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考最后几天如何鼓励临考学生,使其放松

2024-08-21 14:53:39 | 向学教育网

高考最后几天如何鼓励临考学生,使其放松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向学教育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最后几天如何鼓励临考学生,使其放松

高考最后几天如何鼓励临考学生,使其放松

距离高考还剩下最后一周的时间,七日,可说是高考前的最后一通军鼓,考生们已整装待发,心态平和,注重方法我们也需在“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这次考试。这七日该如何安排,我们如何能够获得更高的复习收获?这里我们选取了部分教师对各科冲刺的建议,心理专家对考生和家长疏导压力的方法,以及部分往届优秀考生和黑马对高考考试现场如何发挥出水平,考出好成绩讲述了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故事,希望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和他们的家长有所启发。祝各位考生复习顺利,梦想得遂!

考前一周做什么?几位“过来人”经验之谈

再过一周就要高考了。在最后几天里,往届考生是如何备考的?记者采访了几位去年的考生,今年的考生不妨参考一下。

距离高考还有七日

武汉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袁皓:

打吊针没影响自己情绪

袁皓对去年的高考记忆犹新,因为他在考前一周感冒了。刚开始,他没太在意,但两天后感冒加重,每天脑袋昏昏沉沉。他不敢吃感冒药,就到校医院打吊针,希望感冒早点好,以免影响高考。

那几天,袁皓心里比较紧张,书看不进去,连吃饭都没胃口。他跑到外面的医院去看病,医生检查后说没什么事,要他好好休息。

考完语文后,袁皓还去医院打了吊针,他当时特别担心自己考不好。当天中午,班主任到医院看他,并鼓励他按平时的要求做题就行了。袁皓渐渐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在后面的考试里,他有点紧张,也有点兴奋。不过,由于心态很好,感冒并没有影响他在考场上的发挥。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江夏:

把高考当模拟考试

江夏认为,高考前一周最重要的是调整状态,以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来积极面对。

去年,他在考前继续保持以往的学习状态,并根据高考的各科目时间进行复习,提前进入高考状态。

江夏建议今年的考生,最后时刻一定要在心里不断鼓励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想如果考得不好怎么办,只要全力以赴就行。他说:“要把高考当作平常的一次模拟考试来对待,抱有一颗平常心,而不要把它看成是决定人生道路的一个转折点。”

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李辉:

用错题集梳理知识

李辉毕业于武汉东西湖区一中,去年以566分的高考理科成绩考入中南民大。考前一周,他以复习时整理出来的错题集为基础,不仅认真地重做一遍,还将其作为最后的复习提纲,贯穿知识点进行整体梳理。遇到不懂或含糊不清的地方,他立即找老师或同学解决。

李辉认为,最后的冲刺不宜做太多偏题、怪题、难题,关键在于摸索学科薄弱环节,巩固基础知识。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允建:

按高考时间生活学习

刘允建去年毕业于河南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并以608分的成绩名列该县高考文科第五名。他说,考前一周,学校停课复习,自己则寄宿在嫂嫂家,严格按照高考作息时间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小刘每天都是早晨7时多起床,把政治、历史和地理迅速地复习一遍。午饭后,他要看一会儿杂志、午休,然后按高考时间提前起床。吃完晚饭后,他要出去散步,然后再复习一下,坚持在晚10时30分之前就上床睡觉。

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欧阳斯琦:

每天玩1小时游戏

欧阳斯琦来自湖南省株洲市,去年以573分(高出当地一本线11分)的成绩考入湖大。

她说,考前一周,同学们都在学校或家里自己复习。而这一周令她印象最深的是,在每天傍晚吃饭前,学校都要组织各种小游戏。她说:“我们在学校每天都玩1个小时游戏,有丢飞盘、集体跳绳等,还有好多很有趣的游戏。那时,校长和班主任都和我们一起玩,所以我特别放松,根本就没有高考的压力感。”

高考决胜七天状态调整
距离高考仅剩一周,很多学生想要抓住最后的时间,加班加点熬夜复习。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实际效果却会事倍功半。

如何在这决胜的一周里,将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有效利用时间,从容面对考试?

