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中国民航大学专科分数线是多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民航大学2021年专业录取分数线:
1、重庆
物理类飞机机电设备维修464
物理类飞机电子设备维修471
物理类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直升机)491
物理类民航安全技术管理493
历史类民航运输服务517
历史类交通工程554
2、福建
物理类飞机电子设备维修406
物理类飞机机电设备维修409
物理类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直升机)416
物理类民航安全技术管理428
历史类民航运输服务463
3、辽宁
历史类空中乘务281
物理类空中乘务282
物理类民航空中安全保卫306
历史类民航空中安全保卫312
物理类飞机电子设备维修395
物理类民航安全技术管理402
物理类飞机机电设备维修407
物理类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直升机)427
历史类民航运输服务494
4、内蒙古
文科民航空中安全保卫 最低分206最高分383
文科空中乘务 最低分216最高分474
理科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直升机) 最低分313最高分318
理科空中乘务 最低分317最高分328
理科飞机电子设备维修 最低分317最高分328
理科民航安全技术管理 最低分318最高分322
理科飞机机电设备维修 最低分324最高分440
文科民航运输服务 最低分424最高分426
5、河北
物理类飞机电子设备维修422
物理类飞机机电设备维修429
物理类民航安全技术管理439
物理类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直升机)459
历史类民航运输服务477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民航大学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2022年400分左右二本大学推荐:400分左右上什么大学?(2022年考生参考)
在填报志愿时想要被院校录取,就必须根据院校往年的分数线来进行分析,很多同学在选择院校时也会首先看各院校分数线是否与自己的分数相吻合,那么400分左右上什么大学?我就为大家解答,并带来400分左右二本大学推荐,供2022年考生参考。
一、
400分
左右二本
大学
推荐
由于每所院校在每个省份的录取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最后的录取分数线也各不相同,而且批次线在450分以下的省份较少,我就以陕西为例,根据陕西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21年招录数据,为大家整理出400分左右的二本大学,并为大家推荐较好院校。
2021年陕西文科的二本批次线为406分,所以陕西文科400分并不能上二本大学;2021年陕西理科400分左右的二本大学一共有111所,在陕西理科400分可以选择的二本大学还是比较多的,考生们可以在这些院校里挑选优势专业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院校,我就为大家详推荐两所院校。
1、
河北
科
技师范学院
综合排名:413(校友会2021年中国大学排名)
王牌专业:动物科学
办学情况: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是教育部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设有69个本科专业,现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建有3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2、
运城学院
综合排名:440(校友会2021年中国大学排名)
王牌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
办学情况:运城学院有经济学、法学等10个学科门类,22个教学科研单位,52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158人,其中专任教师84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6人,硕士学位教师550人,正高级职称44人,副高级职称24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67人。
陕
西
理
科400
分左右的二本大学:
二、
400左右上什么大学?
400分其实在大部分省份都是只能上专科院校的,能上本科院校的只有北京、内蒙古文理科、辽宁物理类、吉林文理科、黑龙江文理科、上海、河南理科、湖北物理类、广西理科、贵州理科、陕西理科、甘肃理科、宁夏理科、新疆文理科,我就以湖南为例,根据湖南教育考试院公布2021年招录数据,为大家整理出湖南400分左右的大学,供大家参考。
1、
历史
科
目组
2021年湖南历史科目组400分左右的大学一共有31所,其中本科院校2所,专科院校29所,民办院校5所,公办院校26所,不过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2021年湖南历史科目组的本科批次线为466分,所以2021年400分左右能上的本科大学只是特例,2022年不一定也是同样的分数,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冒险。
2、
物
理科
目组
2021年湖南物理科目组400分左右的大学一共有26所,其中本科院校1所,专科院25所,民办院校2所,公办院校24所,同样400分左右的分数线是不在湖南物理科目组的本科批次线内的,所以大家在报考时仅看2021年的分数线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可不可以给我 期末物理试卷
期末综合测试
(共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有的小题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前的符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在测量中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是为了( )
A.避免产生误差 B.避免产生错误
C.可以减小误差 D.提高准确程度
思路解析: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A错。多次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的精确程度。
答案:CD
2.(2005福建泉州中考)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 cm B.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65 cm
C.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 m/s D.人的体温大约是50 ℃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日常生活数据的估算,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 cm左右,小明上学步行速度在1.2 m/s左右,人体的温度为36—37 ℃。由以上分析,故选B。
