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3 09:14:53 | 向学教育网
1938年,学校正式创建,乐育中学迁址六姑泉(又名瑞泉),改名瑞泉中学。
1939年,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在老城街西关马王庙乐育小学处建立省立瑞泉中学,“西北青年抗敌先锋团”和“三民主义青年团” 成立。
1940年,教导主任李文白兼任国民党区分部书记,瑞泉中学童子军团成立。
1940年11月11日,瑞中校长李文白、学生马峰义、向天堂被三青团以共产党嫌疑犯名义逮捕坐牢。
1941年5月4日,瑞中童子军团参加渭南县在城内大操场{现瑞泉中学操场}举行的渭南县第一次童子军大检阅。
1942年,瑞中第一次举行童子军大露营。
1942年,《瑞泉中学校歌》产生,由李文白校长作词谱曲。
1945年,瑞中迁移校址,即现瑞泉中学该校校址。
1945年,瑞中发生”师范班学生印讲义事件”“师范班学生反口粮克扣事件”。
1949年, 全国解放,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8月25日中共渭南县第一次党代会,在渭南瑞泉中学大礼堂召开,会上选举产生中共渭南县委。
1949年,“省立瑞泉中学”交人民政府接管,改名“渭南瑞泉中学”并增设高中班。
1950年,瑞中成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支部。
1951年,瑞中成立“中国少年先锋队”。
1951年,瑞中实行班主任制。
1951年,瑞中成立中共党小组。
1953年,瑞中实行5分记分法,持续一段停止使用。
1953年,瑞中被任命为省级重点中学。
1956年,瑞泉中学被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先进单位”称号。冯金铭、尹克俭被授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1957年,瑞中八名教师在 “反右”斗争中被错定为右派。
1966年,文革开始,渭南县瑞泉中学改名为“渭南县育红中学”。
1966年,校长负责制管理机构废弃。
1968年,瑞中初、高中六个年级学生,除申请为病残者外,全部上山下乡。(上山下乡一举于1977年止。) 1973年,瑞中由“渭南县育红中学”改回“渭南瑞泉中学”。
1978年,冯金铭任文革后第一任校长 。
1978年,高考上线人数9人。
1980年,校长冯金铭升任渭南市副市长。
1980年,瑞泉中学被渭南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1980年,瑞中再度恢复省重点中学身份。
1983年,教育部授予瑞中数学教师田增伦“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1983年,瑞中要回了县教育局招生办、渭南地区军分区借用的位于校内西北角的大片地皮及房屋。
1984年,渭南地区八县一市,高考前十名状元,其中4名为瑞中学生,贾卡儿、陈皓等数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他们是文革后首批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
1984年,吴可应副校长升任渭南市副市长。
1988年,瑞泉中学88届毕业生杜晋华高考获陕西省文科状元。
1989年,瑞中学生王青以《在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生产的“副产品”——环境污染》一文参加全国科技征文比赛,赢得瑞中第一块国家级奖项:铜牌奖,辅导教师贾峻岩获“全国优秀辅导教师” 奖。
1991年,瑞中88届毕业生郗琳,考取美国哈佛大学硕士研究生。
1993年,瑞中陈兴宽校长任渭南市教育局局长兼瑞泉中学党支部书记。
1994年,瑞中团委响应共青团中央号召,成立陕西省渭南瑞泉中学志愿服务队。
1999年,瑞中发生几起学生不满意教师教学状态的“锁门罢课事件”。
2000年,瑞泉中学按分数所录新生,前50名排名中,40名未到,流往西安中学、西北大学附中等校。
2000年,瑞中被亮摘取省重点中学黄牌警示。
2001年3月,渭南市委组织部宣布,以区教育局局长李晓艾为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的全新的领导班子彻底替换旧班子全班人马。
2001年,瑞中高考升学率首次突破千人大关,高校录取具体人数为1182人。
2002年,瑞泉中学历时60年的所有土木建筑平房校舍被全部拆除。全新的校园建设蓝图同时进入实施阶段。 2002年,瑞泉中学副校长柴新宏,教师雷秋峰、贾峻岩分别获“中国世纪大采风文学作品”银奖、铜奖。
2002年,03届理科9班学生王隽妮、马倩怡、王臻、孙超、李达等10人,分别在全国中学生作文大奖赛中获十项一等奖与二等奖。
2002年至2010年,瑞中有雷蕾、杜诚、郭长江、王臻、张博、刘明伟、惠世兴、崔笑天、严宇星、张沛光等136名学生分解在省级奥林匹克赛中获奖。
2003年,学校投资1086万所建8531平米的综合楼建成启用。
2003年高考,瑞泉中学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突破800大关,创下全市“十个第一”的辉煌佳绩。
2003年瑞泉中学学生的18岁成人宣誓仪式被中央电视台报道。
2003年,高考中,瑞中17岁的应届考生吴斌以209字诗歌作文满分,引起全国轰动性评议,该考生作客中央电视台。
2004年,此届领导班子中的两位副校长党福奎、柴新宏,分别升任为校长和党支部书记。
2004年7月 新华社报道: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瑞泉中学首创性建置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
2004年,瑞中通过省级标准化高中验收。 2004年,瑞中英语教师王继英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2005年,渭南市临渭区第九届校园艺术节在瑞泉中学召开,瑞泉中学师生,以其武术、扇舞、太极剑、健美操等大型团体表演,引起震撼效应。
2005年 ,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组校长论坛暨高层研究人员交流研讨培训会华山举行,瑞中语文教师张兴亚在会上代表瑞泉中学做了示范课教学。
