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还记得那个三次怒怼复旦的学霸袁涛吗?这么多年过去,他过得好吗?

2024-07-12 20:26:52 | 向学教育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还记得那个三次怒怼复旦的学霸袁涛吗?这么多年过去,他过得好吗?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还记得那个三次怒怼复旦的学霸袁涛吗?这么多年过去,他过得好吗?

当年以591分考入复旦的学霸,3次怒怼母校后退学,后来怎样?

每个人进入社会后,面对社会中的各种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解决方式。通常我们采取的不同办法源于对事物的不同认识和看法。但如何正确合理地处理一件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智商和情商。当年来自复旦大学的学霸袁涛,因对学校之事产生不满而三次怒怼母校,后来他如愿以偿地接到了来自母校的“退学决定”。

复旦大学 向学教育网

一、学霸考入复旦,第一次怒怼母校

10年前,来自湖北的袁涛以591分的优异成绩成功考入梦寐以求的复旦大学。但从学习成绩来看,袁涛无疑是一位学霸,但与普通学霸不同的是,袁涛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头脑灵活、思想活跃,特别是针对一件事总能提出独特的看法。或许是因为成绩出众,因而父母对他的管理太过于纵容,以至袁涛养成了超乎常人的个性,甚至有时表现得比较张狂。对于他来说,凡是自己看不惯的事,都要与其争论到底。

袁涛

大学生活中,他与何人发生过争论我们无从查证,但他的母校复旦大学则被他真真切切地怒怼了三次,其中的缘由引发人们激烈讨论。他第一次怒怼母校的事发生在8年前的一天,当时他在学校的食堂吃饭时发现食堂的筷子往下掉木屑,一般人对此并不会太在意,不过袁涛认为这并不是小事,随即在复旦大学的校园论坛上发表了名为《友情恳请复旦大学换筷子》的帖子。

复旦大学食堂

二、学霸第二次怒怼母校

他的想法本是对的,但他的言语显得有些过激,当时他称“如果学校食堂不更换筷子,自己就掏钱就换,并录制视频发布至网上”。后来,在他的“迫使”下,复旦大学食堂进行了整改,并更换了食堂的筷子。当时他的做法被学校的同学给予了“筷子哥”的美誉。通过这件事,袁涛第一次感到了与母校对峙获胜后所带来的喜悦,同时他对怒怼复旦这件事上似乎有些上瘾了。

学校募捐

不久之后,袁涛之前的高中同学因得了重病而急需治疗费用,袁涛得知情况后,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对他实施帮助。所以,袁涛在复旦大学校园内组织开展了募捐活动,最后共筹集到30多万的善款。从这件事来看,袁涛的想法值得所有人称赞。但随后他很快再次对复旦大学发表了自己的不满情绪,在他看来他的募捐活动意义重大,作为一所知名大学,他认为学校应当给予他一定的支持,但学校却对他的事不闻不问,他对此感到非常失望,甚至对学校的校训进行了篡改。

袁涛

三、学霸第三次怒怼母校

对于他的这一做法,当时很多复旦学生看不过去,并纷纷与袁涛展开网上争论。而最终导致袁涛退学原因是他的第三次怒怼母校,这次他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复旦大学的教育学风,他指出有老师在讲课时只念PPT,还有的老师在考试后乱给学生分数,针对这些情况大肆在网上做出对复旦大学的抨击,当时复旦大学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复旦大学课堂

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袁涛对学校做法表示失望,甚至在网上宣布自己将要离开复旦大学,当时他发表的《再见,“自由而无用”的复旦》成为他最后的“呐喊”。最后,袁涛因三次怒怼复旦大学换来了“退学决定书”。后来,袁涛的怒怼母校退学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他的一系列过激言论甚至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愤世嫉俗的粉丝,在网上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还有电视节目对他提出他邀请。

袁涛

四、结语

从他在电视节目中的表现来看,袁涛看待问题往往只注重于表面,并喜欢通过自己偏激行为和高傲态度来解决问题,似乎一个进入大学的学霸还处在成长的叛逆期。袁涛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且面对问题敢于发声,但他解决问题过于情绪化,甚至难以立身于社会。袁涛在几年前参加一档节目外,之后在网上销声匿迹,再没有他的消息。

还记得那个三次怒怼复旦的学霸袁涛吗?这么多年过去,他过得好吗?

