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2 21:41:00 | 向学教育网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联系电话为0519-86331111,该校联系地址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鸣新中路26号、邮编为213164、联系邮箱为jwc@czmec.cn。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创办于1963年,原名常州市机械职业学校,现坐落于常州科教城。2002年,学校独立升格为高职院校,隶属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学校成为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2018年,学校成为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占地面积942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规模12000人),教职工700余人。
学校秉承“知行并进”的校训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崇尚技术、开放共享、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就业导向,使每个学生成才;持续改进,让一切客户满意”的办学质量方针,大胆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创新“四方三层、内园外站、共建共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组建由政行企校四方代表成员组成的校企合作理事会,打造“内园外站”校企合作平台,建立“跨界互动、合作发展”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形成产教融合的“苏南”模式。2014年牵头成立“全国机械行业现代农机装备人才培养联盟”、“全国机械行业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职业教育集团”等全国性职教集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办学吸引力,打造职教品牌。
学校根植产业,服务地方,形成“以装备制造产业类专业为核心、制造业服务类专业为支撑”的专业格局,开设专业45个。学校设有9个二级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模具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3个部(文化基础部、专业基础部、体育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部门。
学校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建有工业设计、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智能装备技术、物联网与制造业信息化、汽车技术与服务、供应链服务等六大特色专业群。学校深化“三合一、全过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构建“多元主体、双线并进、三化管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有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2个、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央财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3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4个、省重点专业群4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工程一期项目2个、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目前,学校有33个专业信息资源库和59门课程教学子资源库,其中“职业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已通过验收,另有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子项目5个。
学校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把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全校共有教职工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99人,并从行业企业聘用兼职教师35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201人,博士学位教师近50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372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441人,占专任教师的88.38%。教师中,有江苏省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3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2人,常州市83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象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3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6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8人。
学校以每个学生成才为办学己任,自2005年起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贯标认证工作。作为常州及江苏省智能装备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每年为区域输送近4000名毕业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6%以上。近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6项,涌现了“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徐辉、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冠军何睿杰等一批典型学生。
学校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建“多方位、立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建有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物联网与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国家级、省市级科技平台20个,获“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称号。学校大力推进继续教育,年社会培训近20000人次,获“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称号。学校“常州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应用技术研究中心”获科技部立项,成为当年国家创新基金项目主持单位中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学校《数字化经编装备及智能化管理系统》项目,获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校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立国际师资培训机构、互访交流、聘请优秀外教等方式,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近年来,学校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合作订单培养,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德“双元制”班,开展“中德合作机械制造专业引入胡格教学模式”项目,建立“机电-亚龙国际师资培训中心”,开发国际合作培训项目。
学校完成了校园网络扁平化和无线网络改造,形成万兆主干、千兆桌面的IPv4/IPv6双栈的校园网络架构,实现了多运营商互联网接入,校园总出口带宽达10G。校园有线和无线网络覆盖全部教学、办公、生活等区域。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在专业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普遍提升。近年来,学校获信息化教学大赛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6项。
教务管理科电话:0519-86338036实践管理科电话:0519-86338229教学建设科电话:0519-86338037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62年,初名常州市勤业机电学校,1980年更名为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2000年10月经 江苏省人民政府 批准由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和常州市电子工业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成立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隶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 长三角 腹地——常州,坐落在风景秀丽、充满现代气息,集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常州高职园区。 向学教育网
学校占地1,042亩,建筑总面积33.78万平方米,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180人、学历继续教育学生4533人、留学生222人,教职工696人。学校设有智能装备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软件与大数据学院、现代服务学院、数字创意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海外教育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大学外语部、体育部等4个教学部。
