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一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 高考后是成绩出来填报志愿还是之前高考志愿是等高考成绩出来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一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
一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6月末到7月初。
本科一批录取:
本科一批主要是大部分211工程、985工程大学或是部分高水平的省属重点大学、省部共建大学本科录取阶段,本科二批通常是是部分省属和普通公办本科院校的本科录取阶段,本科三批是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本科录取阶段。
本科二批录取:
本科第二批(又称本科二批)是指放在中国高考录取招生的时候在本科层次第二批次招生的学校,录取线一般要达到本科线。学年制通常为4到5年,学生毕业后颁发本科学历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
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看自己所在学校前几届毕业生被录取情况:
北京大学法学院孙老师认为,中学教育规律性很强,一所中学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也是相对稳定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大的波动。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充分了解自己所在学校前几届各分数段毕业生被录取的情况,找到自己相对应的位置,选择相关的学校和专业。
2、看学习水平、身体条件和家庭经济状况:
考生本人的自身条件主要是指考生的学习水平、身体条件、家庭经济状况等。录取的结果如何主要取决于考生的学习水平。因此考生在对自己的水平有了正确的估计后,要重点研究与自己水平相应的那一层次的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
此外,自己的身体条件也要考虑到填报志愿中,如果身体某一部分报考受限,所选志愿一定要与其避开。再者,考生家庭经济状况也要在填报志愿时予以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应优先选报不收费或少收费的学校及专业。
以上数据出自中公考研。
向学教育网

高考后是成绩出来填报志愿还是之前高考志愿是等高考成绩出来
后者,考完分数出来后再根据分数选学校报志愿。
下面是高考后某省重要时间安排,大多数省在时间安排的先后顺序上都是一样的。
6月26日上午 公布高考成绩,所有考生到学校领取高考成绩单,10点钟参加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会 考生
6月26日-27日 高考查分。欲查分的考生凭准考证和成绩通知单直接到县招考中心(教育局二楼)办理高考查分手续,每科20元,7月4日反馈查分结果。 考生
6月26日-27日
填报本科
提前批志愿
贫困地方专项计划 报考军事院校、艺术专业或报考公安、航海、免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国际关系学院等院校的提前批志愿的考生和、“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和“贫困地方定向计划”志愿,考生自行在网上填报志愿并提交保存成功后,不须再到学校确认。 考生
6月28日-7月2日
本科一批至
专科批志愿填报 从6月28日起到7月2日晚上12:00时止(省里规定的志愿填报最后时间),考生自行到网上凭省考试院发给考生登录卡上的密码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更改志愿,超过7月2日晚上12:00任何考生都无权更改志愿,切记!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考生填报志愿不须再到学校确认。单科成绩前万分之一者在此段时间填报专设志愿。 考生
7月1日—2日 军事院校上线考生到永州市军分区身体复检、面试。 考生
7月3日-4日 班主任7月3日到学校教务处领取学生志愿表(存档表),并整理好考生的档案后,于7月4日发给学生本人保管好,并提醒学生交到就读大学,复读或不读学生也须自行保管好自己的档案,以备以后使用,学校不保管学生档案。 班主任
考生
7月9日-8月下旬 高考网上录取。 考生
7月12日 自主招生、艺术特长生、单科成绩优秀考生投档录取。 考生
7月17日8时至18时 考生凭动态口令卡密码通过考生子系统Web版网上填报本科一批征求志愿。 考生
7月23日8时至18时 考生凭动态口令卡密码通过考生子系统Web版网上填报
本科二批
征求志愿。 考生
7月31日8时至18时 考生凭动态口令卡密码通过考生子系统Web版网上填报本科三批A征求志愿。 考生
8月7日8时至18时 考生凭动态口令卡密码通过考生子系统Web版网上填报本科三批B征求志愿。 考生
8月17日8时至18时 考生凭动态口令卡密码通过考生子系统Web版网上填报高职专科批第一次征求志愿。 考生
8月20日8时至18时 考生凭动态口令卡密码通过考生子系统Web版网上填报高职专科批第二次征求志愿。 考生
1、目前的高考志愿都是知分填报,即在高考成绩及各批次控制分数线公布后填报志愿。
2、在几年前,仍然还有高考前估分填报志愿的省份,但现在已经都改为知分填报志愿了。
每个地方不同,有的地方是高考成绩出来后填的,有的地方是高考成绩出来之前填的。
2007年全国各地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这样的: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吉林省共4个省市是高考前猜分填报志愿(具体填报的时间主要在5月中下旬,即高考考试还未进行之前,故以下简称“猜分填报”);