还记得那个三次怒怼复旦的学霸袁涛吗?这么多年过去,他过得好吗?

中国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考生参加高考,他们挑灯夜战无数个夜晚,为的就是在高考的考场上有一个好的成绩,最后能够进入心仪的学校。

在我们国家,除了清华北大这两所顶级学府之外,复旦大学也是很多考生的梦想。复旦大学历史悠久,学风严谨,向来是无数考生梦寐以求的象牙塔。可是,有一位学霸在考入复旦大学之后,又连续三次“怒怼”母校,最后终于换来了一纸“退学决定”,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名学霸的名字叫做袁涛,他出身于湖北襄阳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小学习优异。在老师和家长的殷切期盼下,袁涛不负众望,在2010年的高考当中取得了591分的高分,并如愿以偿进入了心仪已久的复旦大学。

可是入校之后,袁涛却对一直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心生失望。在大学期间,袁涛连续三次“怒怼”母校,并希望借助舆论的力量与母校对抗。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叙述这三次事件的全过程。

2012年4月,袁涛第一次与母校对抗。这次事件的原因是袁涛发现,复旦大学的食堂使用的筷子以次充好,用掉木屑的筷子给学生们使用。其实大家在网络上都看到过很多学校的黑暗料理,学校食堂每天要负担全校上万人的伙食,出一些小差错也是情有可原的。

可是袁涛认为,母校这样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于是他在网络上“呐喊”,要求食堂更换筷子,否则他将自费为食堂更换。但是到那时,他将在学校门口组织一场“折筷子大赛”,以此来表示对学校的不满。

复旦大学方面同时意识到了这次事件的失误,很快给出了响应,食堂筷子全部焕然一新。正是学校这样的反应,让袁涛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原本他只是为了大家争取利益,因此在网络上“呐喊”,借助舆论的力量来达成其目的。

可是学校的快速退让让他看到了舆论的力量,也尝试到了与学校对抗获得胜利的快感。因此,袁涛开始在引领舆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且开始有些偏激。

很快袁涛就第二次与学校对抗。这次事件的起因是学校里有一位叫做石健的学生,因为患上了颅内瘤,但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富裕而无法及时医治。情况千钧一发,袁涛决定帮助石健募捐救治款项。

校内原本是有相关社团的,但是袁涛没有经过校内社团,而是自行组织了这次活动,因此就无法盖到相应的公章。于是袁涛在食堂外发传单的行为就变成了违反校纪,尽管他筹集到了30多万善款,但是校方还是不允许他这样做,并且保卫处的人与袁涛起了激烈冲突。

情急之下,袁涛再一次在网络上攻击自己的母校。他发表了一篇叫做《薄学而渎职的复旦》的文章,攻击学校的这种行为。言辞激烈,态度强硬。不过这次事件,学校没有给出任何回应。想来也是,这一次的事件,校方也并没有什么过错可言,对于袁涛的行为,自然不必回应。

袁涛与母校的第三次冲突,是因为他在网络上向母校的校风包括学术能力、师资提出了质疑。当时有五名二本院校的同学参加了复旦大学的插班生考试并通过,按规定本可以进入复旦大学学习,但是复旦方面以二本院校无资格为由拒绝了这五名同学。之后学生家长在复旦门外静坐抗议,袁涛抓住机会,批评复旦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

三次下来,袁涛终于为自己换来了一纸“退学决定”,而他自己也并不后悔。或者说,他早就想到了这样的结局。后来袁涛参加过一些电视节目,他依然不后悔自己所为,而且言辞之中看出,袁涛对复旦大学积怨已深,难以化解。

如今袁涛已经从网络上销声匿迹,有人曾说他在南方的工厂打工,也有人说他正在创业,可他却未曾露面,除了前几年参加了一档节目外,便再无音讯,其实袁涛能力并不差,只是在处理问题上不能太情绪化,否者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还记得那个三次怒怼复旦的学霸袁涛吗?这么多年过去,他过得好吗?