答案:B
3.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 可知物体的( )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D.路程和时间成反比
思路解析:此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一个恒量,它不随时间、路程的改变而改变,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用的时间越长,行驶的路程也越远,即路程和时间成正比。速度大小虽然可由公式v= 计算,但对于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来说,它的速度是保持不变的,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答案:C
4.一天,某市天气格外晴朗,风吹着白云在蓝天中飘动,某人走近一高高的商业大厦时,抬头一望,惊呼大厦在摇晃并要倒塌,以致造成千人狂逃。过后经查证,纯属虚惊一场,该大厦仍牢牢地耸立在原地。此人有此错觉是因为他选择了以下什么作参照物( )
A.地面 B.商业大厦
C.蓝天 D.飘动的白云
思路解析:这段文字开始说“风吹着白云在蓝天中飘动”,这句话是以地面(或者说以地面上建筑物——大厦)为参照物的,即白云相对大厦是运动的。若以白云为参照物,那么大厦相对于白云位置在改变,即大厦是运动的,所以说“大厦在摇晃,要倒塌”是以白云为参照物而言的。
答案:D
5.两列火车同向并排行驶时,甲车里的人觉得甲车在后退,乙车里的人也觉得甲车在后退,这表明( )
A.甲、乙两车里的人都以甲车为参照物
B.甲、乙两车里的人都以乙车为参照物
C.甲车里的人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
D.乙车里的人以车站为参照物
思路解析:甲、乙两车同向运动,甲车里的人觉得甲车在后退,肯定是选择了与自己同向行驶,且速度较大的物体为参照物;乙车里的人也觉得甲车在后退,也说明了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速度;所以甲、乙两车里的人都是以乙车为参照物的。
答案:B
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10 km的两地出发,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为54 km/h,乙车的速度为10 m/s,它们相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B.甲车比乙车多走2 km
C.甲车比乙车少走1 km D.甲车走7 km,乙车走3 km
思路解析:这是一道相遇问题,首先要明白甲车通过的路程s1和乙车通过的路程s2之和等于两地的总距离s,即s=s1+s2,而s1=v甲t,s2=v乙t,所以v甲t+v乙t=s,可得出t= h,则甲通过的路程s1=v甲t=54 km/h× h=6 km,乙通过的路程为s2=v乙t=36 km/h× h=4 km,故甲车比乙车多走2 km。
答案:B
7.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滴答”声
B.我们听到树上小鸟的“叽叽”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思路解析:“滴答”声是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故A错。小鸟的“叽叽”声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而非液体,故B错。岸上人说话的声音通过水的传播被鱼听到,说明水是传声的介质,故C对。“哗哗”的流水声是水振动发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的耳中,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8.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300次,那么不带花蜜时蜜蜂发出的嗡嗡声与带花蜜时发出的嗡嗡声相比( )
A.音调低 B.响度小
C.音调高 D.响度大
思路解析: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反映了频率的高低,每秒钟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高,反之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频率高音调就高,反之音调就低。
答案:C
9.医生给病人检查心脏时,总要用听诊器,这是因为( )
A.心跳声音频率太低,人耳听不见
B.听诊器可以将心跳声音变大
C.听诊器可挡住外来干扰噪声
D.声音在听诊器中传播得快,声音分散得少,因此响度增大
思路解析:心跳的频率和响度是确定的,不会因为医生使用听诊器而改变,故A和B均错。另外,听诊器不具有阻挡噪声的功能。
答案:D
1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激光照射水中的鱼,应瞄准看到的鱼的上部
B.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若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汽车号码为“10—18”,则它的实际号码为“81—01”
D.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思路解析:站在岸上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鱼的虚像,由于光路是可逆的,故激光应瞄准看到的鱼,故A错。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所以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故B错。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和物相比,上下位置不变,左右位置颠倒,可知C对。反射光路和折射光路都是可逆的,故D对。
答案:CD
11.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人在湖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B.人在河边看到水底的石头
C.司机从后视镜中看到汽车后面的景物 D.奶奶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
思路解析:平静的湖水相当于平面镜,其中的倒影是光经过反射而成的虚像,故A错。人在河边看到的水底的石头,是石头发出的光线经过光的折射而成的虚像,故B对。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看到的景物是光线经凸面镜反射后成的虚像,故C错。老花镜为凸透镜,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老花镜发生了折射,故D对。
答案:BD
12.下列属于漫反射的是( )
A.能清楚地看到黑板上写的粉笔字 B.在黑暗中看不见任何东西
C.斜插在水中的直杆向上弯折 D.在水中看到月亮的“倒影”
思路解析:黑暗中看不见东西是由于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斜插在水中的直杆向上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在水中看到月亮的倒影是由于水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A