天津市、山西省、黑龙江省、河南省、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9省市区是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具体填报的时间主要在6月中旬,即高考考试刚刚完成但考分究竟是多少还不知道,其他重要信息也不知道,故以下简称“估分填报”);
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
宁夏自治区
、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重庆市、江西省、安徽省共18个省市区是高考后据分填报志愿。
这里,分几次填报志愿的,以本科为划分。在2007年11月份,广东省决定2008年高志愿填报将从“猜分填报”改为“据分填报”。
扩展资料:
高考出分之后,录取工作开始,这段时间考生及其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莫过于志愿填报。选准一个心仪且发展前景良好的专业,对于考生未来发展可以产生深远影响,与志愿填报有关的产业也应运而生。
但一个不好的现象也开始出现,那就是在社交媒体平台,各色人等出于各种目的而假以权威的面目出现,给予考生及其家长片面的、不科学的引导。
比如,他们画出一个大学的学科划分坐标图,将师范专业描述为又丑又穷群体选择的专业,还对文科专业的就业前景予以夸张表述。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对不同专业之间关系的描述是武断的、不科学的。根据我们在相关学术网站上的检索,目前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基于数据的定量研究,非常少且不是很深入。
即使是在该领域的所谓权威判断,更多的是基于经验积累或感性认识,其科学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另一方面,家长也必须认识到,高考录取中的专业选择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不仅需要关注市场就业、高校培养,也要结合个人兴趣和家庭情况,还要考虑到当年的高考录取分数和其他考生的填报状况,总体而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科学。
家长在选择专业填报机构时,一定不能盲目相信自媒体上的宣传。
在选择专业时,毫无疑问要与未来的工作进行挂钩。家长和考生们希望选择一个对未来工作有最大帮助的专业,这是非常正常和合理的。
有研究表明,专业与未来工作的匹配程度可以显著提高入职时即第一份工作的工资水平,但对于职业发展的长期影响,目前还没有比较确定的结论。
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是,根据《2016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展示的工作三年后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排在前三名的专业分别是法学、
汉语言文学
和
英语。数据表明,文科专业的“长期就业表现”是比较乐观的。
专业与工作匹配程度还有一个“带宽”的特征,即不同的专业在一个或几个行业、岗位的适用性方面是不同的。比如,医学、
审计、公安等专业与就业岗位或行业的匹配度非常高,专业的针对性很强。
所以,这些专业在找工作时都比较集中在几个相关行业。而一些文科专业的“带宽”就比较大,如中文、经管适合很多单位的不同岗位,因此未来的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后的表现以及学习,调整空间也很大。
从这种角度看,不少考生及其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认为读了某个专业,未来就限定于这个专业领域,或者必须在某个领域就业才算成功,这样的想法有明显的局限性。
从高校培养和未来职业发展的视角来看,考生及其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完全不必焦虑。当前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
比如,在填报志愿的个数、录取方式上更加科学;越来越多的高校强调本科教育要走“淡化专业、强化通识”的路,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
很多高校已经开始打破专业壁垒,尊重学生入学之后的选择权利,如增设双学位,在入校后给予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跨界机会。
因此,家长和考生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中,固然要给予适度的谨慎,但也不必太焦虑,因为未来的变化以及发展空间一定越来越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考志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高考志愿怎么填报?考生还需谨慎开放对待
高考成绩出来后才填志愿吗 - : 高考结束之后,接下来就是等候分数和录取分数线公布,然后开始填报志愿.俗话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每年都会出现高分低报或者志愿被退档的情况,那么报考志愿要做好哪些准备呢?1、前期信息收集工作要做好 高考报志愿是个信息...
高考完是先出成绩还是先填志愿? - : 目前全国各地都是采用知分填报志愿,肯定是先出成绩,然后根据成绩分批次填报志愿.祝你好运!