清华附属中小学网校心理专家陈纪英老师提出建议:

考生在考前一周左右就要逐渐把生物钟调好,作息时间和复习安排要跟高考的时间保持一致,保持一个平稳、积极的状态,并不忘坚持锻炼身体有好体力才会有好精神好状态,但也不要过于兴奋,要保障睡眠,入睡时间不要太晚,每个人有很大差异,以第二天没有疲惫感为准,一般不要晚于23:30。

早上起床后,考生要有一个积极状态调动的过程,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是言语上的鼓励,也可以是形体上的热身,比如握紧和松开拳头,伸展手臂,这样可以让考生的体态放松,有利于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每天要保证吃早餐,这样才会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可以促进智力的发挥。中午时要舍得安排时间有一个缓冲的休息。根据个人体力和生活习惯,最起码保证20分钟左右的午休时间。在一天学习结束之后,考生会觉得身心疲劳,这时可以不妨到户外进行不太剧烈的体育活动,如做全身伸展运动或散散步等,时间保持在15分钟到20分钟就可以了。

考前2天,考生可按老师的安排或自己安排进行一次模拟。在这2天的时间里,根据高考的日程安排来进行练习。第一天上午做语文,下午做数学;第二天上午做文综(理综),下午做外语。这样可以让考生熟悉高考的时间程序和任务内容。特别是下午考数学比较辛苦,模拟一下有助于考生提前适应。

在考前最后这段时间里,考生还要注意保护眼睛。由于学习压力大,容易出现眼睛疲劳,造成考生的视力和思维不能达到最佳状态。考生可每隔1至1.5小时做眼保健操,远眺,看看绿色植物,也可闭目养神, 2-5分钟即可。

最后,考生要多给自己鼓励,保持自信心和激情的状态。选用一些简洁鼓劲的词语如:努力、加油、必胜来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在走路时要注意抬头挺胸,增加自信。最后几天考生不要打乱自已原有的饮食习惯,不要吃太多生冷食物,不要冲冷水澡,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保持一个身心健康的状态来迎接高考。

决胜高考:尖子生教你9个高考抢分秘诀
十年寒窗,一朝及第。高考成绩的一分之差,可能会导致最终录取相差一个批次。抱有每分必争,尽量不失分的原则,记者采访了多位往届高考生中的尖子和黑马,对高考如何抢分,他们道出了不少锦囊妙计。

难题先跳过 手热好得分

周洁娴,毕业于华师一附中理科班,去年高考664分,现就读于北大 法学院。

说到去年高考数学和理科综合,周洁娴仍心有余悸。数学开考时不顺,她几道选择题拿不准,十几分钟后越做越慌。她决定跳过这几题往后面做,没想到思路打开了,答题很顺利,之前拿不准的题也好上手了。“我感觉脑袋也像机器,需要预热!”

开头最易错 回头可救分

“基础题得分和丢分都很容易。”去年毕业于武汉三中的黑马陈野介绍,越容易的题越要仔细。

陈野说,自己能超常发挥,很大程度因为考试时基础题得分高,特别是理科综合和数学两门。做选填题时,无论题目多简单,都会保证做完后再检查一遍,确保能做的题目不出错。“既然得不到难题分,一定要保证简单题不错。”

周洁娴回忆,考数学时,离交卷还剩10分钟,她开始回头检查。结果重新算了算看上去不对劲的答案,发现真有错误,救回10多分。

时间很宝贵 掐表做综合

对于综合考试的时间,受访学生均认为,一定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

周洁娴回忆,做综合试卷的物理部分时,最后一题有点难。当时她做前面部分花的时间已超出预算,结果越做越急,无奈之下只得放弃物理最后一题。好在自己做化学时挤出了一些时间,最后回头才完成物理这道压轴题。

毕业于武汉一中的黑马梁巾认为,综合科目的答题没必要刻意按照统一的答题模式,但最好分科进行,不交叉答题。答题时,应先做自己最拿手的科目。

审题别偷懒 用时别吝啬

“不集中精力仔细审题,一不留神就丢分。”去年全市理科状元,武汉三中学生徐懋祺以685分考入北大。他建议考生,不要小看题干中的每个隐含条件和细节,审题一定要非常仔细。

“要留意题目的所有条件。”毕业于武汉四中的黑马刘恋念说,物理题有时会给出很多物理量。这时不妨把已知的物理量都圈起来,做题时如发现所给物理量没用,肯定是答题思路有问题,一定要重新思考。