13.(2005河北课改区中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④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一定竖直向下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思路解析:我们把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做力。这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①中的叙述是正确的;磁体对磁性材料的作用可以不接触,②中的叙述不正确;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个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另一个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③中的叙述是正确的;投出的标枪最后才落到地面,并且方向不是竖直向下的,④中的叙述不正确。
答案:B
14.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一个测量范围,被测力应小于这个范围
B.使用前必须先对弹簧测力计校零
C.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放置,测竖直方向的力
D.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不同方向的力
思路解析:用弹簧测力计测力,使用前应先校零;使用时,不能超过其测量范围;弹簧测力计可以竖直放置也可以水平放置,也可以倾斜放置但无论怎样放置所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伸长或收缩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所以ABD正确,C错误。
答案:C
1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思路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情况: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必须产生在两个物体之间,但物体并不一定相互接触,如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故选D。
答案:D
16.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住小皮球,皮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思路解析: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改变,②中篮球弹回方向改变;④中灰尘漫天飞舞,运动方向也在改变。而①③中是物体发生了形变。
答案:D
17.无论是木锯还是钢锯,它们的锯齿都是东倒西歪,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是因为( )
A.这样使锯齿更锋利 B.这样使锯齿更耐受撞击
C.锯用得太久,齿被撞歪 D.可以使锯口加宽,减小材料对锯的摩擦力
思路解析:无论是木锯还是钢锯,它们的锯齿都是东倒西歪,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使锯口加宽,减小材料对锯的摩擦力。锯口太小容易增大摩擦力,工人师傅说的夹锯指的就是锯口太小摩擦力过大的现象。所以ABC错;D正确。
答案:D
18.(2004山东日照中考) 某同学甲用铁棒去靠近小磁针,小磁针被吸引过来,另一同学乙和同学甲针对这一现象有一番对话,其中一句是错误的,请你指出来( )
A.乙:小磁针向铁棒靠近说明铁棒吸引了小磁针
B.甲:同意,但铁棒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C.乙:小磁针质量太小,它没有吸引铁棒
D.甲:不对!小磁针也吸引铁棒,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思路解析:A中乙的说法是正确的,适应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理。B中甲的说法也很正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而言的,究竟哪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哪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由研究对象来决定。C中乙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磁针应是吸引铁棒的。D中甲的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9.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让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图1),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m,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思路解析: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镜面的距离为(2.5+0.4) m=2.9 m,则人到镜中像的距离为(2.9+2.5) m=5.4 m。
答案:5.4 可以节省空间
20.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作用点在物体的________上。
思路解析:重力也是力,力的三要素同样适合它。通常情况下我们取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答案:竖直向下 重心
21.一个质量为3 kg的铅球,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方向指向________。当运动员向斜上方推出这个铅球时,主要是________的作用使铅球不能做直线运动。
思路解析:由重力公式G=mg得重力大小为29.4 N,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当向斜上方推出铅球后,由于重力作用使铅球不能做直线�运动。
答案:29.4 竖直向下 重力
三、作图与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22.完成图2中的光路图。
图2
答案:如图所示
23.一个雨后天晴的夜晚,小刚在晚自习回家的路上看见路面坑中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图3是当时景物的示意图。
图3
(1)小刚当时可能站在________位置。(填“A”“B”或“C”)
(2)在图3中画出小刚看到的“月亮”。
思路解析:平静的水坑相当于一个平面镜,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画出月亮的虚像,虚像点与眼睛应在同一条直线上,眼睛方能观察到虚像,可知小刚当时可能站在C点。
答案:①C ②如图所示
24.(1)如图4所示,这只眼睛存在什么视力问题?