高考志愿是等高考成绩出来后再填的吗? - : 高考志愿是在出分数后填.全 国各省份都实行知分填报高考志愿,即在高考成绩及各批次控制分数线公布后填报高考志愿,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高考志愿表中,在院校、专业的下面设置一个专业服从调剂与否栏目,究竟填报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求考生必须在学校与专业之间进行一次博弈.可以关注智诚志愿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高考先出成绩还是先填志愿 - : 先出成绩
高考后是成绩出来填报志愿还是之前 - : 1、目前全国各省份都实行知分填报高考志愿,即在高考成绩及各批次控制分数线公布后填报高考志愿.2、原来有部分省份是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现在已经都是知分填报志愿了.
高考过后,是先拿成绩,再填报志愿吗? - : 先看成绩,然后才填报志愿....
今年高考是分数下来再填志愿吗? - : 1、目前的高考都是知分填报志愿的.2、目前全国各省份的高考志愿都是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高考成绩一般会在6月22日开始陆续公布,而高考志愿都是在6月25日左右就会开始填报了,部分省份还会安排预填报,预填报时间一般在6月15-20日左右.
高考志愿是分数出来后再填报的吗? - : 1、目前的高考志愿都是知分填报,即在高考成绩及各批次控制分数线公布后填报志愿. 2、在几年前,仍然还有高考前估分填报志愿的省份,但现在已经都改为知分填报志愿了.
高考填志愿是成绩出来之后还是出来之前? - : 您好,高考填志愿是成绩出来之后进行填报.有的省快一些就是出分后三天内报.有的省出分几天后才报.
高考 高考是考完出了成绩再填志愿,还是什么? - : 这个因地而异的,如果你是河北的考上,是出成绩后根据历年的分数线和自己的情况填报志愿.

北京成人高考报名时间2024 具体时间在几月几日?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北京成人高考报名时间2024 具体时间在几月几日?的相关内容。
2024北京成考报名时间预计在8月末左右,在规定的时间内,考生可以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的成考招生网站注册账号,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相关的报考材料。
2024北京成考报考时间在什么时候
参考历年报名时间,预计北京2024年成人高考网上报名时间将于2024年8月末左右进行,考试时间预计10月末左右。具体以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报名时间为准。考生也可参考2023年的报名时间:2023年北京成人考试报名时间为:免试生是8月24日10:00至8月27日24:00;考试生是8月24日10:00至8月28日24:00。缴费时间是9月5日10:00至7日24:00,逾期不予办理。
以上内容为北京成人高考报名时间,如有成考相关问题,可以在文末我们网站预留相关信息,将有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北京成人高考报考步骤有哪些
第一步:登录报考入口
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进入“成考成招”栏目,点击“网上报名”。
第二步:开始信息填报
如首次进入系统,请选择“首次信息填报”;如对已填报的信息进行修改,请输入相关信息后,选择“登录”。
第三步:核对信息
报名报考信息表显示考生填报的信息,请仔细核对。如需修改,请点击“修改基本信息”或“修改志愿信息”。检查无误后,请点击“填报完成”,仔细阅读注意事项,信息填报工作完成。
第四步:信息审核
信息审核阶段审核考生的基本信息及报考资格。不享受照顾加分的考生不需要到现场进行资格审验。
第五步:缴费
审核通过的考生可以进行缴费操作。登陆报名缴费系统后,点击“确认并网上缴费”按钮,查看缴费信息及注意事项,确认后点击“开始网上缴费”
哪些成人高考专业可以报考
成人高考可以报考的专业很丰富,主要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市场营销、
会计学、
经济学、
金融学、法学、
人力资源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会计电算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
物流管理、
动画、
计算机网络技术、
电子商务、
国际经济与贸易、
行政管理等等。北京成人高考考生最好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适当了解该专业的就业前景,与自己的工作进行比对。如果专业的就业面较窄,会对日后工作拓展造成影响。
考生如果想获取更多关于成考的相关资讯,如成人高考报名时间、考试时间、报考条件、备考知识、相关新闻等,敬请关注我们。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获取成考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以上,就是向学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一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 高考后是成绩出来填报志愿还是之前高考志愿是等高考成绩出来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向学教育网:
www.380859.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