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高考和考研哪个难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和考研哪个难
高考难。
从试题难度上看,高考是远远难于考研的。高考的考试内容无论是从知识涵盖面还是科目数量来说都远多于考研,高考六科—语数外文理综,而大多数研究生考试往往只有四门课,甚至三门,从知识体系来看,高考的更庞杂,这点我们不能否认。
高考的区域公平性远没有考研做得好。这主要涉及教育资源的分布,越是偏远的地方能够考上好大学的几率往往越低,而考研则突破了地域限制,其资源获取的渠道也突破了个人区域的限制。
考研vs高考:
高考本科录取率去年是在43%左右,在逐年接近50%。今年考研人数是377万,虽然录取人数可能破百万,但录取率却不到30%。这就说明,高考再难,至少大多数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大学上,阶梯分明。而考研,可不是谁去考都能考上的,相反,绝大部分人都是陪跑的。
所以高考基本不存在“失败”一说,只是最终学校的好于不好而已。而考研,则是一场“非成即败”的战争。可能一分之差,你就是进不了复试,过不了国家线,调剂更是磨练人,甚至无学可上。
向学教育网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广东2010高考五大变化 三成以上考生能上本科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2010年是广东省实施普通高考改革调整方案的第一年,与往年比较有何变化?昨天记者采访了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宾华,他分析2010年广东省高考有五大变化:一是取消了“X”科;二是“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变身为“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三是往年3天的高考缩减为2天;四是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实行“平行志愿”;五是新增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与高校录取适度挂钩。
三成以上考生能上本科 (七成考生能上大学)
宾华告诉记者,2010年广东省考生人数为61.5万,与去年比较,减少了近3万人,但广东省2010年的招收计划为41.2万人,比去年增长了7.18%。“此消彼长”的结果,意味着广东省2010年高考的录取率将高于去年。另外,2010年本科计划招收20.2万人,专科计划招收21万人,可以预计,有67%的考生可上大学,其中本科录取率达到32.8%,即超过三成的考生能够上本科。
2010年高考整体形势好于去年,而我市更有优势。在2007年至2009年的最近3年中,我市高考录取率全部超过八成,在全省21个地市中名列前茅,其中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A类院校的录取率,在2008年和2009年都名列全省第一。但宾华提醒考生及其家长,2010年广东省高考政策与去年相比,有较大变化,需要注意。
高考时间减少一天 (广东2010高考时间安排表)
宾华分析,2010年开始实施的高考新方案,高考科目从往年的“3+X+文科/理科基础”变为“3+文科/理科综合”,减掉了“X科”,5门科目变成了4门,这直接导致高考时间缩短了1天,从原来的3天变为2天,考生将提前一天迎来“解放”。往年广东省普通高考时间均定于每年的6月7日至9日,2010年改为6月7日和8日。
在2010年的高考科目中,3门主科不变,即语文、数学、
英语,高考数学仍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但实施了十多年的X科被取消,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变身为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宾华认为,这适应了广东省教育事业的发展。他说,广东省的“3+X”高考方案是1998年教育部批准实施的,实施以来整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考生可以选择不同的“X科”,但各“X科”考生群体在人数和水平上差异较大,各“X科”的标准分也不等值,但最后高考录取时又统一分为文科、理科形成总分,因而出现因选择“X科”不同,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的考生上不了线,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考生反而能上线的偏差。二是“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实际上是“大综合”科目的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
化学、生物6科都要考,既没有完全达到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也没有起到应有的选拔功能,而学生的备考负担也没有减轻。新方案中的文科综合包括的是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科,高考涉及课程内容减少了3科,这种调整与完善,适应了广东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入。
另外,在2010年总分750分的原始分中,语文、数学、英语各占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满分值都为300分。理科综合包括的物理、化学、生物,分值各占100分,文科综合包括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分值各为100分,六门学科的分值并重,避免了“理、化、生”或者“政、史、地”各科“难以等值”的纷争。
学业水平与高考录取挂钩
2010年参加高考的应届毕业生,都在高二下学期或高三上学期参加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宾华认为这是2010年广东省普通高考的一大变化。因为学生只有参加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并取得了一定等级的成绩,才能报考普通高考并参加相对应批次的高等学校的录取。
据了解,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共开考6个科目,分别是: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其中文科考生和艺术类(音乐、
美术)考生必须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三科考试;理科考生和体育类考生必须参加政治、历史、地理三科考试。各科目的卷面满分值为100分,各科公布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100分~85分为A级,84分~70分为B级,69分~50分为C级,49分~25分为D级,24分(含)以下不给等级、在成绩单上表达为考试成绩未达等级要求。按广东省普通高考改革调整方案,考生参加普通高考时,学业水平考试的三门学科成绩均达到C级以上的,才能参加第一批本科院校录取;三门学科成绩中至少有两门达到C级、另一门达D级的才能参加第二批本科院校录取;三门学科中至少有一门达到C级、另两门达D级的才能参加第三批专科院校的录取。