图4
(2)要想使这只眼睛得到矫正,应该戴什么透镜?为什么这样做能使眼睛看清楚物体?
答案:(1)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形成近视。(2)应戴合适的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通过凹透镜的光线再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25.学校的实验桌上摆放着如下器材:三角板一套(两块),刻度尺一把,大头针以及足够长的白纸条,圆柱体一个。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从中任选器材设计一个测圆柱体周长的实验,误差越小越好。写出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
思路解析:本题显然要用特殊方法来测量圆柱体的周长,表面上看有两种方法:(1)配合法。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测出圆柱体的直径,再利用圆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算出周长;(2)替代法。用白纸条绕圆柱体一周,在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一个孔,再用直尺量出相邻两孔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体的直径。但此题要求误差越小越好,所以用第二种方法更好些。
答案:器材:白纸条、大头针、刻度尺、圆柱体。
步骤:(1)将白纸条紧紧包住圆柱体一周多,在纸条的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一个孔;(2)将白纸条展开,用直尺量出相邻两孔之间的距离l1;(3)在圆柱体的不同处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分别记下测量结果为l2,l3;(4)求出平均值就是圆柱体的周长,l=(l1+l2+l3)/3。
四、综合题(共2小题,每题6分,共12分)
26.(2005黑龙江宁安中考) 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已完成了图5中的甲、乙两步实验,由此他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还想继续探究,你认为他下一步应该进行的实验是什么(画出操作方法简图)?并与图5比较才能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图5
思路解析:此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先使压力相同,比较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再使接触面相同,比较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答案: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压力大小
如图所示:
27.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
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是相当强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入横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在错误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3)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 ________________ 。
(4)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等)
(2)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是相当强的
(3)造成火灾隐患(或危害居民身体健康、暴露生活隐私等)
(4)建议对城市使用玻璃幕墙的范围、设计、制作和安装制订统一的技术标准(或限制使用玻璃幕墙)
9. Thomas经常饭后带女儿去散步.
物理总结
⑴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⑵常见的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⑶规定:把大气压为1.01×10^5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表示为1℃。
⑷温度计的测量范围:35℃——42℃。
⑸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K),单位是摄氏度(℃)。
2.熔化
⑴熔化:物质用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⑵熔化的过程中吸热。
⑶常见的晶体是:海波、冰、食盐和各种金属。
⑷常见的非晶体是:蜂蜡、松青、沥青、玻璃。
⑸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⑹同一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⑺熔化现象:
① 医生有时要对发高烧的病人做“冷敷”治疗,用胶袋装着质量相等的0℃的水或0℃的冰对病人进行冷敷,哪一种效果好些?为什么?
答:用0℃的冰效果好,因为0℃的冰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比0℃的水多一个吸热的过程,可吸收更多的热量。
3.凝固
⑴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⑵凝固的过程中放热。
⑶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⑷凝固现象:
① 寒冷的地方,冬天贮藏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几大桶水,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水在凝固时放出大量的热,可以加热窖内的空气,是菜窖内的空气温度不致降得太低,而把蔬菜冻坏。
② 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属,有时会发生粘手的现象,好像金属表面有一层胶,而在同样的环境下,用手去摸木头,却不会发生粘手现象,这是为什么?
答:在寒冷的冬天,室外金属的温度很低,若手上比较潮湿,此时去摸金属,手上水分的热很快传递给金属,水温急剧下降,很快降到0℃而凝固,在手与金属之间形成极薄的一层冰,从而降手粘在金属上。而在同样的条件下用手去摸木头,则不会发生上述情况。当手接触木头时,虽然木头也要从手上吸热,但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吸收的热不会迅速传到木头的其他部分,手的温度不会明显降低,所以手上的水分就不会凝固了。
4.汽化
⑴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⑵汽化的两种方式:①蒸发 ②沸腾
⑶蒸发:蒸发是在液体表面上进行的汽化现象。
它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⑷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表面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⑸沸腾:沸腾是一种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⑹沸腾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⑺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表面上的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⑻水的沸点:100℃
⑼汽化现象:
①有些水果和蔬菜常用纸或塑料袋包装起来,并放入冰箱或冷藏室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为了减少水果和蔬菜中水分的蒸发。这是因为用纸或塑料包装起来后,减少了外面空气的接触面,使蒸发速度减慢;把水果或蔬菜放入冰箱或冷藏室使液体温度降低,可以使蒸发变慢。
②盛暑季节,人们常在地上洒水,这样就感到凉爽了,为什么?
