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考总分是多少

2024-08-18 03:00:15 | 向学教育网

今天向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高考总分是多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总分是多少

高考总分是多少

750分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2014年09月04日 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发〔2014〕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现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问题导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完善政府监管机制,确保考试招生工作高效、有序实施。
加强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整体设计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衔接沟通,统筹实施考试、招生和管理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三)总体目标。
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
1.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综合考虑生源数量及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完善国家招生计划编制办法,督促高校严格执行招生计划。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部属高校要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2.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3.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具体办法,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
(二)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1.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组织实施,确保考试安全有序、成绩真实可信。各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2014年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
2.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2014年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各省(区、市)制定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学校组织实施。
3.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4.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三)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1.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严格认定程序,做好公开公示,强化监督管理。2014年底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2.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3.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高校要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包括标准、条件和程序等内容,在招生章程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在制定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充分发挥招生委员会作用。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4.改进录取方式。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5.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可实行注册入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2015年研究出台学分互认和转换的意见。
(四)改革监督管理机制。
1.加强信息公开。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内容,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事件违规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等信息。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
2.加强制度保障。健全政府部门协作机制,强化教育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教育考试安全体系。健全诚信制度,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健全教育考试招生的法律法规,提高考试招生法制化水平。
3.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加强考试招生全程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及时公布查处结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1.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2.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3.开展改革试点。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省(市)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及时调整充实、总结完善试点经验,切实通过综合改革,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要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一)细化实施方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切实加强领导。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文件。各省(区、市)要结合实际制订本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经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
(二)有序推进实施。要充分考虑教育的周期性,提前公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给考生和社会以明确、稳定的预期。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完善措施。
(三)加强宣传引导。要加大对改革方案和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国务院
2014年9月3日

2014年发布的考试招生方案都改了些啥?
2014-09-04 来源:搜狐教育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搜狐教育给大家独家盘点一下本次改革都改了啥。
1.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省份
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2014年高考统一命题的省份:
新课标全国I卷使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
新课标全国Ⅱ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
2.高中不分文理科,高考总分由两部分组成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时对招生录取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3.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地方性高考加分只适用省属高校当地招生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2014年底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4.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要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5.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规范招生简章,强化招生委员会,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录申诉机制,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6.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综合考虑生源数量及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完善国家招生计划编制办法,督促高校严格执行招生计划。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部属高校要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7.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8.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
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具体办法,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
9.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各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2014年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2014年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
10.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11.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
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可实行注册入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2015年研究出台学分互认和转换的意见。
12.改革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加强制度,保障和加大违规查处力度
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健全诚信制度,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健全教育考试招生的法律法规,提高考试招生法制化水平。加强考试招生全程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及时公布查处结果。

高考总分是多少

为什么江苏高考的录取率这么高

相比于全国卷,江苏卷的难度在全国都是知名的,不过2020年是使用江苏卷的最后一年,明年的高考江苏考生将会统一使用全国卷,不知道到时候江苏考生的表现如何?仔细对照江苏高考的数据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虽然江苏高考的难度很大,但是江苏的录取率还是蛮高的,2020年江苏高考人数34.89万人,2019年江苏的本科录取数据达到了59.82%,那为什么江苏高考的录取率这么高呢? 向学教育网

各省的录取率和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另外一个是各个大学投放的招生计划,但是招生计划也和一个省份的人数有关。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说是江苏中考淘汰率高,有接近一半的人上不了高中,也就是说中考分流了一部分人数,所以江苏高考的录取率才显得那么高。真的是这个原因吗?下面我们就通过数据来分析一下。

参加2020年高考的同学是在2017年上的高中,我们查到江苏2017年普通高升的招生人数是31.46万人,这个数据和2020年江苏高考报名人数34.89万人差别不大,多出来的3万人主要是复读生和社会考生,对比与其他省份江苏高考的复读人数也不高。知道了高中人数,我们再看一下初中人数就能很明显的对比出中考淘汰率有多少。2017年读高中的同学,初一入学的时间应该是2014年,经过查询数据,江苏2014年的初中招生人数多61.77万人。我们用31.46万人比上61.77万人,31.46/61.77=0.509,这里的51%就是江苏中考的录取率,所以说江苏中考淘汰了一半的人数并没有说错。

看到这里大概能明白了,之所以江苏高考的录取率高是因为中考分流了大批的考生。假设招生计划保持不变,读高中的人数越多肯定录取越低。我们从江苏高中的在校学生人数也可以看出,从2013年到2017年已经连续五年开始下降,2018年高中人数有了回升,达到了35.21万人。而2018年上高一的同学参加高考应该是2021年,所以可以预计明年江苏高考的人数还会持续升高。

高考总分是多少

高考美术艺术生文化课要考多少分能上本科?

