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8 02:53:08 | 向学教育网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当高考的志愿者应注意什么的相关内容。
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1.准确掌握各种高考信息 充分了解高考政策、掌握相关信息,是能否进行科学填报高考志愿的关键因素和先决条件。事实上,历年来出现的许多考生志愿填报失误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对有关高考的各种资讯忽视或把握得不够准确。因此考生要及时了解今年我省招生政策规定、全省报考人数、招生院校、招生计划等,尤其应该充分地掌握希望报考院校3年来的录取信息和变动情况。 高中生的社会经验有限、再加上平时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复习备考上,因此,在填报志愿前应该主动拓宽了解高考有关资讯的信息渠道。考生可以多上网浏览相关信息,多与自己的班主任加强沟通,通常来说,这些老师不仅掌握的招生录取资讯较为丰富、全面,而且能够提出比较符合自己条件的报考建议。 2.要充分考虑个人兴趣及自身条件 填报高考志愿,就是在规划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比如性格内向的人报考市场营销等专业就不太合适。我建议考生一般不要填报自己不感兴趣的或能力倾向不宜从事的专业。另外,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前必须对自身条件具有比较清醒、客观的认识,因为身体条件会使报考专业受限,对因身体条件学校不予录取的专业,或者考生不宜选报、不宜就读的专业,建议考生最好不要填报,在选择院校地区时应充分考虑到今后能否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适应能力如何等因素。 此外,家庭经济承受能力也是填报志愿时应该考虑的因素,考生要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收费标准,独立学院按办学成本收费,家境较困难的考生应慎重选报,相对来讲,报考免费师范生则是不错的选择。 3.冷静分析 避免志愿扎堆 年情况看,有些院校填报考生较多,出现了志愿扎堆。志愿扎堆的院校调档线就会较高,考生容易落选。因此考生填报志愿不要过分集中,切不可将眼光只盯住大城市或热门专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当今热门的专业,比如金融、贸易、机械、物流等专业,四年之后很难说仍旧热门,而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最关键的。 报考志愿时还要注意“大小年”,比如去年录取线较高的院校,今年考生也许“敬而远之”,而去年录取线低的院校,又会形成“扎堆”,这就需要考生冷静分析,最好掌握院校连续几年的录取情况。 4.拉开档次,形成分数梯度 愿要注意拉开档次,形成分数梯度。按照经验,第一志愿填报过高,二志愿没有梯度,这类落选考生占全部落选考生中的比例最大。因此考生报考的各个志愿院校最好呈阶梯型,而且不仅要拉开院校与院校之间的档次,还要拉开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档次。实力强的高分考生,也不能全报热门专业。报考要适当留有余地,学会自寻保底。 据资料统计,一般院校招生第一志愿可以满足70%,第二志愿的余地仅为30%,如果档次拉不开,第二、三志愿形同虚设。比如,假设超过重点线30分第一志愿报考山东大学较有把握的话,若第二志愿报考山东大学的话,分数则要求更高。 另外是否服从调配,是考生要考虑的又一问题。服从调配虽能保底,增大录取机会,但也是把“双刃剑”,如调配到考生不满意的专业,就只能将就,考生应该谨慎考虑。 5.重视第二志 6、正确定位,清楚自己的成绩在整体中的排位。首行要对自己所在的中学进行定位,分析自己所在中学在以往的高考中的录取率、进本科和重点大学的人数和比例,自己在学校里所处的位置;其次参考你喜欢的高校历年来的录取分数线、专业线是多少,从中排序。通过定位和排序,从而较准确地估计自己的实力能进哪类高校。 7、要考虑填报志愿的形式。目前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采取的填报志愿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考前填报志愿,这种形式的优点是,考生填报志愿时能根据自己平时的成绩和水平确定自己的上学目标,最体现自己的意愿和志向,缺点是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导致填报志愿时过高或过低;第二种是高考后公布成绩前填报志愿,即估分填志愿。这虽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前填报的盲目性,但做到正确估分仍很困难。一般估分情况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偏保守,分数较低的偏高;女生保守,男生编高;内向型学生保守,外向型学生偏高,这是一般情况,考生可以在使用时参考。第三种是公布成绩后填报志愿,这时已经基本知道了自己的排序,就要注意高校历年(而不是一年)的录取分数线、招生人数多少、专业的冷热程度以及报名是否踊跃等情况。 8、注意不要填报自己身体条件受限的专业。身体条件是除高考成绩以外能否录取的硬性条件。许多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是有限制的,如色盲不能报考生化、美术类等专业,表面抗原阳性的不能报考食品类专业,还有的专业对身高、耳鼻、四肢等有限制,填报志愿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国家体检标准和各高校的有关规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9、注意高校录取大小年的问题。高校录取大小年是指高校在某省这一年录取时分数比较高,下一年录取时分数下降,彼此重复和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考生在分析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时,因不敢填报高分高校,涌向低分高校,使得上一年高分的学校分数线下降,而低分高校因填报人多而分数线飙升。因此在参考有关录取资料时,一定要只看上一年的情况,参考几年的情况、尤其参考相同填报志愿方式的有关资料会更有价值。 10、重视第一志愿的填报。因为目前大部分高校招生的方式是将第一志愿的考生按规定比例(如1:1.2)进行筛选、录取,如果第一志愿不足,再依次组织第二、第三志愿调配的考生档案。