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6 00:45:46 | 向学教育网
1、征集志愿是否会降分录取
对不同省区,征集志愿设置和要求等会有不同,实际报征集志愿时也应认真研读分别省份官网上发布的有关录取情况。
征集志愿环节,高校的录取成绩不一定会减少。有些考生觉得,出现在了征集志愿名单中的高校即然在常规投挡录取时没能录满,那征集志愿后的录取成绩一定会有所减少,而真相则是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征集志愿时,录取成绩持续上升。
填报院校可参考以前高考平行志愿的最低投档线,应填高校最低投档线成绩也会有所修改,在填报完成后一天,会发布征求平行志愿投档分,成绩一般较之前是增高的。
2、征集志愿大约降多少分
对不同省区,征集志愿设置和要求等会有不同,实际报征集志愿时也应认真研读分别省份官网上发布的有关录取情况。
征集志愿环节,高校的录取成绩不一定会减少。有些考生觉得,出现在了征集志愿名单中的高校即然在常规投挡录取时没能录满,那征集志愿后的录取成绩一定会有所减少,而真相则是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征集志愿时,录取成绩持续上升。
填报院校可参考以前高考平行志愿的最低投档线,应填高校最低投档线成绩也会有所修改,在填报完成后一天,会发布征求平行志愿投档分,成绩一般较之前是增高的。
3、征集志愿录取机遇大吗?
征集志愿汇总后,招收单位依据”次位优先选择、遵照自行、一轮投挡“的平行志愿投档准则,依照1:1的提档占比开展投挡,供院校审录。
将要所有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根据考试成绩高低进行排序,由高分到低分开展查找投挡,供院校审录。换句话说,成绩相对较高的考生在征集志愿中被录取的几率比成绩相对较低的考生高很多。
因为征集志愿是按照高考平行志愿的填报方式,因而,志愿填报中间一定要有适度的梯度方向,不能把院校志愿所有填为受欢迎高校。应依据“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设计制作,热冷配搭,扩大投挡成功的概率。
这里需要特别提示考生,征集志愿是每一个批号最后一次被录取的好机会,因而,考生一定要避开高校招生简章中标明的“雷区”,与此同时尽量填好专业服从调剂以增强录取保险系数。
因为征集志愿是本批号考生最后一次机会,因而一些上一批次没被录取,且先前未填报本批号志愿填报对符合条件的考生也可以把握住这一机遇。例如,本科一批落榜考生未填报本科二批志愿填报可以报名本科二批的征选,本科二批落榜考生未填报大专志愿填报可以报名专科的征选。
但正是因为这样,征集志愿可能有一部分相对性高分数考生参加,造成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学校征集志愿的投档分往往也趋高。因此“压线生”或成绩超出省控线不多的考生填报征集志愿后经常没法投出去。
即使征集志愿没录上,本批号没录上,也不影响下一批次录取,下一批次该怎么录还怎么录,所以你要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录取结论。
但是由于征集志愿是本批号考生最后一次机会,因而一些上一批次没被录取,且先前未填报本批号志愿填报对符合条件的考生也可以把握住这一机遇。例如,本科一批落榜考生未填报本科二批志愿填报可以报名本科二批的征选,本科二批落榜考生未填报大专志愿填报可以报名专科的征选。
但正是因为这样,征集志愿可能有一部分相对性高分数考生参加,造成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学校征集志愿的投档分往往也趋高。因此“压线生”或成绩超出省控线不多的考生填报征集志愿后经常没法投出去。
报志愿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如何选择“性价比”最好的专业和院校?填报志愿八大误区,考生和家长必备。
误区一:走马观花,不细看招生简章
忽略招生简章,考生无法及时了解院校的招生情况,易填错院校或专业,也极易看错招生院校的所在地,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考生需了解填报院校的院校隶属关系、地理位置、综合实力、招生政策、历年分数线等基本问题。
误区二:自视甚高,一门心思奔名校 向学教育网
部分“学霸”对自己的成绩非常自信,志愿填报时只在本科一批报考一两所心仪的“名校”,这种填报志愿方式风险很大。
考生需参考院校历年分数线、专业招生人数、报录比等数据综合考虑,切不可因“名校”情结而错失录取机会。
误区三:死不妥协,专业紧俏不调剂
有人认为,报考平行志愿的几所院校时前面的院校可以不服从调剂,保底的院校服从调剂。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如果考生被学校提档又被退档,不能参加平行志愿中下一所学校的检索,就失去了这一批次的录取机会。
误区四:院校扎堆,志愿没拉开梯度
填报院校拉开分数梯度,如果考生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服从调剂,还有下一梯度的专业或院校可供选择。
误区五:望文生义,只凭名称定终身
在国内高校中,部分院校如师范类大学、政法类大学等从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学校的优势专业,但大部分院校已不能从其校名中看出其办学特色。
了解院校及专业内涵,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握学校优势学科,特色专业。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院校及专业。
误区六:刻舟求剑,照搬往年录取分
有的考生对志愿填报和高校的招生情况不了解,以为高校录取分数线变化不大,用往年的录取分数来填报,其结果大失所望。
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被动,考生要多分析近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误区七:反客为主,家长包办填志愿
家长将自我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主观决定考生志愿,忽略考生的兴趣爱好,导致双方分歧很大,给考生造成不小的压力。