如果因为大学没及时办退学处理没办法下次高考可以告么?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如果因为大学没及时办退学处理没办法下次高考可以告么?的相关内容。

在为人处世当中,智商和情商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当然,其中到底是智商更重要还是情商更重要,我们无法做一个很明确的判断。但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自己的智商有啥问题,同样,可能也有一部分人在社会上混迹几年之后,会觉得自己的情商存在缺陷。

换句话说,智商高的人,或许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非凡的天赋,能够取得远超常人的成就。而情商高的人,则在为人处世方面更加老练。前者在校园生活中更能体现优势,后者在社会中更能体现优势。当然,如果一个人智商高,情商也高的话,那他就非常容易成功。

反之,则很有可能处处受阻。很显然,在现实生活当中,高智商和高情商似乎很难并存在一个人身上。比如说,曾经的复旦大学学霸袁涛就是这么一个人。

一、学霸第一次怼母校

2010年,湖北襄阳籍考生袁涛,在高考中发挥出色,拿到了591分的高分,而后又如愿的进入了心目中的复旦大学。一切都是那么顺利,倘若没有意外的话,袁涛或许会顺利读完大学,而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或者创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然而,年轻气盛、眼里见不得半点沙子的他,却因办事不考虑后果,从而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在跟母校经过几次激烈的交锋之后,他毅然选择退学。最终,一纸“退学决定”交到了袁涛手中,给事件画了一个句号。

据袁涛自己的说法,他退学的念头在大一的时候就萌生了。只不过当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因此才一直没有退。当然,从后来事情的发展轨迹来看,他退学的举动跟他一系列怼母校的行为有着很大的关系。

第一次怼母校的事情发生在2012年4月,当时袁涛在学校食堂吃饭,但是吃饭期间袁涛发现筷子上有很多木屑。对此,袁涛直接在网络上发出了自己的“呐喊”,声称如果食堂在两周内如果不更换筷子的话,他自己会自费将筷子全部换成新的。然后将换下来的旧筷子收集起来,在校门口举办一场“折筷子”大赛。

袁涛在网络上的呐喊,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对于袁涛同学如此“粗暴直接”的做法,复旦大学的食堂很干脆,第二天就将筷子全部更换了。就这样,袁涛在第一次怼母校的回合中,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然而,这一次的筷子事件,让袁涛看到了网络舆论的力量有多强大。第一次,袁涛觉得自己“胜利”了。当然,迫使学校食堂更换次品筷子,从一开始的出发点来看,袁涛做的没错。但他“呐喊”的方式确实有点欠妥。

尝到胜利“甜头”的袁涛,很快就沉浸在对抗的刺激中不可自拔,从而忽视了学生应该完成的学业。很快,需要袁涛“大展身手”的地方又来了。

二、学霸第二次怼母校

第二次怼母校的事件始末,从事情的发展轨迹来看,似乎并不是袁涛预谋已久的。整体来看,跟袁涛第一次怼母校一样,是一次“呐喊”。事情源于袁涛的一次“侠义”之举,也就是说,事情原本有一个很好的出发点,但后来演变成了跟母校的对抗。

据说有一个校友叫做石健,这位石健同学患上了颅内瘤,情况颇为危急。在这种情况下,袁涛得知了这个消息,而后组织了“石健加油”的全国高校募捐活动。毫无疑问,这种行为值得称道,募捐帮助校友渡过难关,一种弘扬正能量的行为,这没什么可指责的。

但是袁涛自己的做事方式和冲动性格,在这次事件中并没有改变。原本这次募捐活动的宗旨很明确,在第一周的时候就募集到三十多万的善款。但问题是,袁涛组建的这次募捐活动并未挂靠在校园的社团当中。