2005年,党福奎、姜信周分别获“2005年度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
2005年,瑞泉中学新建教学西区启用。
2006年,瑞中党支部书记柴新宏调任渭南杜桥中学任校长,杜桥中学校长祁吉寿调瑞泉中学任党支部书记。
2007年,瑞泉中学社会化筹集资金350万元,所建4500平米学生公寓楼启用。
2007年,瑞泉中学新的《瑞中校歌》产生,作词党福奎,作曲孙又新。
2007年9月,陕西省高中课改全面展开。瑞泉中学被列在48所“课改样该校”之内。
2007年,瑞泉中学租用陕西渭南教育学院老校区。
2007年,渭南市瑞泉中学参与陕西省“西高杯”首届中学生击剑比赛。
2007年11月,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为提高自我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与瑞泉中学名优教师“同题会课”。
2008年5月15日 ,瑞泉中学开展 “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 募捐活动。 全体师生向灾区募捐资金总额达11.11万元。
2008年,瑞泉中学分校高三年级步伐整齐的早操,产生共振现象,每每引发局部区域地震,使周围居民楼摇晃而被告,迫使早操不得不暂停。
2008年,瑞泉中学补习院分立,入股社会经济实体“集才集团”。
2008年,渭南市侨联实施“侨(爱)心工程”建设,通过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捐资瑞泉中学建立“珍珠班”,每届资助50名成绩特优,家庭特困学生完成高中学业。
2008年,渭南市体育局赠送瑞泉中学10副乒乓球台,20个篮球,价值2万余元。
2009年,渭南市临渭区第十届校园艺术节再次在瑞泉中学召开。
2009年,社会化筹集资金210万元所建3000平米学生餐厅楼启用。
2010年3月,瑞泉中学全校进入课堂教改瑞泉中学创新思路“导学案五步教学法”实验过程。
2010年3月,瑞中党支部,祁吉寿书记亲自组织领导,首开“瑞泉大讲堂”。
2010年,瑞中高考本科上线率首次突破2000人关口,本科上线2221人,其中600分以上者189人。
2010年,瑞中03届毕业生李可铖考取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研究生。
2010年6月,因“渭南市高考育红中学考点提前5分钟响铃事件”,渭南市临渭区教育局原局长引咎辞职,瑞泉中学校长柴新宏被任命教育局局长兼瑞泉中学校长。
2010年瑞中被选为教育书法研究会创作交流基地。
2010年,渭南市城关职业中学,并入瑞泉中学。称为南校区(亦作城关校区)
2010年,瑞中瑞语泉音获“第六届中国中小学校园电视奖。
2010年9月,瑞泉中学被省教育厅、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陕西省示范高级中学,此为普通高中教育的最高荣誉。
向学教育网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临海杜桥中学的所获荣誉的相关内容。
历史悠久的杜桥中学,历经多年的能量集聚和人力资源积累,如今已形成了一支拥有220多名专职教师,教职员工总计240余人的雄厚的师资队伍。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者110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50%;5名教师荣获“浙江省优秀教师”称号和浙江省“春蚕奖”;有5名教师在临海市历届名师评比活动中获得“名师”称号。不少教师被誉为临海市学科带头人。
学校坚持秉承“勤奋、求实、团结、创新”的恒久校训和严谨精细的办学传统,已累计为国家培养了2万多名中学毕业生,在升入高等院校的毕业生中,有200多人获得了博士学位或教授职称。1964年,杜桥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中40%考上了高等院校,其中三分之一被浙江大学择优录取;1982年,杜桥中学有92名高中毕业生升入高校,其中24人进入重点大学,位居台州市第二名;1988年,杜桥中学文科考生陈恩富爆出高考总分557分,名列台州第一、浙江第四的骄人成绩。2003年至2005年,杜桥中学会考合格率分别为99.51%、99.72%、99.1%,2003年高考上线率为94.8%,本科率48.8%;2004年本科率52.5%,专科率为70.3%;2005年高考升学率为94.7%。
显著的办学成效,使杜桥中学陆续赢得了一系列荣誉:1982年,杜桥中学被教育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授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模范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杜桥中学被评为临海市文明单位、台州市花园式单位;1999年,被评为台州市创安达标先进单位、台州市花园式单位;2004年,被评为台州市绿色学校、台州市文明单位;2005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和安全文明校园,并在全省中小学“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读书征文活动中荣获团体优胜奖。最近,徐玲玲老师在第四届全国、省、市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荣获浙江省一等奖;朱彩虹老师的《也谈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省2005年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案例评比中荣获省一等奖;在2005年教育学会年会上,杜桥中学物理组创作的作品一举夺得物理实验设计和制作三个一等奖,一个省二等奖。