学校以“立足 信息产业 ,培养信息人才,服务信息社会”为办学理念,设有40个专业,建有国家级重点专业8个、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教学名师1名、全国性产教联盟1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牵头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个,是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建有江苏省品牌专业2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骨干专业5个、特色专业7个、重点专业群4个、科技创新团队1个、教学名师3名,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二、三等奖各1项。
学校先后获得“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全国高职院校魅力校园”“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中国职业院校新媒体十大最具影响力院校”等荣誉称号,被选为 中国软件 产教联盟执行理事长单位、中国- 南非 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方理事会执行秘书处单位、全国 高等职业院校 创新创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首批“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建设单位 ”、首批“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验校”。
江苏理工学院转专业好转
为做好我校本科学生转专业工作,根据《江苏理工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江理工教〔2022〕123 号)和《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和要求,现将2023年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报名和考核等工作通知如下:
一、报名基本条件
在校期间未受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的2022级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招生时已有明确规定不能转专业的特殊类型学生(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转本”、现代职教体系培养项目等)不能转专业,艺术类专业学生不得转入普通类专业。
二、工作流程和进度安排
1.6月9日~6月23日:学生报名。符合转专业条件的2022级学生结合各学院转专业接收人数和考核要求(见附件1),根据个人意愿填写《江苏理工学院学生转专业申请表》(见附件2),并附相应证明材料提交至学生所在学院教务办,学院教务办将报名表汇总后提交教务处学籍中心。
2. 7月11日-7月14日:转专业学生资格审核。学生所在学院根据学校转专业相关规定完成初审,将学生转专业申请表、相应证明材料、学生成绩单、转专业学生信息汇总表等后交教务处,教务处对相关材料审核后转至拟转入学院。
3. 7月14日-7月16日:对经审核符合转专业条件的学生进行网站公示。
4. 7月16日-8月27日:转专业学生自我学习和提高,准备转专业考核。
5. 8月27日-28日:各接收学院根据制定的转专业实施细则开展转专业考核,并将相关考核材料签字盖章后报教务处。
6.转专业结果公示。9月4日前,经校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对拟同意转专业的学生名单在全校公示。
三、转专业考核
1. 各接收学院应制定详细的转专业考核实施细则,提前对考核的时间、地点等进行计划和安排,教务处将公开发布各学院转专业考核实施细则;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应仔细阅读各学院转专业实施细则,认真做好考核准备工作,严格按照各学院转专业考核时间、地点和要求参加考核。
2. 各学院应根据所制定的实施细则组织各专业进行转专业考核,考核最终成绩按百分制计算,满分为100分;各考核环节(命题、考试、阅卷及成绩登录等)应由专人负责,制定详细的考核评价细则,并严格把关。转专业考核方式如有面试环节的,各专业面试评委每组不少于3人,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面试过程应全程录音录像。
四、转专业录取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择优录取。各专业按照转专业考核总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录取人数不得超过公布的接受转专业学生计划数。
被录取学生需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按照志愿优先的原则,录取总成绩60分以上的学生;
2.满足申请转入专业相关录取条件;
3.接受学生转专业的名额总数不超过公布的计划数;
4.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在第一学年所修读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在本专业排名前40%,且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2.0。
五、工作要求
1.转专业工作涉及学生发展,各院系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组织,公平、公正、规范地做好相关环节的工作;若转专业考核人员有亲属申请转专业,须主动回避;同时,各学院要加强对学生转专业申请指导,及时将转专业报名和考核工作安排通知学生,要求学生按照规定时间做好报名并参加相关考核,确保转专业工作有序进行。
2. 转专业的学生一般转入同年级指定班级,经接收学院审核确需降级的可降级转入。接收学院应组织各专业针对转入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修读计划,做好学生的课程衔接与学业指导,指导学生完成课程学分认定和制订修读计划。对转专业学生在原专业已经修读并获得的课程学分应根据转入专业相应课程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合理认定;尚缺转入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实践类课程等,必须按重新学习方式进行补休。
3. 转专业学生自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转入指定班级就读。
以上就是向学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江苏理工学院转专业难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4年江苏新高考选科要求与专业对照表2024年江苏新高考选科要求与专业对照表已经公布,供2024届考生参考,2023届考生仍参考以往公布的专业选科要求,以下是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最新消息为准。来源: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址:省教育厅关于发布2024年拟在江苏招生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公告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
2023江苏理工学院艺术类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各专业分数线 以下是2021江苏工学院艺术类录取分数线,江苏省各专业分数线,分为历史类和物理类。供您参考,正式填表时需要与学校官网数据核对,确保无误:1.2021年江苏工学院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江苏】2.2021江苏省艺术类录取最低控制线3.江苏理工学院简介江苏理工学院(JiangsuUniversityofTechnology)简称“
2024年江苏新高考选科要求与专业对照表2024年江苏新高考选科要求与专业对照表已经公布,供2024届考生参考,2023届考生仍参考以往公布的专业选科要求,以下是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最新消息为准。来源: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址:省教育厅关于发布2024年拟在江苏招生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公告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
江苏专转本管理类可以报考哪些大学?江苏专转本管理类可以报考大学如下:一、管理类(文)公办院校包括: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江苏海洋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宿迁学院、泰州学院、扬州大学。民办院校包括:三江学院
江苏高考难吗?江苏13市本科上线率排名如下:1、南京市:82.97%。2、无锡市:82.73%。3、苏州市:81.41%。4、宿迁市:79.92%。5、徐州市:79.64%。6、连云港市:78.39%。7、盐城市:77.12%。8、常州市:77.04%。9、扬州市:76.96%。10、淮安市:76.33%。11、泰州市
2019年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优势重点专业排名,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专业排名及分数线2019年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优势重点专业排名,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专业排名及分数线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考生在选择填报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后,同时也非常关注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有哪些重点优势专业。每个院校都有会自己的优势王牌专业,相对其他专业来说这些优势重点专业在就业和师
2020上海高考成绩查询系统入口官网高考结束后,同学们最关心的事情就是成绩查询问题了,但是你知道去你哪里查询吗?以下是我整理了关于2020上海高考成绩查询系统入口官网,希望你喜欢。2020上海高考成绩查询系统入口官网:www.shmeea.edu.cn/page/index.html2020年参加新高考的有哪些省份2020年除了浙江上海之外,参加新高考的
2022职校中途可以转专业吗1、可以的。2、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不得转专业。学校应当制定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办法,建立公平、公正的标准和程序,健全公示制度。中职学生能转专业吗可以。《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予
2023-10-18 19:30:31
2023-10-17 10:52:04
2023-11-24 06:43:28
2023-11-10 00:22:49
2024-02-27 21:13:04
2023-12-25 02: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