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代表委员热议外来子女“异地高考”如何破冰

2024-10-23 01:40:46 | 向学教育网

代表委员热议外来子女“异地高考”如何破冰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向学教育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代表委员热议外来子女“异地高考”如何破冰

异地高考的两会呼声

代表建议随迁子女高考放开需设门槛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政协原副主席陈万志表示,诸如北京等大城市应调高放开门槛,可以通过设定条件有序放开随迁子女异地高考。
放开随迁子女高考方向先明确
陈万志介绍,此前13位北京市人大代表呼吁放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京高考,另有上万名连续多年在京读书的京外户口学生家长的呼吁书,“不过试点里没有北京”。
陈万志认为,应该放开随迁子女高考,“方向先明确下来,其余就是制度设计的问题”。陈万志说,很多孩子户籍不在当地,并且出生成长在北京,却不让人家在北京参加高考,确实不太公平。
大城市放开时应调高门槛
陈万志表示,如果放开随迁子女高考,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设置一些门槛,比如父母连续在当地工作多少年,连续纳税多少年,学生本身在当地连续就读多少年,“随迁子女不是简单地想高考”就高考。
陈万志提醒说,每年有千万左右的考生参加高考,如果一下子全部放开,也会引起很大问题,可能会有生源大省到中西部地区参加高考,挤占当地考生机会。因此,在制度设计上,需要设置一定的门槛和条件,“不能想过去就过去,更不能快考试了,才转过去”。
陈万志认为,门槛设置要根据各地不同条件,“有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最初的门槛倒是可以设得高一点,比如父母连续纳税时间长一点等”。
随迁子女高考放开可上升至立法层面
陈万志承认,像北京放开随迁子女高考,既要考虑北京户籍人口的需要,也要考虑非北京户籍人口的需要,实际上需要两者间的博弈,这种改革不是所有人都满意的改革,不是增量改革,而是重新切割蛋糕的改革。
陈万志认为,这项改革需要政治领导人的决心。在讨论该问题时,从程序上可以上升到立法层面。“先充分博弈,尊重大多数民意”,让各地根据各自情况,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利益,达到一个可行的方案。
异地高考:百姓呼声越来越高
“读书的政策总是会变的,而且相信会变得越来越好。”一度作为中国农民工形象的代表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深圳女农民工肖红霞对自己的儿子这样说。
与许多农民工一样,从进城务工的那一刻起,肖红霞就梦想自己的孩子跟随自己在工作所在城市完成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业,最终参加高考。不过曾经“铁板一块”的户籍政策并不允许这样做。
2009年起,全国两会上就有代表委员提出“异地高考”建议,2011年3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两会时表示,教育部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2012年3月,异地高考方案有望年内出台的消息,再度成为两会焦点。
应该说,异地高考是改革开放以来大范围触动城乡不同利益人群的一个两难命题。支持者认为,突破户籍制度的桎梏,推行高考同城待遇,将实现更公平、更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是“有教无类”的理想写照。反对者担忧,异地高考的政策松动,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譬如大城市人口进一步膨胀、本地与外来生源利益失衡等。

代表委员热议外来子女“异地高考”如何破冰

代表委员热议外来子女“异地高考”如何破冰

问题,将尽快出方案。这一新闻引起各方人士的强烈关注。

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考生只能在户籍地参加高考,各大学在各省区市按名额录取。流动人口子女在异地参加高考能否令户口政策破冰?会不会令外地考生涌入大城市?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对此发表看法。

一问:能否打破户口“藩篱”?

【焦点】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一直与户籍密切挂钩。流动人口子女在“异地高考”,能否令户口政策破冰?

【观点一】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控江中学校长张群:从高考资源来讲,北京、上海等地高校云集,户籍考生入学相对容易。但是,要客观分析其中的历史等复杂因素,包括相当部分高校是由当地纳税人付费办校的,从义务和权利角度而言也有相对合理的成分。异地高考较为敏感,也很复杂,不能盲目出台。

【观点二】全国人大代表朱雪芹:作为一名农民工代表、作为一名母亲,我正在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愁。子女的教育是外来务工人员最关心的事情之一。许多不得不回老家读高中的孩子,由于长时期与父母分离,只能委托家里老人照顾甚至无人看管,这些孩子容易滋生心理问题甚至误入歧途。如果能推行流动人口子女异地高考,并打破户籍限制,那真是好消息。

(记者点评)改革开放以来,因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口大流动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户口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些流动家庭的生活,在医疗、住房、子女受教育等权益上无法与城里人同等待遇。随迁子女能在异地参加高考,正是打破教育地域藩篱的积极信号。

二问:大城市教育资源能否承受?