“文科综合更是重在审题。”毕业于武汉十二中的黑马佘晔介绍,文科综合里的选择题干扰项特别多。高三阶段做了太多训练,高考时会遇到似曾相识的题,如不仔细看题就会按往日做过题的答案填写。高考答题就算遇到再熟悉的题目,也要把题目审完。

相信第一感 改动需谨慎

毕业于武钢三中的田钰笙,去年高考以667分考入清华大学。“做听力的第一感觉很重要。”田钰笙说,英语听力一般是一步到位,很难有机会检查,除非是自己完全瞎猜,否则不要轻易改动第一感觉选出的答案。

现已是北大数学学院大一学生的王静姝也认为,第一感觉答卷确实很重要,尤其是语文、英语两科。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要轻易改动。作文写作时,应该打草稿,一旦确定了基本框架和思路,就一路写下去,不要做大段修改。

步骤写清楚 分分要计较

“写好步骤让我得了便宜。”去年毕业于武汉三中的黑马黄超介绍,自己高考结果好是因为物理大题得了不少步骤分。

黄超说,高考时理综物理部分最后两道大题都很难,他做得并不顺利。但按老师的要求,将自己能想到的解题思路和步骤都写了上去,虽然没有得出最后结果,但也得了总分的一半以上。

答题看规则 草稿要规范

刘恋念介绍,理科综合是自己的强项,高考考了260多分。她提醒,理综科目做物理部分时一定要注意多选题部分。物理多选题的规则是错选不得分,选不全得部分分。因此,考生答题时一定要注意,选择的每个选项一定要自己有充分把握,否则宁可保一半的分,也不要强行冒险。

“打草稿也应注意技巧。”秦逸说,特别是理科考生打草稿千万不要马虎。最好也排好顺序并在草稿边写上题号,同时也要简单写下计算式和计算结果。这样检查时,考生能更快速检查答题思路。

心态放平和 字迹要工整

秦逸说,去年语文的现代文阅读,文章有点奇特,通读后不太明白,有点着急。稳定情绪后又反复读了两遍,才想出解题眉目。“现代文阅读再懂也不要急。”特别是文科考生,遇到难题不妨从出题角度去思考,稳定情绪仔细推敲,只要复习到位肯定能够判断出来。

“因为书写丢分最可惜。”佘晔介绍,除了心态,书写也是最容易导致非智力失分的因素。特别是文科考生,答题书写量很大,有时字迹潦草不清,如果涉及到得分点,很可能因此而扣分。

积极暗示多 发挥易超常

秦逸说,如果考生进入考场无法平静,一定要多做点放松式的心理暗示。高考时自己担心考英语会困,于是在考前喝了一杯咖啡,“喝了咖啡,等会一定精神超级好”,结果考试果然精神抖擞。对于紧张时爱上厕所的考生,可暗示自己,“其他事都处理好了,惟一的事就是细心答卷”。

“遇到难题就告诉自己做过。”王静姝介绍,考数学时,自己最后一道选择题做错了。事后她才知道,这题和平时训练过的一道题很类似。对此她提醒,经过平时的训练,考生已对各种类型的题目做过反复准备。碰到难题时,先深呼吸三秒,可回忆平时有关的训练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考生、家长如何调整心态

考生减压 建议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专家针对部分学生的不同情况,为他们支招减压。

症状一:缺乏自信

一名成绩很好的女生在老师眼里非常优秀,但她总是对自己缺乏自信。临考前,这名女生找老师谈心,担心自己考不好,表示不想参加高考了。

建议:找出优点

这是典型的缺乏自信的表现。对于这样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应多鼓励,尤其是在临考前。而学生本人也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出优点,不要将自己的所短和其他人的所长进行比较;考前可调整一下期望值,不要将目标定得过高。

症状二:考前焦虑

一名男生曾在中考时拉肚子。此后,他每逢大考都会出现拉肚子症状。高考前与心理老师谈心时,他脸色不好,目光游离,显得很紧张。

建议:暗示成功

这是考生考前焦虑的反应,也是自己一种不太好的心理暗示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考生要注意饮食卫生,并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力,比如想一想曾经成功的感觉、适当进行一些低强度运动、听听音乐等。