答:地面上的水蒸发时,要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爽。
③ 用纸做的“锅”在火上给水加热,不一会,水就会沸腾了,而纸锅不会烧着,为什么?
答:当纸锅里放进水以后,蜡烛或酒精邓放出的热,主要被水吸走,这些热量使纸锅和水的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达到水的沸点时,水便沸腾了,水在沸腾时,还要吸收大量的热,这些热使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但是没有使水的温度再升高,总保持在100℃,这样,水就保护了纸锅的燃点远高于水的沸点,温度达不到燃点,纸就不会燃烧。
④ 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进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是从那一面吹来的,使说明理由。
解:风吹来的那一面,手臂上的水蒸发得快些,从手臂吸收的热量多,手臂的这一面就会感到凉,就知道风是从这一面吹来的。
⑤ 能否用酒精温度计研究水的沸腾?为什么?
解:如果酒精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低于100℃,不能用酒精温度计研究水的沸腾,因为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5℃,水的沸点是100℃,超过了酒精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若把酒精温度计放入沸水中,玻璃泡中的酒精就会沸腾,使温度计受到损坏。如果酒精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大于或等于100℃(在制造温度计时,增大酒精液面上的压强,使酒精的沸点高于或等于100℃),就可以用酒精温度计研究水的沸腾了。
5.液化
⑴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放热)
⑵液化的两种方法:①降低气体温度 ②压缩气体体积
⑶液化现象:
①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依据。
猜想:在室外一侧
依据:夏天开启空调后,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温度,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时,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玻璃的外侧。
6.升华
⑴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⑵升华的过程中吸热。
⑶升华现象:
①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升华,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7.凝华:
⑴凝华: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⑵凝华过程中放热。
⑶凝华现象:
①请你解释俗语“霜前冷,雪后寒”。
解:霜是水蒸气向外放热凝华形成的,而空气中的水蒸气向外放热的条件必须是气温低,所以霜形成前一定是低气温,即“霜前冷”。而大雪后,雪会熔化或升华,这都需要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使气温下降,因此人会感到寒冷,所以“雪后寒”。
8.几种物态变化:
9.补充题:
⑴三支温度计,甲的测量范围是-20℃~100℃,乙的测量范围是-30℃~50℃,丙的测量范围是35℃~42℃。由此可知甲是 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丙是___________。
⑵把一勺子水泼到烧红的铁块上,听到一声响并看到有“白气”冒出,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旱情严峻的时期,为了缓解旱情,可以采取人工降雨的方法,即让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中撒一些干冰,当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___________为气体,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___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使空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成一些小冰粒,这些冰粒逐渐变大下降。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___成雨落到地面上。(填写合适的物态变化名称和需要具备的条件)
⑷寒冷的冬天室外气温是-25℃,河面结了一层厚冰,那么冰层的上表面温度和下表面温度及深水处的温度分别是( )
A. -25℃,-25℃,-25℃
B. 都低于-25℃
C. -25℃,0℃,0℃
D. -25℃,0℃,4℃
⑸我国南方有一种用陶土做成的凉水壶,夏天把开水放入壶里,壶里的水很快就凉了下来。而且陶土壶中的水的温度比气温还低。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⑴实验室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⑵汽化 液化
⑶升华 吸收 凝华 熔化
⑷D
⑸当水盛入陶土壶中时,水会渗出来,在壶的外表面蒸发。蒸发会从周围或液体所附着的物体上吸收热量,使周围或所附着的物体温度下降,所以水温很快会降下来。当水温与外界气温相同时,壶的外表仍然会有水渗出来,继续蒸发使水温继续降低,所以,壶中的水会保持一个较低的温度。
第一章 机械能
1.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 动能 重力势能;动能 弹性势能。
11. 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第二章 分子运动论初步知识
1. 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向学教育网以上就是向学教育网整理的中国民航大学专科分数线是多少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向学教育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