答:美术类文理科都可报考,文理科分数线大致相同,一本和二本分数也基本相同,但没有一个固定的分数线,各个学校也不一样。
一般的本科院校如:南大、师大、财大在320分左右, 一般院校,文化分在200分-380之间。
有三种计算方法:1/文化40℅+专业60℅由高到低排名录取2/文化30℅+专业70℅由高到低排名录取3/文化过200分以专业由高到低排名录取 。中央美术学院420以上,中国美术学院400分以上,四川美术学院360分以上 。

以上就是向学教育网整理的高考总分是多少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向学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向学教育网:www.380859.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总分是多少”相关推荐
高考总分是多少?
高考总分是多少?

甘肃省2023高考分数甘肃省2023高考分数甘肃高考分数线2023年:本科一批文史类488分、理工类433分;本科二批文史类420分、理工类337分。一、甘肃高考2023年甘肃高考采用全国乙卷考试,满分750分。2023年甘肃高考是老高考,但是甘肃新高考改革从2021年开始,2024年将进行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文科综合/理科

2024-02-27 01:21:12
山西高考总分是多少满分多少
山西高考总分是多少满分多少

新高考哪几个省份2024?2024是新高考;2024实行新高考的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4实行新高考的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023-11-02 14:08:27
北京高考总分是多少??
北京高考总分是多少??

北京高考总分是多少??北京市高考总分是750分。北京高考总分为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占450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考生自主选3门占300分。统一高考科目(总4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机性考试科目(总300分):思想政治:100分;历史:100分;地理:100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生物:1

2023-12-25 20:02:22
海南高考总分是多少
海南高考总分是多少

海南高考各科平均分语文82分,英语73分,生物51分等。2023海南新高考总分900分满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原始分数分别为150分,其中语每科的平均分是语文82分,英语73分,生物51分,物理32分,化学47分,数学59分,地理46分,历史53分,政治47分。海南高考总分是多少该省高考总分是940分。海南省高考的裸分为语文(150分)、文/理数学(150)、物理化学生物/政

2024-05-13 17:30:56
北京高考总分是多少
北京高考总分是多少

北京高考总分是多少2023年750分。根据2023年北京教育局官方显示得知,北京高考统一的高考科目占450分,包括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每门150分,考生可以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这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占300分,共750分。北京高考除了高考成绩外,北京高考生还可以通过自主招生、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等。这些特殊类型的招生项目通常需要考生

2024-05-14 02:07:41
英语高考总分是多少?
英语高考总分是多少?

英语高考总分是多少?新高考后,英语卷面总分依然是150分,但是题型与分值发生了一些变化。高考英语分值分配情况如下:全国高考一卷英语听力部分是30分,第一节每小题1.5分,共7.5分,第二节每小题1.5分,共22.5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总分40分,第三部分语言知识运用总分是45分,第四部分写作是35分,其中短文改错10分,书面表达25分。在英语考的的新题型,概要的写作中,第一

2024-02-20 20:58:35
南京高考总分是多少
南京高考总分是多少

南京市高考时间2023南京市高考时间2023介绍如下:高考试时间为三天时间,考时间是6月7日-9日。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江苏高考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江苏高考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7—9日。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江苏高考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长均为7

2023-12-29 22:58:05
上海高考总分是多少?
上海高考总分是多少?

上海高考总分是多少?上海本科高考总分660分,专科高考满分450分。1、本科2021年报考本科院校的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和听说测试,下同)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总分为660分。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均为150分,不分文理,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其中一次考试已安排在1月份进行,选

2024-01-11 0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