症状三:过于放松

还有一类学生在高考前完全没有紧张焦虑的感觉。这样的学生一般来说成绩不算太好,他们认为自己就那样了,干脆放任自流。老师讲课时,他们跑出教室打球。

建议:适度紧张

老师首先要鼓励这些学生尽最大努力参加高考,其次应该让他们懂得完全放松不利于复习和考试。学生适度紧张可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大脑思考,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在考场上也能更好地发挥。

症状四:感情困扰

一名女生过去曾经喜欢一名男生。在父母和老师的劝说下,二人虽然分手,但女生还是放不下那段感情。高考前,她和心理老师谈心时表示,自己情绪一直比较低落,总在想高考后也许再也不能与那名男生见面了。

建议:放下包袱

老师找来这两名学生,建议他们不管以后怎样,目前最重要的是准备高考,其他的事先放一放,等高考结束后再说。在老师开导下,两名学生回到了正常的学习轨道,女生的成绩也稳步提高。

建议考生家长:适度关心保持常态

临近高考,一些家长显得比孩子还要着急。不久前,专家在学校做过一项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家长是否关心你”,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不关心还好一些”。专家说:“这说明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过度了,反而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专家认为,孩子的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情绪,临考前给孩子带来压力的家长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

一是关心过度。

有的家长看孩子复习到什么时候,也陪到什么时候。而学生的反应是,虽然家长什么也没说,但他们这样陪读,让自己产生了无形的压力。实际上,孩子并不希望自己的学习影响父母的正常生活。

还有的家长在孩子临考前,在生活上关心过多,不停地给孩子送吃的。而有的学生比较敏感,他们会认为,家长在关心自己的同时,是否也在监督自己的学习情况。

二是过于唠叨。

有的家长平时比较唠叨,在考前几天还在强调“如果考不好,就怎样怎样”,使学生回家后没有了幸福感和快乐感,影响正常学习。

专家介绍,有一名往届女生平时总成绩在全年级排在前三名,但她的父母经常在家说:“如果考不上一类大学,你就不要再读书了。”类似的话在考前几天还在重复,给她带来很大压力。结果,这名本来可以考上武汉大学的女生,只考上一所普通一类大学。

专家提醒家长,临考前,家长要调整好心态,注意与孩子进行正常交流,适度关心,并保持常态。如果要表示对孩子的关心,家长可以用拍拍肩膀、抱抱孩子等方式,不需要多说什么。在生活中,家长只需要注意安排好孩子的饮食就可以。

小贴士

●时间:至少提前半小时到考场

考生至少应该保证在开考前半小时到达考点。进场时间是第一场考前半小时外,其他三场都是考前20分钟。开考15分钟以后就停止考生进入考点。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

●手机:千万别误带进考场

千万不要把手机带进考场!一旦被发现,就将被认定为考试违纪(取消当科考试成绩)或考试作弊(取消全部考试科目成绩)。

●家长:别聚集在考点周围

市区很多考点地处交通主干道,家长不要在考点门口滞留。如有发现准考证遗失等意外情况,请凭身份证到市教育考试院补办(24小时有人值班)。

高考最后几天如何鼓励临考学生,使其放松向学教育网

高考倒计时释放压力做好孩子“稳压器



目录:

第一章:做孩子高考倒计时的“稳压器”。

第二章:高考前吃一顿减压餐。

第三章:高考营养攻略,饮食注意“八个一”

还有两个月就要高考了。你准备好了吗?如何缓解随之而来的紧张感?如何释放压力?边肖教你几招,让你考前零烦恼,轻松应对高考!

高考倒计时做孩子的“稳压器”

高考是孩子和家长压力最大、最头疼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是对学生和家长的双重检验。在帮助孩子备考的过程中,由于家长的想法和做事方式不同,效果也不一样。有的增加了自信和后劲,有的给孩子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困扰。

过度担心可能会适得其反。

李的女儿小丽今年要参加高考了。巩俐和他的妻子两年前就计划好了,他们决定为女儿提供各种便利。从小丽进入高三第二学期那天起,全家取消了假期外出活动,所有来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在外面接待。

