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4 05:37:32 | 向学教育网
古语云“时势造英雄”,每一个成功的人,或者说每一位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清晰印记的人,都一定离不开大时代的特殊背景,但有一种方式似乎是从古至今都有着高度相似的,那便是学子考试,在古代是科考,在现在是高考,年年高考,年年考,已经成为一个共同的认知,可是曾经在这片大地上,对曾经的学子们造成过不可挽回的损失,使得众多有才之士被迫放弃的心爱的课本,离开了可爱的校园。
虽然这个时间对历史来说是短暂的,但是对于学子来说那是一个漫长的十年,也就是在这样十年的沉寂中,在1977年得以恢复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位学子,在这特殊的时刻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她就是刘学红,在当年以语文差一分满分的好成绩成为恢复高考后首位女状元,如今她过得怎样?高考究竟给她的人生带去了怎样的转折与意义呢?
高考一直以来都是十分让人痛并爱着,对于学生来说,高考犹如战场一般,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在高考这场看不见的硝烟中你需要打败的不是身边的同学,而是一国学子,根据考证据统计当时1977年与1978年的考生共计约1160万人,这个数字与如今动辄考生千万,似乎给不了太多的震撼。
但据当年山东一位负责招生的胡家俊主任回忆,当时山东招生不足2万人,而在这样的“独木桥”的近况下,还有更为深一层的数据,来自77级山东考生刘相回忆,他所在的县城在当时人口超90万,但最终能够通过各方面审查核实,进入考场的不足50人。由此可见当时高考,比起如今的“高考”有过之而无不及,刘学红便是在这样的“残酷”的环境下,考出了语文差一分满分的好成绩,恢复高考后首位女状元。
刘学红,一位生长在北京一个普通家庭中的孩子,身处首都的她,并没有因为出生地受到特殊的照拂,和当时大背景下无数的孩子成长轨迹都高度相似,高中毕业之后便投身社会,开始为生活、生计而活,相应号召主动上线下乡,将青春挥洒在这片土地上,刚开始的她作为知青,对未来还是抱有热情与希望,但在随后两年的农村生活里,她慢慢的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并没有“用武之地”,在这里只是在慢慢消磨时间,而时间慢慢在灭她脑海中仅存的知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她,早已看不到人生的希望,似乎最好的结局就是成为一位售货员,便是不错的发展。
在这样迷茫而失望的生活中,刘学红渴望改变现状,随后在1976年与同为知青的朋友们的交流中,得知她们所在的生产队拥有一个上大学的推荐名额,原本在中学时期,成绩就十分优异的刘学红,就此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那就是“上大学”,在前期高考制度并未恢复的时候,如果想上学,重要的条件便是“评先进”“公分高”,于是刘学红一直十分的努力勤奋,在“公分”上一直远超众人,但即便是这样“卖力”的付出,最终这个名额并没有落在刘学红的头上,也没有在当时生产队上其他知青的头上,而是当时一位会计的女儿的头上,在当时她只能默默的看着对方带着这个唯一上大学的机会离开乡下,也就这样与上大学的机会擦肩而过。
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向学教育网
失望之中的刘学红,一直没有放弃对“上大学”的渴望,当得知“恢复高考制度”之时,刘学红与队里的知青都在第一时间缴纳了5毛的报名费,再一次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在这个目标激励之下,刘学红再一次将脑海中已经遗忘的差不多的知识重新捡起来,但当时上山下乡的工作并没有因此而结束,白天依旧在工作岗位上坚持,只有夜晚才能高考而挑灯夜读,在当时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没有教材就只有把曾经的书本翻出来,没有考试的试卷,就自己手抄。
曾经在理科方面十分优秀的刘学红,并未因为高考选择自己曾经的优势科目,而是实际的分析了自己在这些年的境况之下,所擅长的更多是文科,为了增加上大学的可能,于是报考了文科方面的,在这样的理智的剖析、努力准备下,刘学红与无数同样沉默已久的知识青年们就这样走进了1977年的考场。
怀揣着一颗忐忑而又坚定的心,在考场上的她,随着考题的“真面目”现身,准备充足的刘学红慢慢的越来越有把握,看到语文试题要求后,她联想到的是她这两年来上山下乡的生活,写就了当时轰动一时的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这篇作文仅扣了1分,后来无数人也是通过这篇文章认识到了一位坚强而勇敢的刘学红。
在这里还不得不提到刘学红是十分果敢而聪慧的,因为当时正式宣布恢复高考到正式考试,中间不过3个月的时间差,这样短暂的筹备期,给当时不少学子打了个措手不及。最终用汗水与辛勤浇灌出来的文字,获得了认可,努力的付出也同样获得了回报,不仅是作文仅差1分成为满分,更是成为当时的高考状元,这样的结果她是感到惊喜的,但也并不意外,刘学红知道自己为此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她知道自己值得这样的的结果。
随后以高考状元的光环刘学红成功进入北京大学就读,同时她并没有因为状元的光环就对自己有任何的懈怠,因为她知道只有学习才可以进步,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在随后的求学路上,她一直保持着“上山下乡”时对知识的敬畏,用这样一颗心去看待自己的学习生活。
也就是这样的学习劲头,在毕业之后刘学红成为了一名报社编辑,或许是曾经求学的经历,让她对中国教育十分的关注,着重对教育事业方面的报道,随后凭借自己的才干,将《中国青年》报搞得风生水起,此时的她可以说已经“小有成就”,在可以“稳坐钓鱼台”可以享受这些年付出的红利之时,她依旧在学习,在此期间她又先后创办了"教育导刊"、"电脑大屏幕"、"电脑·网络·市场"专刊等周刊。
随后二十一世纪互联网时期,一直不断学习的她,跟随时代的脚步于2000创办“中青在线”,极具战略眼光的她,凭借对教育行业的了解,结合互联网思维,将“中青在线”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国内最具权威的综合类青年网站。
结语
从高考恢复到如今,已经43年过去,刘学红的成功是十分特殊的,她自己曾说,她只是赶上的高考的红利,毕竟在当时国家人才紧缺的情况下,由于高考中断太久,学子水平差异非常大,因此相对的试题题目也较为简单,但我们更不能忽略当年报考人超500万,而录取仅30万,可以说真正的“十不存一”的残酷局面。