结果,袁涛没办法盖到发传单所用的印章。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学校食堂门口发传单。但是这种行为又明显违反了校园内的校规。于是保卫处的人跟袁涛起了争执,称袁涛如果不离开的话,就会将他手上的传单全部没收。

这一下子,袁涛感觉到了愤怒,他觉得自己被挑衅了。他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对,他只是觉得是复旦大学不让自己发传单,不让自己组建这次的募捐活动。于是,愤怒的袁涛,想到了网络舆论的力量。

随后,袁涛发表了一篇名为《薄学而渎职的复旦》的文章,他认为学校在这次募捐活动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反而还拖了不少后退。其中的言辞,总体来说是相当激烈的。

当然,复旦大学对这件事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回应。想想也是,筷子事件学校给予的回应,那是因为学校食堂的筷子确实比较差,就如袁涛所说的那样,需要更换。但袁涛组建的募捐活动,学校本来就没什么可指责的地方。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导致袁涛“退学”的,恐怕跟他第三次怼母校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三、学霸第三次怼母校

袁涛第三次怼母校,或者不能说第三次怼母校,应该说怼母校的某个“尖锐”问题。这回,袁涛将目标对准了复旦大学的教育学风和学术水平。怼一个国内一流高校的教育学风和学术水平,结果如何,似乎已然可以预料了。

2012年,有五名来自二本院校的同学在复旦大学插班生考试中取得了合格的成绩,按理说,他们已经被复旦大学预录取了。但后来,复旦大学又以二本院校无考试资格为由,将他们拒绝了。结果,五名学生家长在校门口静坐以示抗议。

袁涛就抓住这次机会,对母校大加批评,称复旦大学丢掉了自己的校训。并直言,这般出尔反尔的态度和行为,是对学生家长和复旦大学的“侮辱”。此后,袁涛并没有放弃对抗,而是将目标放在了复旦大学的学术水平方面。

他在网上公开质疑复旦大学的学术水平和教授的教学质量,称复旦大学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丝毫都不关心,教授在上课的时候只会念课件,教学水平非常之差,导致学生都学不到真正的学问。

在一片质疑和谩骂当中,袁涛成为了“校园公知”,成为了网络名人。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自己人生目的的袁涛,在2012年年底,单方面在网上发布了一片退学的“宣告”。

他称自己之所以要退学,讨厌复旦大学是一方面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自己的“个人品牌”营销的比较成功,所以大一时期退学的念头再度出现了。而这次,他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2013年,针对袁涛的退学“申请”,复旦大学官方做了回应,发布了关于袁涛的《退学决定书》。就这样,袁涛三次怒怼母校之后,最终换来了一纸退学决定。

结语:

退学之后的袁涛,貌似还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网络红人的他,甚至还上了电视节目。在节目中,从袁涛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仍然对复旦大学抱有极大的“怨念”。

有人可能会说,袁涛的做法没错,大学生就应该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大学生就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有人说,袁涛的一些出发点是没错,但他做事的行为方式有点偏激,太过冲动。当然了,至于袁涛的观点是否偏颇,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至于袁涛是否为自己的行为后悔,这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做任何事情,三思而后行总是没错的。

以上就是向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向学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向学教育网:www.380859.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还记得那个三次怒怼复旦的学霸袁涛吗?这么多年过去,他过得好吗?”相关推荐
还记得复旦“牛人”袁涛吗?被老师嘲讽直接退学,现状如何?
还记得复旦“牛人”袁涛吗?被老师嘲讽直接退学,现状如何?

还记得复旦“牛人”袁涛吗?被老师嘲讽直接退学,现状如何?复旦大学作为国内顶尖的985高校,一直是很多高考学子的梦想,如果有幸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对自己个人修养和前途发展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曾经有一个学子袁涛,在好不容易实现自己的梦想后,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了退学,那么他的现状如何呢?几年前,还在复旦大学上大二的袁涛在网上发表了一个帖子名字叫《友情恳请复旦食堂换筷子》,主要的

2024-06-30 12:02:15
“多拿一分淘汰千人” 还记得那位衡水班长吗?十年后他打脸众人,为什么?
“多拿一分淘汰千人” 还记得那位衡水班长吗?十年后他打脸众人,为什么?