在家里,父母不会让小丽做任何事,只要她专心复习就好。有一次吃饭,妈妈告诉她吃什么才能保持营养,连爷爷奶奶都在为小丽坐立不安.家里的气氛很奇怪。谈及此事,小丽感到很担心:“我真的不敢想象如果我考不好,辜负了大家对我的期望和努力,我会怎么样?”无疑,家庭的“过度关心”或许是恰当的,它给孩子带来的不是方便和动力,而是压力。

适度减压,让孩子坦然面对。

老王是银行职员,他和妻子都处于“备战”的紧张气氛中。儿子在班里最近组织的两次考试中成绩不如预期,妻子有些失望,开始感到不安。儿子不像以前那么开朗,饭桌上埋着头,一言不发,一脸凝重;每天晚上也是疲劳战。半夜2点,他的小房间里还亮着灯。老王知道儿子压力很大,很难过,而这种压力大部分来自为人父母。儿子上高中后,老王和老伴不失时机地给他灌输高考的意义。老王一开始就对儿子说:“你妈妈为了照顾好你,没有去上班。如果考不上本科,就很难有光明的前途。”

为了让孩子安心备考,老王主动和儿子讨论等级卷子的得失,客观分析没有回答的问题,让孩子知道父母相信他一直在努力。同时,老王夫妇还和儿子商量,适当调整原本准备填报的不切实际的院校选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圈定志愿,并劝儿子科学安排复习时间,千万不要打疲劳战。

最后,老王夫妇给儿子做了一个声明,只要自己尽力了,父母不会怪他。就这样,儿子变得开朗多了,他主动和父母聊起了复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告诉他们他会努力考出好成绩。这样一来,老王夫妇放心多了,知道儿子很懂事。

父母着急,欲速则不达。

某物业公司经历老刘,就是这样一位焦虑的家长。孩子进入高三后,极其关心如何提高学习成绩。他迫不及待地想掌握自己每天的学习进度。他还四处奔波,盲目给孩子买各种最新的高考辅导资料,以为资料越多越好。其实这样扰乱了学校老师的复习计划,分散了孩子的精力,往往会导致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

由于父母的要求高,期望大,成绩好的孩子考试总是认真检查,丝毫不敢懈怠,尤其是数学卷子。他总是工作得越来越慢。结果就是,很多时候你都写不完卷子。面对不理想的考试成绩,孩子有点绝望。前不久,老刘发现儿子白天精神恍惚,晚上经常失眠。去医院检查时,医生说孩子因为心脏和身体负担太重,必须马上休学休息。无奈,老刘夫妇只好让儿子休学半年。

孩子高考备考,家长如何坐调压器?

1.家长要保持情绪稳定。在孩子备考期间,保持心态平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最好保持“活下去”的家庭氛围,不要搞额外的照顾,避免紧张。

2.让孩子有适度的压力。很多家长想尽办法给孩子“减压”,这不是很科学。因为压力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压力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考试。所以,我们要应对的不是考试压力,而是压力过大。事实上,紧张而有压力的学习模式已经被学生所接受。如果你突然停下来或者过度放松,你可能会感到沮丧、不安、心慌等等。适度的压力可以让学生保持警觉、注意力集中和大脑兴奋。

3.父母的期望要合理,要接受孩子的实际表现和现有能力。变愤怒为动力和提升;变责备为冷静的劝说;把高分要求改成合适的指标;变学习压力为放松和调整。

其实换个角度看,在一个终身教育的社会,孩子成才的机会很多,一次考试不一定能定终身。如果父母能以豁达平和的心态去影响孩子,孩子会以远大的志向去努力。最后,家长要注意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的情绪。如果有什么问题,要和学校老师好好沟通,让孩子在最后阶段“更进一步”,更自信地走进考场,取得好成绩。

高考前吃一顿减压餐。

碱性食物消除疲劳。

多吃碱性食物,平衡体内酸碱,可以缓解身体疲劳和心理压力。我们常吃的碱性食物有:蔬菜、水果、菌藻,如海带、木耳、菠菜、胡萝卜、芹菜、白菜等。水果味道酸,但在体内氧化分解后会产生碱性物质,所以也属于碱性食物,如苹果、菠萝、梨等。草莓和洋葱可以消除大脑和心理疲劳,改善大脑供氧,快速缓解人的不良情绪。