宾华认为,学业水平考核重视的是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高考重视的是综合素养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科学生必须经过文科科目考核,文科考生必须经过理科科目考核,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科层次推行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解读)
宾华告诉记者,在本科层次普通类专业推行平行志愿,是2010年广东省高考的一大巨变。
据了解,2010年组织填报志愿的时间,仍定于考生知分和划定各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后,最低分数线将在6月27日前公布。不过,相比去年,2010年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提前了一天(去年为6月30日开始填报),确定为6月29日至7月8日。此外,2010年专科层次录取依然实行2009年填报志愿及录取模式,暂不实行平行志愿。
宾华认为,平行志愿有几大好处。一是有利于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提高志愿填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考生可以同时填报几所平行的高校,志愿的选择空间增大,志愿填报的风险降低,能够减少考生志愿填报时的心理压力。二是有利于妥善处理分数与志愿之间的矛盾,较好地解决高分考生落榜问题。平行志愿实行的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时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几个平行志愿进行投档,增加考生的投档机会,较好地解决了高分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榜问题。三是有利于提高录取过程中的出档率,减少部分高校“大小年”或缺档现象。实行平行志愿,大多数院校可能在一次出档时,就会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断档现象将会大为减少,有效规避了高校招生过程中的“大小年”现象。四是有利于增加招生录取工作的透明度,提高考生志愿满意率。
与其他省份的“平行志愿”相比,宾华认为广东省的“平行志愿”有创新。一是每批次设置了两个院校志愿组,按志愿组顺序投档,即先进行第一院校志愿组投档录取,再进行第二院校志愿组投档录取。一方面可尽量解决第一志愿组退档考生的出路,让考生多一次投档机会;另一方面,又可以弥补第一院校志愿组生源不足,以及适当解决高校及专业录取分数扁平化的问题。二是在矛盾较为突出、考生填报志愿压力较大的本科层次实行“平行志愿”,效果会更好。因为广东省本科招生计划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科录取竞争较为激烈,上本科线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方面,志愿选择面临的压力更大。(来源:深圳商报)

为何英语在高考中占据这么大的比重?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何英语在高考中占据这么大的比重?的相关内容。
每年高考都是一个热门话题,或是讨论寒窗苦读金榜题名的“状元”,或是议论本科录取率在40%左右,或是争论新高考改革的利与弊,都引起家长们津津乐道。
而有一个话题却让众多家长心中憋屈太久,那就是外语该不该作为高考主考科目,满分150分是不是太多了,现在终于有人为家长呐喊了,全国人大代表庹庆明表示,建议将高考中外语科目的分值降至100分。
01
全国人大代表庹庆明接受采访明确表示:“提议高考外语分值从150分降到100分”。
庹庆明作为一名中学校长,他深知外语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困难,很多学生为了学好英语,大量背诵单词和语法导致外语科目浪费过多时间而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以至于很多学生有偏科现象,尤其在经济落后、教育落后的地方,这种现象尤其明显。
而最终的结果是只为了在高考中考取高分,考出高分,上了大学,四年时间很多学生又把英语还给了老师。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大多数学生是学的“哑巴”外语,大多数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就业规划用不到外语,可谓是外语“用时太多,用处不大”,庹庆明一席话赢得众多家长和学生同感和支持。
确实如此,用了十年时间学习外语,可学的是“哑巴”外语,可学习的结果只是为了应试教育的考试,特别是对外语的用处,大部分人是不用外语的吧,所以庹庆明提议把高考外语分值降到100分自然赢得大家支持。
02
我个人比较赞同庹庆明的提议把高考外语分值降到100分。
虽然说我的外语成绩从初中到高中甚至到大学一直很不错,高考英语成绩125分,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次性通过,都考了460分左右。(高考外语不单单是指外语,还包括
日语等其他语种)
可事实上,不考研的我,毕业直接参加工作,根本就用不到英语啊,而且我的英语成绩虽高,但我完全是“哑巴”英语,认识单词却不会读它,更不能轻松和外国人对话,工作三四年,也像大多数人一样把它还给了老师。
但是我们要知道,为了考高分,我曾为它奋斗了多少日日夜夜,我记得高中时期每天早自习就是背单词,吃过早饭到班里还是背单词,上完晚自习回到宿舍也会看一遍单词再睡觉,真的是辛苦啊。
所以,我是比较赞同庹庆明先生的提议把高考外语分值降到100分,有两点原因。
第一点是降低外语分值并不是说它不重要,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学习外语。
比如学生语言天赋强,从小立志当外交家,那当然注重外语口语知识学习;比如学生未来有出国打算,那当然也不能放弃对外语的学习。
而且为了紧跟国际步伐,我们肯定要学习外语的,这一点不容置疑,但不能把它的分值赋予太高,分值太高就会让学生投入大量时间,增加学生负担,就会让人感觉外语有一点“喧宾夺主”的味道了。
第二点是外语实际作用真不大啊,“用时太多,用处不大”真是完美诠释了。
想一想,千万毕业生有多少人在工作中用到外语了?想一想,我们身边又有多少人用到外语了?
以国内环境来看,外语的实用性真不大,但我们不能说外语的实用性一点也没有啊,在一些高端科技或论文发表上外语的用处比较大,在一些国贸交易或旅游业上外语的用武之地也不少,因此让热爱的人做喜欢的事真的比较重要,所以从实用性上,外语在高考的分值也应该降低。
03
新高考“3+1+2”选科模式的实施,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的局面,更让更多学生的学习多了选择性、积极性。
那考虑到基础建设和学习实际情况,确实应该降低外语在高考中的比重了,这里我有几点建议浅谈下。
第一点是降低外语分值,开设文体兴趣课程,比如篮球、足球、音乐、书法等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兴趣选择,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
第二点是降低外语比重,增加文化类课程,比如《诗经》、《论语》等具有中国文化课程,传播中国文化,提升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第三点是在小学时把外语作为一种兴趣来培养,高考把英语作为赋分科目,这样可以减轻学习负担,也让喜欢英语的学生得到发展,两全其美。
以上就是向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向学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向学教育网:
www.380859.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