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0 10:40:17 | 向学教育网
我们采取“985录取率”,“211录取率”,“一本录取率”三个指标的共同排名来评估各地高考竞争烈度,加上一个“清华北大录取率”进行额外评判(因为方差过大,这个指标不算得分),最后进行得分排名。
第1档地区(优惠模式):北京,上海,天津
第2档地区(优惠模式):西藏,青海,宁夏,吉林,辽宁
第3档地区(普通模式):福建,海南,湖北,陕西,黑龙江,内蒙古,新疆
第4档地区(困难模式):重庆,浙江,湖南,江西,河北,江苏,贵州,甘肃
第5档地区(噩梦模式):山东,四川,云南,安徽,广西,山西 向学教育网
第6档地区(地狱模式):广东,河南
高考是用来公平公正的,努力必将会获得回报,但是由于各地的教师品质和学习平台有区别,各省的参考人数存在一些差异,考生们面对着的竞争就会不一样,公平公正都是相对的。不同省份的高考难度,一直是一个争议严重的问题。每个地方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是比较难的那一个。因为其实不管在哪里,高考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高考录取,本质上是一种“省内筛选”,是全国各个高校,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进行的竞争,而各省之间的录取难度是有所不同的。录取率是一个相当可测可比的指标,不管该地区好学校多寡,人口多寡,录取率总是一个比较客观可比的因素。
2023各省高考人数:河南131万人,山东80万人,河北83万人,四川77万人,广东70.2万人,湖南65.5万人,广西61万人,安徽60.1万人,江西57万人,贵州47.8万人,湖北46万人,江苏40.6万人,云南38.3万人,浙江36万人,山西33.7万人,陕西32.3万人,。
重庆31.4万人,辽宁19.1万人,新疆22万人,甘肃24.7万人,福建21.8万人,内蒙古18.5万 人23.黑龙江18.2万人24.吉林12.5万人,宁夏7.8万人,天津6.8万人,北京5.4万人,上海5.1万人,青海5.6万人,海南6.3万人,西藏3.2万人
2023年高考各省人数显示,河南省以131万人位居全国第一,高考生源大省山东以80万人紧随其后位列第二,河北、四川、广东分别以83万人、77万人、70.2万人分列第三至五。高教资源大省,湖北46万人、江苏40.6万人、陕西32.3万人、北京5.4万人、上海5.1万人,均位列前十名之后。
各省高考实际参加考试人数要低于高考报名人数,这是因为高考报名人数中有一部分通过参加高职院校单招考试已经被提前录取,还有一部分考生由于参加某个学科竞赛已经被提前保送录取。
各省高考优质大学录取难易程度
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的高考考生是最值得“同情”的考生,尤其是河南、河北。河南、河北均无985高水平大学,甚至高水平的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都没有。河南仅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入选全国“双一流”建设名单,河北入选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位于天津。
从高考录取率来看,虽然河南、河北高考录取率并不低,但高水平优质大学的录取比例特别少。以清华北大录取人数为例,清华北大在河南全省录取的人数还不及北京海淀一个区。如果按高考人数来换算,河南每5000名高考考生中才会有一名学生有机会被清华北大录取,而在北京,每500名考生中就有一名学生可能被清华北大录取。
山东、河北的考生虽然比河南要稍微好一点,但情况也不乐观。四川、广东、湖南、广西、安徽等高考生源大省考生考取高水平大学的难度也不小。这就是典型的起跑线不一样。例如,北京、上海、天津、福建的考生,相信没有谁不羡慕的。这些地方的考生人数特别少,但高水平大学却特别多,尤其是北京、上海、天津。
北京集中了全国水平最高的高等教育资源,上海虽然高等教育不如背景,但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高等教育资源正在呈现出后发赶超的势头。天津稍逊风骚,但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高校实力还是很强劲。
这种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各省高考考生面临不同的竞争压力。由于高考录取是分省进行,因此高考的竞争也只局限于本省内的竞争。想要降低竞争压力,最佳的办法就是千方百计扩大本省优质高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同时积极争取外省高水平大学向本省多投放招生计划。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清华北大各省名额分配 历年录取人数是多少的相关内容。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对生源质量要求非常高,在具体的招生过程中,它会结合生源质量,调整录取人数。
虽然高考录取的总人数需要审批,但是具体给哪个省市多少名额,这是高校说了算的。作为高校,它肯定要考虑生源的质量,因此说并非是完全和省市人口数正相关。
实际情况是,会在考虑人口数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该省市的教育发展水平,教育大省由于生源质量高,在人数上有倾斜。而现在我国的几个教育大省,基本上也是人口大省,分配的名额明显很多。