填报志愿时家长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将最终决定权还给考生自己,让考生选择他愿意读的院校。
误区八:粗心记错各批次报考时间
高考填报志愿根据分数不同,分不同批次填写志愿,报考院校,考生稍有粗心易记错时间节点,错过填报机会。考生要记住自己的报考批次,时间节点,准确填报。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志愿填报的时候批次线和最低分看哪个的相关内容。
大学志愿的填报并不是那容易的,有几个分数线也一定是要知道的,比如省控线和平均分等,那么批次线和最低分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对于高考生来说也是挺重要的,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对于各种分数线是一定要搞清楚的,只有这样才能顺利的报上自己理想的学校或是专业。每年征集志愿的人数都不在少数,那么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容易被录取吗?征集怎么保证一定录取?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一般来说,征集志愿录取几率比较大。征集志愿是院校专业招生计划未招满的时候,发布的补录计划,一般,院校征集志愿都会降分录取,填报征集的录取机会还是非常大的。分数较高的考生在征集志愿中被录取的几率比分数较低的考生高很多。征集志愿汇
高考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多大高考征集志愿录取几率80%,相关内容如下:一、征集志愿录取几率大吗?征集志愿是院校专业招生计划未招满的时候,发布的补录计划,一般,院校征集志愿都会降分录取,填报征集的录取机会还是非常大的。分数较高的考生在征集志愿中被录取的几率比分数较低的考生高很多。征集志愿汇总后,教育考试院根据”位次优先、遵循自愿、一轮投档“的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按照1
2017年三本被取消名单_2017三本降为专科名单从2017年开始,北京、河南将合并本科二批与本科三批录取,山东、海南将形成本科统一录取批次,合并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录取。我整理了2017取消三本的省份名单,欢迎阅读!2017年三本被取消名单_2017三本降为专科名单_2017取消三本的省份15省份取消“三本”当前,合并本科录取批次已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动各地开
专科征集志愿的录取成功率大吗?专科征集志愿的录取成功率大。专科征集志愿是指在高考录取结束后,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的招生政策,面向未被高校录取的考生进行志愿填报的机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志愿选择填报专科征集志愿。仔细了解专科学校及其开设的专业,包括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就业情况等。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规划,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专业和学校。要考虑自己的家
2c有征集志愿吗二本C类院校有征集志愿。普通类本科第一批A、B、C段,本科第二批第一阶段录取的平行志愿投档时,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分数要求)上。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只进行一轮平行投档,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不予补充平行投档,剩余招生计划在本批次(段)第一阶段录取结束后向社会公布,向符合相应条件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征集志愿”,进行补充录取。二本C录取介绍如下:
高考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啊怎样填报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是针对考生第一志愿落榜时的再次征集,通过征集志愿能够减少考生落榜的可能,下面我为大家提供高考征集志愿的含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征集志愿的含义"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再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
被征集志愿录取与被平行志愿录取一样吗?一、被征集志愿录取与被平行志愿录取不一样的是:被征集志愿录取的,通常是学校的冷门专业,比较少人报。被平行志愿录取的,是热门专业。但进学校后,及毕业的待遇是一样的,只是专业不同。二、平行志愿投档,是指首轮投档。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三、征集志愿,俗称补录。是在高考或中考招生过程中,原报考某学校或某些专业志愿的人数不
广艺有征集志愿吗这个有征集志愿。2023广东省省本科批次普通类、体育类、美术类、音乐类、广播电视编导类、播音与主持类、艺术类校考尚有少量缺额计划需征集志愿征集志愿。网上填报时间为7月25日10:00至26日10:00,投档录取时间为7月27-28日。广艺2023校考时间广西艺术学院2023年艺术类校考时间尚未公布,但是根据往年各院校的校考安排来看,校考考试时间一般集中在1-2
2023-10-18 19:30:31
2023-11-07 10:05:07
2024-01-19 21:24:45
2024-01-15 16:19:42
2024-03-03 01:32:11
2023-12-21 15: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