多吃粗粮是缓解压力的好方法。

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排便,减少胃肠疾病。补充膳食纤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粗粮的膳食纤维中有很多粗纤维,如玉米粉、荞麦粉、豆粉等。全麦面包可以代替精制白面包。这些都是增加膳食纤维的好方法。

香蕉和酸奶稳定情绪。

人体内的矿物质在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钙是神经系统的天然稳定剂。含钙量高的食物有酸奶、牛奶、虾皮、蛋黄、芝麻酱、绿叶蔬菜等。镁和钾也是重要的神经传导物质,可以放松肌肉,有规律的心跳。富含镁和钾的食物有:香蕉、杏仁、花生、海鲜、豆类、土豆等。

准备高考饮食要注意“八个一”。

营养专家:

饮食上要注意“八个一”

专家提醒考生及其家长,备考期间,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的食谱,注意“八个一”。即每天喝1~2杯牛奶、酸奶、全脂奶粉;一天一个鸡蛋;每天100克瘦肉;每天吃一次鱼;每天100克豆制品;每天一磅蔬菜和一个水果;每天一升淡汤;每天一斤主食。她说父母也可以为他们的孩子炖一些补品

专家表示,高中毕业生面临着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压力,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高考期间,从信念和观念的层面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帮助他们正确合理地对待心理问题和压力;让他们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学会改变认识,换个角度思考,让心情保持轻松顺畅。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尝试一些减压技巧,比如做户外活动,深呼吸。

心理学家: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专家说,高考对学生来说,其实是知识战和心理战的结合。高考前把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水平尤为重要。他认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首要措施。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学校、老师、家长要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学校要把基于自信的智育和道德良知教育并重。老师应该多和学生交朋友,营造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父母也要保持家庭气氛平和民主。调查数据还显示,高考状元的家长几乎都是民主懂事的。

结论:考前放松对孩子高考非常有利。孩子们没有必要每天都读书。只有适当放松自己,调整心态,才能玩的更好!(文章原载于《心理与健康》,序号:2012年3月,作者博雅,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内容)。

高考最后几天如何鼓励临考学生,使其放松

高考完后的暑假如何安排最好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完后的暑假如何安排最好的相关内容。

高考完后的暑假无非就是:高考出成绩——志愿填报——确定录取结果——旅游、参加升学宴——假期结束。

1、高考结束后,很多人静不下来,那么高考完后暑假安排的第一项就是了解志愿的相关信息。在紧张的高考之后就是高考出分,出成绩之前,很多人无法准确自己的定位,不知道自己能上一个什么样的学校,无从选择,没有方向;所以在成绩出来前要了解高考志愿书,这样在高考成绩出来后才不会迷茫,想让高考完后的暑假安排得更有意义,就要有计划的一步步来。

2、高考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重要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高考志愿填报是有技巧的,很多同学都在为填报志愿发愁,生怕自己的一个疏忽,一个不小心与梦想的学校失之交臂。学会巧妙处理填报志愿时存在的关系,高考填报志愿不发愁。

3、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就到开始录取的时间了,志愿录取结束

这段时间很短,但很重要。自己的录取批次开始以后,一定要尽早查询,确定自己的档案状态,以及自己是否被录取了。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有关高考的一些事宜就差不多结束了,也就意味着你自由了。

4、长时间在高考压力之下的考生们终于自由了,可以好好放松一下

旅游无疑是放松身心的最好的方式之一。短期短途旅游是首选,可以到离家不远的风景名胜区玩一玩,和家人,和同学都可以。忙于高考,相信你们都已经很久没有和家长一起出去了,也可以和同学、好朋友一起天涯海角,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高考结束后,可以举行班集聚会,因为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增进同学感情的好机会。之后就是疯狂的参加同学升学宴,一起疯一起笑。

5、经历上述一系列过程之后就意味着高考完后的暑假即将过去了,那么你就要为大学的事宜做准备了。

以上就是向学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高考最后几天如何鼓励临考学生,使其放松,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向学教育网:www.380859.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最后几天如何鼓励临考学生,使其放松”相关推荐
如何使用《高考天地》?
如何使用《高考天地》?

