校的影响,从而更好地选择复读方向。2.自我评估:认真评估自己当前的学术水平和实力,以及适应新高考制度的可能性。结合对目标院校的了解
高考家长应该怎么做高考家长应该如何做1、做好“后勤部长”,对孩子学习的事做一个“甩手掌柜”.不要干涉太多,不要打乱孩子的学习计划,把学习的安排交给孩子自己和学校,家长只需要做好后勤服务就好。2、高考前这一个多月,对孩子的关心也要和平常一样,顺其自然。高考前的孩子,大多都会因为高考的压力以及每天做太多的卷子而感到心力交瘁。有合适的时机,家长应该和孩子正面交流,缓解一下孩子的焦虑情绪。
高考读不了本科,男生该怎么选择专业呢?大家有建议分享吗?高考成绩出来了之后,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成龙成凤,但是有的学生可能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根本就上不了一个好的本科,只能够选择专科。上专科也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毕竟人生的路以后还长,这个时候就要深思熟虑的去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如果是男生的话,可以尝试着去学习物联网技术或者是艺术类、教育类电子商务类的专业,到时候都比较好就
我想学习速写,请问大家我应该如何学习,应该购买什么书籍呢?《蔡玉水速写》,是唯美与造型的很好结合,对初学者来说,是有些高,但确实很好。尤其是蔡玉水绘画的第二阶段用色粉笔画的那些写生,美轮美奂,悦目悦心。你还可以去买一些外国大师的册子。想我们熟知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等太多太多了。如果有时间,你应当去绘画市场看看,外国大师的素描速写通常是不分的,你可以多看看,然后选择自己喜欢
本文目录一览:1、新高考2024年的高考生,今年没考好怎么办?2、2024年高考是否需要复读?3、2024年高考是否应该复读呢?新高考2024年的高考生,今年没考好怎么办?2024年实行新高考地区的高考生,今年没有考好,建议你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来决定是否复读:1.学生本人的意愿和态度:复读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如果学生本人没有坚定的意愿和积极的态度,很难坚持下去。因此,必须权衡自己的
艺考失利的艺体生该如何选择今后的人生?第二年还想走艺考,一开始家里也同意我再考一年。当时想转成童子功的二胡,结果后来家里不同意了,说要找关系很麻烦…我当时犹豫了也咨询了很多人的意见,因为自己文化课成绩本身还可以所以很多人劝我不要再艺考了,后面我也妥协了。但接着几个月我真的非常后悔跟家里一直僵持不下,当时自己也胆子小不敢太忤逆家里。4月份的时候整个人绷不住了,离家出走了一个月,后面回来高考,当
2024年高考新政策????对于2024年将实行新高考地区的高考生,如果今年没有考好,是否建议复读,以下是我的回答:1.考虑自身情况。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还不错,而且已经实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那么即使今年没有考好,也不一定需要复读。但是,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差,还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那么建议评估自身情况,看是否有必要复读。2.了解新高考政策。对于将要实行新高考政策的地区,建议考生和家
2023-10-18 19:30:31
2023-11-24 06:43:28
2023-10-17 10:52:04
2023-11-10 00:22:49
2023-11-07 10:05:07
2024-02-26 11: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