【焦点】大城市在教育资源上的承受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北京和上海,异地高考一旦实行,会不会导致大量外地考生涌入,与当地考生抢机会,从而产生新的教育不公?

【观点一】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均衡各地高考招生比例,势必会影响北京、上海等招生比例原本较高的省市考生的利益,但是应该看到,这些省市的高考招生比例长期高于其他地方,这本身就是不公平、不合理的,这种地域特权早就应该被破除。

【观点二】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特级教师郑捷:不让异地高考不合理,但怎么改,不能太急,否则可能造成保护了这部分人,却又损害了另一些人的利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诉求值得关注,但教育现在都是属地化管理,涉及到经费等大量问题。异地高考政策有可能会造成大量高考移民,冲击输入地的既有秩序。

【观点三】全国政协委员张群:非常担心放开会导致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学校的压力过大,现在上海许多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入读的孩子超过半数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旦放开高中乃至高校将是一个怎样的局面难以想像。以美国许多州立大学为例,对本州学生一个价、对外州学生一个价格,对海外留学生又一个价格,也有相应的考虑在内。

(记者点评)“异地高考”并不鼓励高考移民,即为了争取更多的入学机会而去高考。在这场教育资源并非增量的改革中,蛋糕怎么切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定要处理好各方利益,包括体制、机制和税制的改革都要考虑在内,尽量减少震荡和负面影响。

三问:会不会有人钻制度空子?

【焦点】以上海为例,目前有10类非沪籍考生可以报名参加2011年上海高考,但其中并不包括数量巨大的农民工群体。“异地高考”打开大门后,会不会有人大打“擦边球”,增加权力寻租?

【观点一】全国人大代表、集美大学校长苏文金:异地高考的大方向是好的,但要避免出现一些漏洞甚至腐败,前几年也有报道,有的人利用权力帮助利益相关人移民到录取率比较高的省份。异地高考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把户口迁移到北京,或者北京有亲戚,挂一个户口在那里。

【观点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制度安排是一件左右为难的事,是“双刃剑”。政策设计太严,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受,政策设计过松,肯定会不少人动脑筋钻空子,目前能想到的一个是纳税上的限制,外地人在北京购房,需提供五年以上纳税证明,异地高考也可以借鉴。另外,外地小孩在北京上学的时间也要有限制,以防有人突击送小孩到北京来,那时候很难招架得住。

【观点三】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教授彭富春:“异地高考”政策是一个很得民心的举措,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凡事都要看主流,与它的正面效应相比,负面效应只能算是支流。因此产生的问题不必多虑。

(记者点评)适度的担忧是必须的,但别因噎废食。任何一项改革都有代价和成本,如果政策设计妥当,有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督,想钻政策空子和谋利的人就不容易得逞。随迁子女到异地参加高考这一政策的调整才会显现出它的积极效果。(“新华视点”记者程义峰、许雪毅、仇逸)

代表委员热议外来子女“异地高考”如何破冰向学教育网

在异地能参加高考吗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在异地能参加高考吗的相关内容。

可以

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
2012年9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文件,要求各地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截至2012年11月30日,北京最新出台的政策显示,外地户籍考生暂不能在当地报名参加。
广东规定2016年起租房者子女可异地高考。
2014年7月3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有关情况。《意见》称,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先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逐步可在当地高考。

