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 11:10:48 | 向学教育网
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同学们应该坚持自己的兴趣,对于老师的建议也可以适当的听一听,但是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报。因为有很多同学在报志愿的时候确实选择了一些看起来非常好的专业,而且老师也觉得这些专业是非常出色的。但是进入到了大学以后很多同学都会后悔,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所学习的东西根本就不是自己喜欢的,因此几年的大学生涯对于这些学生来讲是非常枯燥的。
除此之外,在完成了大学的学业之后大家就需要步入社会了,大家找的工作多半都是和自己的专业挂钩的。如果大学的专业是自己所不喜欢的专业的话,在工作的时候可能也会觉得特别的痛苦,因为这就意味着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所以选专业并不仅仅只会影响接下来的几年生活,影响的是以后一辈子的路线,所以在挑选专业的时候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
可能他人觉得这个专业一点都不好,但是只要有了兴趣就能在这个地方做出很好的成绩。因为不被他人看好的领域本身就有特别的小众,如果能够在小众的领域中取得好成绩的话可能大家今后的发展就会非常不一样。不要去特意关注一些热门的专业,除非自己对专业没有任何想法。
如果自己有一丝丝想法的话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只有这样自己在上大学的时候才会为自己的专业感到开心,也只有这样在毕业了以后才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希望同学们在报考志愿的时候能够和老师以及家长好好的聊一聊,并且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同时请他们在这之上给予相应的建议。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老师的建议,相信大家会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下面提供选择志愿的一些参考思路: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上述思路仅供参考,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误区一:不加分析研究盲目填报。从往年平行志愿投档看,局限于单一层次或性质的志愿,或所选志愿定位偏高,部分考生因达不到所报志愿的投档条件,导致所报志愿成为无效志愿或直到最后志愿才有幸被投档;也有考生只考虑分数使用最大化、忽视兴趣特长等,入学后却发现就读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或不适合这个专业;有些考生没看清院校性质、学历层次造成高分低填等。
误区二:认为每轮平行志愿多次投档。有不少初次接触平行志愿的考生,往往把平行志愿依次检索当作多次投档机会,误读前面某志愿退档后还可对后续志愿继续投档。实际上,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高低和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对每位考生来说每轮只能投档一次,一旦在某段某志愿被投档,意味着前面志愿都投不进而后续志愿已同步失效。另外,因考生身体条件限制(比如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要求),或单科成绩不符要求等因素,投档后也可能还会被退档,而一旦退档就意味着一轮一次投档机会已被使用,将失去本段(次)录取机会,本段(次)其他志愿也不可能再投。
误区三:非中心城市或热门院校专业不选报。经济发达中心城市高校,往往凸显“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等特征。过分在意大学的排名或专业热度,将导致填报志愿风险放大。高考成绩一旦不够名校的投档线,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浪费了志愿资源。名校资源稀缺,考生要客观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即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不乏有很强的实力。专业冷热门是相对的,前几年招生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业时可能变成了冷门。一心想进热门专业者,需综合评估进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然后慎重定夺。
重点提醒:选报志愿是道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上述提供的策略仅为众多思路中的可选项,无论如何选择,考生均需冷静客观分析,综合科学定位,方能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获得最佳答案。更多新高考志愿填报知识欢迎下载知涯升学APP了解。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报考志愿时需要考虑什么细节呢?的相关内容。
分数公布后填报志愿,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分数和兴趣爱好填报志愿,高分生和低分生都有了明确的方向,我们要思考如何准确地填报志愿,如何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填报自己最满意的大学。那么,我们报考志愿时需要考虑什么细节呢?