是不是高考体检时,如果发现有纹身,不发准考证?老师吓唬你的啦~~它医生又不是按摩师,你拿粉底盖了它能给你搓出来?~军校的体检并不在高考体检中反映,人家要单检(一般在高考后),很严格的,脱光光呐,还这块儿揪揪、那里挤挤、再戳戳捅捅(不过一般报军校的人根本不介意这个、好些都是在男生宿舍的盥洗室全裸出镜冰水洗澡`暗暗)~~~飞行员体检(一般在高考体检之前)更严格,牙齿不整齐,啪~一小章——

2024-07-08 21:37:24
高考最后二十几天如何提高理综成绩
高考最后二十几天如何提高理综成绩

2024年将实行新高考地区的高考生今年没考好,?2024年将实行新高考地区的高考生今年没考好,不建议复读。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执行新高考的地区新高考的开课模式比较以往的开课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新高考模式执行的是全国卷的3+1+2模式,由原来的文综理综综合科目完全变成美科独立的考核项目,所谓的意义就是选物理或者历史方向。所谓的二就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当中,任选两门进行自由组合,所以

2023-11-26 11:01:42
为2024高考生加油 为高考孩子加油鼓励语
为2024高考生加油 为高考孩子加油鼓励语

为高考孩子加油鼓励语为高考孩子加油鼓励语如下:1、只有播种,才能测验耕耘的意思;只有奉献,方可权衡人生的价值。2、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一直培育的信念。3、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屡挫屡战,笑傲群雄。4、如你想要拥有完美无暇的友谊,可能一辈子找不到朋友。5、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6、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7、

2023-11-26 17:22:17
高考最后45天如何快速提分
高考最后45天如何快速提分

高考最后45天如何快速提分1、先梳理一下自身的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去攻克、落实。哪块内容掌握的不多就多花点时间,复习的时候要系统化,不要东一下西一下,最后啥都没复习好。2、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

2023-11-19 19:26:31
鼓励孩子高考的话语和激励话(关于高考加油的励志话语。)
鼓励孩子高考的话语和激励话(关于高考加油的励志话语。)

鼓励孩子高考的话语和激励话【通俗文案类】1.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开端,无论成绩好坏,都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2.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管成绩如何,我们都会一直爱你,为你加油加油。3.相信自己,坚持到底,你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4.成功永远属于那些不放弃的人,加把劲,拥抱胜利。5.在考场上保持平静,发挥出你的最佳水平,你一定会在高考中获得自己想要的成绩。6

2023-10-30 22:38:02
安康高考填报志愿时间表 高三学生高考前鼓励话
安康高考填报志愿时间表 高三学生高考前鼓励话

安康中考志愿录取时间2023年7月5日至8日。根据查询安康教育局发布的公告得知:安康中考志愿录取时间是2023年7月5日至8日。安康市,陕西省辖地级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东与湖北省十堰市接壤,东南与湖北省十堰市毗邻,南接重庆市,西南与重庆市、四川省达州市相接。高三学生高考前鼓励话1、这两天的考试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考过一门,就不要再想了,重要的是吃好,喝好,休息好,营造一种良好

2024-07-19 10:30:20
高考给儿子加油打气励志的句子 为高考学子加油励志的短句 为高三学生加油鼓励的话
高考给儿子加油打气励志的句子 为高考学子加油励志的短句 为高三学生加油鼓励的话

高考给儿子加油打气励志的句子高考给儿子加油打气励志的句子如下:1、没有比奋斗更美的事情,相信你定会勇往直前!2、只要你努力,就一定有机会!3、我们相信你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4、高考虽难,但只要心中有梦,坚持到底就是胜利!5、充满自信,勇往直前,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6、用心对待每一份付出,回报最大的一定是你自己!7、不曾放弃,才有继续努力的机会!

2023-11-10 20:29:38
鼓励高考的句子(高考对孩子说的话)
鼓励高考的句子(高考对孩子说的话)

鼓励高考的句子鼓励高考的句子有:1、高考是一个实现人生的省力杠杆,此时是你撬动它的时机,并且以后你的人生会呈弧线上升。2、坚持数年,苦读多年,只为今朝,保平常心,扬起笑脸,迎接挑战,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创造佳绩,夺取胜利!祝你高考成功!3、辛勤耕作十二载,知识田里成果现。考场之上奋笔书,难易题目都做完。开开心心出考场,笑容满面捷报传。亲朋好友都开颜,祝贺声声赞誉传。祝

2023-10-27 06: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