再好的红利,也是需要努力才能获得成果,如果当时刘学红没有夜以继日的学习,再简单的考题,她也是无法脱颖而出,在当时那样艰难的大环境下,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备考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只要努力,即便是普通的教科学,也一样能汲取知识的营养,做到知识改变命运,因为人生的“高考”从来都不只有一次,机会只留给有准备人,从现在开始学习,你一样可以。
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当年570万考生大军一下子涌进了考场,而被入取的只有27.3万人,录取比例29:1,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年。
2001年:考生人数454万,录取人数260万;这一年开始,高考取消了年龄限制,25周岁以上公民均可参加高考。
2003年:考生人数613万,录取人数382万;扩招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2003-2009年,中国农民工的工资上涨了80%,同期大学毕业生的第一份工资没有变化(尚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这就是扩招的后果之一。
2006年:考生人数880万,录取人数530万;一份关于“2006大学生就业力调查”的报告显示,“零工资就业”的人已占被调查者的0.8%左右。
2007年:考生人数1010万,录取人数566万;录取人数与30年前报考人数极其接近,但是录取比例已经到了50%;
2008年:考生人数1050万,录取人数599万;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人之后急剧下降,直至2014年起开始止跌趋稳。对于这场改变无数人命运的人生大考,即使近年来高考录取率越来越高,但依旧寄托着无数人对于未来的满满希望……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1977年恢复高考时间是12月几号?的相关内容。
恢复高考时间是1977年10月21号。2022年高考状元749分的人是谁山东省的理科生王端鹏,这位学生高考749分,位列历史第一。我国每年都有上千万的考生参加高考,这些考生里面肯定会有天赋异常的人,利用自身超高的智商,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最终考取非常理想的成绩。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高考,有一位高考状元的成绩,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这位高考状元就是来自于山东省的理科生王端鹏,当年王端鹏的高考总成绩达
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同时,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扩展资料:改革内容:此轮的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本轮考试招
1977年上海高考状元:公派留学入美籍,成美国院士,她如今怎么样了?她是一朝出名的上海状元,也是名声赫赫的医学博士,她用本人的学问改动了本人的人生,也改动了本人的身份,但是却要留在异国他乡。身为中国人,心有中国魂,这位人生阅历坎坷的女博士对本人的祖国还有别样复杂的情感,或许是阅历了半生蹉跎才看透了情感的实质,这位曾经留在美国的女博士终于抑止不住内心的情感,频频回国做出本人的奉献,补偿本人的
甘肃高考状元2023第一名是谁2023年夏季高考甘肃省文理科高考状元分别是兰州兰炼一中的刘宗渊和兰州西北师大附中的王鹏翔。2023年甘肃省文理科高考状元全部都是来自甘肃省兰州市。文科高考状元,是来自兰州兰炼一中的刘宗渊,总成果655分。理科高考状元,是来自兰州西北师大附中的王鹏翔,总成果696分。其中兰州西北师大附中一共有5位同窗进入甘肃省高考前十。根据1999年至2019
高考734分的理科状元,数学考了满分,学霸是如何炼成的?对于大部分学渣来说,数学都是他们内心中的“隐痛”,就拿我来说,三角函数不会做依然是我噩梦里的主要内容。而能在高考战役中,走上状元之路的人,都是妥妥的学霸,并且大多数数学成绩都不错,别管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比如“河北学霸”孙浩宁,一个数学满分的状元郎。他是2018年河北省的状元郎,数学150分、英语148分、语文140、理综2
历年高考状元的语文分数是多少?有的,张镇风是1998年全国高考状元,高考总分为748分,其中语文150分,英语150分,数学148分,理综300分2015年起,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2019年,教育部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高考语文最高分是150分全国大部分省市区实行“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201
当年以692分考入人民大学,毕业后嫁到农村的女高材生,现状如何?人们常说“知识能改变命运”,很多人都通过学习来获得成功。大多数人从小就被大人告知,要努力学习,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一个好的工作。不少人确实也通过学习获得一个好职位。从古至今,我们就讲究用学历考进官场,用科举制度来为官场觅得好的人才。而当今人也同样地传承着,以高学历考入体制,获得编制,然后捧上我们老百姓俗称的“铁饭碗”,从此
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是在哪个季节举行的?1977年的高考是在冬天举行的,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1977年冬天,中国五百七十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1977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二十七点三万人;1978年,六百一十万人报考,录取四十点二万人。七七级学生1978年春天入学,七八级学生秋天入学,两次招生仅相隔半年。1977年,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同志主持
2023-12-02 23:10:40
2023-11-07 10:05:07
2024-06-13 05:35:42
2024-03-07 07:54:15
2024-02-11 18:09:40
2024-02-29 20: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