向学教育网
一、考虑“撞车”的同时,考虑考虑“断档”
知道分数后填报高考志愿,冷门专业更冷,热门专业更热,也会造成某些院校或专业录取分数线突然提升了不少,落榜机率大大提高。大家在填报时要填报自己感兴趣分数又高10分左右的志愿,那是比较稳当的选择,一定不要只争热门、压线报考。
由于某些院校或专业上一年的录取分数线比较高,因而一些高分考生不敢报考,导致“断档”现象。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考虑到“断档”现象,特别是一些取得次高分成绩的考生,跳一跳也许就有机会被名校录取。
二、全面分析高考资讯
为了高考的顺利,应该更多的关注高考资讯方面的报刊,收集好网络上的高考信息,对于高考招生的相关政策,一定要认真研读、全面分析,给填报志愿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
为了报考的成功,需要多做几套备选方案,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周详。高考是一考定终身,而影响一次考试成绩的因素很多,虽然我们谁都不愿高考出现失误,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建议孩子全面考虑,需要把握选择的主动权。考生要做好服从专业调剂的心理准备,如果高考的分数在所有考生中不算高分,就有被调剂到其他专业的学习的风险。
三、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权
为了高考,家长需要多和孩子交流和沟通,但不能强行给孩子作出选择,包办考生填报志愿。家长和考生要多沟通。以商量的语气、看清事实,提出参考建议。如果和孩子的意见万一不一致,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要树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很多家长存在着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倾向,心中的理想志愿超出孩子所能达到的水平。如果带着这种思想去填报志愿,往往会增加考生报考的风险。家长需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考生的水平,根据考生的实际水平去选择学校和专业,不顾现实的情况一味往名牌大学挤,给孩子带来的打击是十分巨大的。
在志愿的填报上,家长的责任重大。孩子毕竟社会经验少,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详细的信息。家长应把得到的资讯及时和孩子交流。让孩子自己根据理想,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以上就是高考志愿填报,兴趣与老师的话应该听从什么?怎样的报考更有作用呢?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向学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向学教育网:www.380859.com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应该怎样深入的“知己”呢?高考文化课是考生正面的拼杀,那填报志愿才算的上是考生背后的博弈,考察的是智慧和胆量。对于考生和家长相当于一次小高考,重要性不亚于高考,志愿填报本身是一个生涯规划的问题,并不以一个简单的数学题,会直接影响一个考生未来的发展。如果把高考比作没有硝烟的战争,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了解自己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怎么才能做到“知己”呢?
贵州的填模拟志愿是什么意思?模拟志愿就是普通高校招生志愿网上填报系统(模拟测试版),简单来说就是填报志愿,但是志愿不能提交,且不具有实效。填模拟志愿是教育招生考试院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大为考生的服务力度。为了让考生们熟悉高考志愿网上填报系统界面和操作流程。扩展资料:填模拟志愿有关事项说明如下:1、考生登录xxxx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网上填报系统(
高考志愿填报,冲稳保的原则是什么?该怎么填报呢?高考志愿填报是每个高考生都要经历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考生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在填报志愿时,遵循“冲稳保”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冲稳保”原则是什么呢?又该如何根据这个原则来填报志愿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什么是“冲稳保”原则?冲:指选择一些理想中的学校和专业,虽然录取分数线较高,但自己有一定的竞争力,可以尝试冲击一下。
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应该怎样和职业规划做好匹配呢?您好,我来回答您的问题问题!首先高考志愿填报是孩子从学科教育过渡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桥梁。那么孩子的数理化这些学科的优势+兴趣、性格、能力以及分数优势就成了我们在报考志愿过程中主要的参考依据。在做好职业规划中应该遵从几个逻辑:1、我能报考的大学专业有哪些?目前高考生涉及本科740个大学专业,专科778个大学专业,13大学科门类代
孩子从小立志当律师,高考填报志愿时应该填报什么专业?引言: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预期,都会影响着专业选择方向。已经想好了未来要从事哪个职业的话,那么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也会更加的明确。从小立志当律师,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填报什么专业呢?应该填报法学专业的如果说自己想要当律师的话,那么学习成绩是要比较好的,填报法学专业是最合适的,专业对口的就是律师。而且如果自己本科学好一
高考后放弃填志愿的申请书该怎么写,老师说要写啊,怎么写的,格式呢高考志愿填报放弃申请书姓名:性别:考生号:身份证号码:本人自愿放弃第批次的录取(补录)机会,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特此申请!考生签名:日期:考生在当次志愿填报时间截止前,若想放弃所填志愿,可以在志愿浏览页面下方直接点击“放弃志愿”进行志愿放弃操作。扩展资料在规定的截止期前可以进
高考志愿填报的具体操作流程是怎样的1、提交/保存。志愿填报是以“保存”或“提交”表示志愿正式完成填报,提交成功即填报成功。根据你的描述,你有“填好也提交了的志愿”,那么志愿系统会保存你最近一次提交的志愿信息。志愿填报时间结束后,本次填报的志愿将不能修改或者补填,考生只能等待下次填报(注意所在省份志愿批次设置和填报日程时段)。2、登陆查看志愿。志愿系统关闭之前,属于正常填报的开放时间段,
网上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图解网上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图解如下:1、考生成功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阅读报名须知后进入该页面。首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的考生,必须修改初始密码后,点确认按钮进入该页面。以普通艺术类考生填报志愿为例,页面如下图所示:2、在志愿类别选择页面点击“填写志愿表”或“修改志愿表”即进入该页面,如下图所示:3、考生在每次填写或者修改志愿后,进入该页面,如下图所
2023-12-02 23:10:40
2023-11-07 10:05:07
2024-03-09 17:33:42
2023-10-17 10:52:04
2023-10-31 09:49:04
2024-01-15 16: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