河北省单招电子电工招生:名额全省限定为一千三名想报读电子电工专业的你,请注意啦!这并不是全国范围内的一千三名,而是特指河北省内的招生名额。因此,如果你希望就读公立学校,可能需要重新考虑你的选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强烈建议你:📚深入了解招生计划深入了解招生计划,明确招生范围,以免出现误解。📝加强招生管理加强招生管理,严格按照招生计划实施,确保招生信息的准确性。📣加强招

2024-06-19 23:47:09
错过了填三本平行志愿的时间还来得及补吗?
错过了填三本平行志愿的时间还来得及补吗?

错过了填三本平行志愿的时间还来得及补吗?看二本录取完了以后还可不可以补填。针对各位考生的问题总结出来的高考填报平行志愿的若干注意事项,供参考:首先,平行志愿是各个省市区的招生政策,与具体学校无关。就是说,大学是没有办法决定是不是实行平行志愿或是不是招收平行志愿的考生的。如果一个省市区没有实行平行志愿,那么这个大学在这个省市区招生时就不能按照平行志愿招生;反之,如果一个省市区实行了

2024-06-25 13:01:45
平行志愿填报的大学投档线只要过了就会投档到那个大学是吗?那么投档线是怎么得出来的?
平行志愿填报的大学投档线只要过了就会投档到那个大学是吗?那么投档线是怎么得出来的?

平行志愿是不是一批录取完,再进行第二批录取是的。高考录取无论是不是平行志愿,都是按照现在录取完一批,再录取第二批的。一般来讲平行志愿是指分数优先,当录取到你时,先看你最前面的志愿院校,如果符合录取条件就录取了,后面的就不看了。如果不符合录取条件再看下一个,够则取,不够再往下看直到最后。平行志愿也有自然顺序一是志愿并列,考生所填报的多个院校志愿属于并列关系,即在同一投档时间段,

2024-07-06 23:24:50
2024年高考还值得复读吗?
2024年高考还值得复读吗?

2024年高考还值得复读吗?对于2024年将实行新高考政策的地区的高考生,如果今年考试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是否建议复读取决于个人情况和对新高考政策的理解。首先,你可以认真分析今年考试成绩的原因,是因为准备不足、应试技巧不够,还是其他因素导致的?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找到问题所在是改变局面的第一步。其次,要深入了解新高考政策,包括改革方向、考试内容和录取规则等。根据你对新高考政策的

2023-10-31 12:30:27
2024年高考,还值得复读吗?
2024年高考,还值得复读吗?

本文目录一览:1、2024年高考,还值得复读吗?2、2024年实行新高考地区的高考制度有什么影响?3、2024年高考会是新高考模式吗?2024年高考,还值得复读吗?对于2024年将实行新高考制度的地区的高考生,建议复读与否取决于个人情况和目标。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做出决策:1.了解新高考制度:详细了解新高考制度的政策和改革方案,考虑到新高考改革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包括考试科

2023-10-18 22:46:43
2024年高考还值得复读吗
2024年高考还值得复读吗

2024年高考还值得复读吗对于2024年将实行新高考地区的高考生,如果今年没有考好,是否建议复读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建议:1. 了解新高考政策:详细了解即将实行的新高考政策,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形式和录取方式等。了解新政策对你的影响,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2. 分析原因和情况:仔细分析今年没有考好的原因。是因为缺乏准备?还是其他个人或外部因素的影响?评估你的实际情况,包括成

2023-10-21 14:19:34
过来人说说,读个好大学真有那么重要吗?
过来人说说,读个好大学真有那么重要吗?

过来人说说,读个好大学真有那么重要吗?我滴乖乖,你可要记好了,读大学重要,读个好大学更重要。如果可以选择,不要只是简单的选择一所大学,而是要选择一所好大学。何为好大学,简单的理解就是985、211高效,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还有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双一流”大学,这些都是公认的所谓的好大学。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高考生高考,都是往比如上述那些好的大学

2024-07-01 1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