“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是杜桥中学独具的特色之一。杜桥中学在临海市教育系统第一个推行了中学生德育导师教育方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类别内容的重点教育、个别教育,增强了德育实效。
重科技、重文体、重素质,是杜桥中学的另一大办学特色。学校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广泛开展军训、校园文化周、科技节、物理实验晚会、环境教育周、校园十佳歌手比赛等活动。2005年,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不可能的任务”栏目到杜桥中学进行现场拍摄,用记实手法刊播推广了杜桥中学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
广州市铁一中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广州市铁一中学是一所享有盛誉的公立中学,以其优质的教育教学和丰硕的成果而备受称赞。学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州市铁一中学创立于1952年,是广州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现代化、高水平的完全中学。学校秉承“严谨、崇实、创新”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这里,学生不仅能够接受到扎实的学术教育,还能充分发挥个性和潜能,实现全面
云县涌宝中学学校简介云县涌宝中学,这座历史悠久的学府起源于1950年,坐落在涌宝镇涌宝街的中心地带。学校占地面积颇为广阔,达到了50亩,建筑面积总计11000平方米,为教学与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布局。学校的设施完备,包括3幢现代化的教学楼,为学生们提供了宽敞明亮的课堂环境;3幢学生宿舍楼供学生住宿,保障了他们的学习生活需求。此外,还有一个专门的学生厨房,确保了学生的餐饮卫生。教师宿舍共
广州市铁一中学的历史沿革1952年10月,“衡阳铁路职工子弟中学广州分校”在广州石围塘创办,成为了广铁一中的前身。1953年3月,衡阳铁中广州分校独立,并改称“广州铁路职工子弟学校”,后又将校址迁至广州市东山区杨箕村;后分别改名为“广州铁路中学”、“广州铁路第一中学”。1980年,广东省将广铁一中列为企业办重点中学,同时广州铁路局亦将之列为局重点中学,学校性质为企业办校。200
青冈县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青冈县第一中学文革期间,学校领导赵清水、杜战鳌、高云友、赵继忠为一中的复苏做出了重大贡献。当时的教师戴述贤、赵文范、高银河、许鸿润、陈殿阁、贾春山、刘丰和、胡景山、边松臣、吕彦春、闫世范、冯录、王成玉等也为一中的复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学校的教学内容、管理体制和考试办法都进行了改革。青冈一中进入了恢复和调整时期。高中部每年招收8个班,1
铜陵学院翠湖校区邮编铜陵学院翠湖校区邮编是244002。铜陵学院是安徽省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现有翠湖、育秀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约873630平方米),各类校舍面积420553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8.43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现有教职工875人,其中专任教师740人,副高以上职称
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的历史沿革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前身分别是嘉兴市政协秀水学校、嘉兴市秀水中等职业学校,创建于1984年,2004年更名为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2006年由省教育厅批准为省三级重点中专,办学26年来,依靠秀水人的自强不息精神,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目前已具有较大规模。秀水中专的办学宗旨是办成一所“爱心平民学校,人民满意学校”;办学思路是“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办学精神“同心
镇原县三岔中学的学院沿革三岔中学由最初的“三岔完全小学校”发展至今天的“三岔中学”,共经历了5次冠名变化。1937年延安方面派徐希平和当地李焕章创建新型学校——三岔完全小学校,为三岔国学之始,这是首次冠名。1939年8月庆环分区在曲子县三岔区设立三岔回民小学。学校第2次更名是在1946年秋,三岔回民小学和对面河小学合并,称为三岔普通小学。1947年由于自然灾害和解放战争,学校被迫停办,
今年六合中等专业学校的录取分数线557分,根据查询特招网显示,该院校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7分。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76年,1982年开办职业教育,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坐落于六合区北郊,占地面积180亩,建筑面积约7.6万平方米。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的学校历史沿革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前身是六合县第三中学,创办于1976年8月1
2023-12-02 23:10:40
2023-11-07 10:05:07
2024-03-03 01:32:11
2024-02-11 18:09:40
2024-02-29 20:59:23
2023-12-03 11: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