从近3年清华、北大录取总数来看,其录取名额也存在一定的波动。部分省份招生名额在增加,像辽宁、西藏、湖北、江苏、湖南、四川等几个省份录取人数逐年上涨。由于录取总数没变,有名额增加的省份就有减少的省份,像福建、黑龙江、吉林、重庆等几个省份,其名额却在减少。不过这种名额的变动和高考录取难度基本上毫无关联,传统招生大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省份变动都不大。高考难度一方面体现在高校招生名额多少上面,另一方面还体现在本省考生水平方面。本省高分考生人数越多,重点大学录取就越难。
请广大考生参照亲和北大录取人数往年数据:
从清华、北大各省招生人数来看,不同省份的名额差异很大。像在北京的录取总数近3年都达到了600人以上,并且近3年录取人数都十分稳定。而在其余省份,差异就比较大了。从清华、北大录取率来看,北京录取率最高,达到了1%以上;而云南和贵州两省录取率最低,仅仅为0.03%,两者相差30倍以上。清华、北大的录取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省份重点大学的录取难度,因为是本省录取,所以招生名额越少录取难度也就越大。
以上就是向学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清华北大各省名额分配 历年录取人数是多少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向学教育网:www.380859.com2020各省北大清华录取率录取人数是多少高考结束,你与梦想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也有不少家长比较焦虑,毕竟他们的目标是985、211,甚至是清华北大。下面一起来看看各省清北高考录取率。各省高考清北录取率2020高考录取率是怎么算的某地高考录取率:当地当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数A,当年大学录取新生数B,当地高考录取率:S=(A/B)100%。某学校录取率:当年报考
2023高考985分数线2023高考985分数线介绍如下:往年985大学分数线一般理科在620分以上,文科在600分以上。想要考上211大学理科生的话至少需要520分以上,文科至少需要545分以上。2023高考985和211的分数线还没出,根据历年985,211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情况,在985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上,物理类/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要超过本科线125分左右,历史类/文科
石河子大学二本分数线以2021年石河子大学在新疆是招录为例,高考成绩470分是可以填报该大学的。2021年新疆地区的本科一批文理科分数线分别是466分、405分;本科二批文理科分数线分别是350分、302分.因此该470分成绩均超过了本一和本二线。是否能就读还需要综合考虑志愿填报以及成绩排名情况。以2020年在新疆省招生为例,如高考成绩是470分是可以就读该学校以及多
清华北大在河南招生多少个名额河南省今年高考清华大学名单榜上前十如下:1、郑州外国语中学的李育君,在2023年河南省高考中以706分的成绩排名第一。2、郑州外国语中学的何文浩,在2023年河南省高考中以704分的成绩排名第二。3、郑州外国语中学的王思程,在2023年河南省高考中以703分的成绩排名第三。4、郑州市第一中学的王译,在2023年河南省高考中以699分
2023年北京高考有多少清北录取名额呢?2023北京高中清北录取人数是553人。2023北京今年有5.4万考生,清北录取人数为550人,率取率为万分之一百零一点八五,也就是说每100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可以考上清北。由于多种原因,清华北大在各地招生的人数明显较少,甚至各地录取比例明显不同,有的地方招生比例比较高,有的地方招生比例特别低。清北录取人数最多的10个省。从2023
2022贵州省清华北大录取人数144人。根据查询贵州省教育局官网发布的信息得知,2022年贵州省清华北大录取人数为144人,2021年清华北大在贵州省共录取140人。清华大学简称清华,前身清华学堂,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入选985工程、211计划,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贵州省清华北大录取人数是多少人?贵州清华北大录取人数2022是140人。清华北
北京大学2023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关于北京大学2023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北京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北京大学2023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北京大学2023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由于2023年北京大学高考分数线还未公布,同学们可以对
惠阳一中2022高考升学率72%。根据查询惠阳一中学校官网显示:2022惠阳一中参加高考人数1120人,录取学生806名,升学率为72%,相较于往年有很大的提高。惠阳第一中学创办于1991年,2006年7月实现初、高中分离。2003年被评为省一级学校,是一所颇具活力和现代气息的年轻学校,被誉为惠州教育的后起之秀,惠阳教育的一面旗帜。先后荣获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
2023-12-02 23:10:40
2023-11-07 10:05:07
2024-03-09 17:33:42
2024-02-11 18:09:40
2024-03-15 07:41:45
2024-01-15 16: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