这就是说在同一批次中有上百所学校同时进行录取,如果第一志愿落选,在档案转给第二志愿或其他学校时,同批次其他学校有可能第一志愿已经录取满额,造成我们常说的“高分落选”。据浙江省招生办统计,这几年重点高校按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占该批次录取数的比例在90%以上,一些著名的高校达100%。这意味着当第一志愿未被录取时,你失去了90%以上的机会。 11、梯度很重要。重视第一志愿,并不意味着对其他志愿可以随意填写。虽然第一志愿的录取率很高,但由于各学校之间的不平衡或受考生填报时形成的大小年的影响,有的学校会出现缺口较大的情况,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总体比第一志愿的学校要低,所以考生填报时,第二志愿的学校一定要比第一志愿的学校有梯度,第三志愿的学校又要有所降低,以增加录取的概率。 同理,在专业的排列上,也应有一定的梯度。如渐江大学专业志愿录取采取的是分数级差方式,如果你填的几个志愿都是热门专业,就非常可能影响到录取。 以上,就是向学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填报志愿时应注意什么?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向学教育网:www.380859.com2021高考填报志愿应注意什么2021高考填报志愿注意事项1、明确学习方向,正确处理好选学校与选专业关系高考填报志愿的实质就是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选择学校和专业。从近几年考生录取的实际情况看,能够实现“喜欢的学校”+“喜欢的专业”的并不多,许多考生填报志愿时往往陷入“优选学校还是优选专业”的矛盾之中。那么,学校与专业怎么选择呢?对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不同批次的院校应有不同选择。
高考志愿填报要注意哪些事情?高考填志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将直接影响到考生未来的大学生活、职业发展和人生道路。以下是在高考填志愿时应该注意的几点:1.自我认知:在填志愿时,首先要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和潜力有清晰的认识。这有助于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时做出更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决策。2.了解学校和专业: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要对目标学校和专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可以查阅学校的官方网站,了解学
高考志愿填报规则,以及填报的具体方法。(要详细的)2011高考志愿填报的方法与技巧一、必备基础1问:什么是高考志愿填报?答:填报高考志愿是指考生在选择自己希望就读的高校与专业时,按当地规定的形式向招生部门和招生院校就自己的决定所表达的书面意见。一般采取填涂志愿卡(表)的形式,北京、天津、广东等许多地方已开始采取网上填报的方式。2问:报志愿就是签“大学录取协议”吗?答:考
高考报志愿需要注意什么?高考志愿填报是高考后的一个重要环节,据此决定了考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了解自己的情况:在填报志愿前,考生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兴趣、职业规划及各种限制条件(如文化程度、地理位置等),以确保正确选择专业和院校。2.了解院校和专业信息:在填报志愿前,考生需要了解院校和专业的情况,包括学科设置、就业情况、教学水平、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1、本科提前批(A段军队院校志愿)6月26日12时至6月27日12时2、本科提前批(含A段、B段、C段,A段军队院校志愿除外)、本科批、对口本科批6月28日9时至7月2日17时3、专科提前批、专科批、对口专科批7月30日12时至8月2日17时4、本科提前批A段志愿征集7月11日12时至7月11日17时5、本科提前批B段、对
志愿填报填征求志愿时要注意什么?一、要了解有关信息我们老师在和考生交谈时,发现有些考生由于一味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国家发展的前景、有关的招生政策及各高校的招生方式少有了解,在选择高校和专业上无所适从,这是很遗憾的。其实了解这些方面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信息是正确填报志愿的前提。考生要了解信息的内容有:1、充分了解和掌握国家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了解高校招生的有
2015年广东高考网上征集志愿填报应该注意些什么参考自己的分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注意征集志愿的截止时间,要在截止时间前完成志愿的填报。如果分数不高,注意服从调剂,尽量避免被退档。注意想报考的学校的缺额情况,对于缺额较少的学校,填报要谨慎。2013广东高考补录有希望,很有希望!补录时间就是在2A录取和2B录取时间之间,包括在2A录取
征集(征询)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录取结束之后,省级招办将录取未满额的院校和余缺计划数向社会进行公布,供尚未被录取并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进行选报。征集志愿填报须注意以下五点:(1)达到分数要求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2)考生要注意及时了解省级高招办公布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报,逾期则不能再填报;(3)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规定选报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调剂志
2024-01-15 16:19:42
2024-03-03 01:32:11
2023-11-07 10:05:07
2024-01-19 21:24:45
2023-10-17 10:52:04
2023-12-02 23: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