现实意义
在2010年12月启动的国家教改试点中,解决异地高考列入了试点,进行试点的地区是山东、湖南、重庆三个地区。

各地异地高考方案接受专项督查
异地高考的突出矛盾,集中在流入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换言之,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无法绕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而这些大城市正是异地学生聚焦的场所,异地人口聚集的城市。
在北京,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8-2009学年度,30073名非北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中,最多只有24685名学生在北京继续读初中;12599名非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中,最多只有5484名在北京继续读普通高中。大量孩子在北京读完一部分课程后,不得不忍痛离开北京、离开家人,回原籍读书。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非本地学生在北京难以升学,尤其是难以参加高考。
而在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已有4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他们很快就面临中考问题,如果中高考问题不解决,这些孩子将有很大部分回原籍所在地求学,产生新的留守儿童问题。[2]
从2008年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地高考问题,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征求意见,再到《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异地高考”这个议论了两年多的问题,在2011年两会上颇有“拨云见日”的迹象。同时,这个极具统筹性质的改革之举也让教育改革有了新的契机。

以上就是向学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代表委员热议外来子女“异地高考”如何破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向学教育网:www.380859.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代表委员热议外来子女“异地高考”如何破冰”相关推荐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何在浙江异地高考?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何在浙江异地高考?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何在浙江异地高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浙江异地高考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程序。首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浙江异地高考需要符合浙江省的异地高考政策。浙江省规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浙江省就读高中满三年,并且在浙江省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同时符合浙江省高考报名的其他条件,就可以在浙江省报名参加高考。这意味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需要在浙江省就读高中,并且取得浙江省的高中毕业证书,才能满

2024-10-15 10:03:32
异地高考需要什么条件?随迁子女怎么考?
异地高考需要什么条件?随迁子女怎么考?

2023年异地高考政策广东省2023年异地高考政策广东省随迁子女资格审核工作按《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有关工作的通知》(粤教考函〔2017〕41号)相关要求执行。各地招生考试机构要积极协调公安、社保、医保等部门,充分利用网上系统和电子数据进行联审,简化审核流程。审核过程中,发现随迁子女提交的资格证明材料及证件不齐全或弄虚作假的,一律不予报名,已经报名的,取

2024-10-22 15:32:03
今天高考成绩出来了对分数有异议怎么办?
今天高考成绩出来了对分数有异议怎么办?

今天高考成绩出来了对分数有异议怎么办2020?对分数有异议可申请复核。高考成绩发布后,考生如对考试成绩有异议,应于6月27日上午11:00前,持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向所在中学或报名点提出书面申请;未按规定的时间和方式提出的复核申请不予受理。申请查分:如果考生质疑分数有误的话,可以在相应的时间内去当地招生办申请查分。需要填写一份《查分登记表》,其中涵盖着考生需要查分的科目。

2024-06-13 22:07:11
什么是高考移民?如何合法异地高考?
什么是高考移民?如何合法异地高考?

什么是高考移民?如何合法异地高考?高考移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既有教育的内部原因,也有教育的外部原因。从教育内部来看,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所产生的矛盾在高考中的一种集中反映或者说集中体现。这种现象是部分考生为了达到上大学或者上好大学的目的,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途径,向录取分数线比较低、录取率比较高的省份流动。从教育外部情况

2024-07-14 14:57:40
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潍坊上小学的话,需要什么条件?有没有借读费?
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潍坊上小学的话,需要什么条件?有没有借读费?

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潍坊上小学的话,需要什么条件?有没有借读费?国家规定不允许收取借读费了。如果你能够在本地找到工作,并且拿到劳务合同,还得有本地暂住证,还得有本地租房或者买房证明。就可以在本地上学了。不过学校可能有另外的政策,这个需要到具体学校去咨询,可能要花点,现在社会现状呀。潍坊文山中学可以借读吗可以。潍坊文山中学可以借读,只要按要求办好借读手续就行。借读生借读期限一般为

2024-10-11 20:51:10
选择公务员“异地考”值得吗?
选择公务员“异地考”值得吗?

选择公务员“异地考”值得吗?值不值得因人而异吧!有些人觉得值得,也有些人觉得不值,考上甚至后悔!例如葱省的考生小A,参加本省省考屡次高分被刷,一怒之下选择八省巡考,选择一个考上省份工作,在小A眼里就很值,毕竟有一份公务员工作,异地不异地无所谓;例如考生小B,从小有着建设边疆的理想,听说学校有支边公务员的机会,甚至不需要笔试,直接面试就行,对于笔试成绩不好的小B就是天大的福音,又可以实

2024-10-19 12:35:14
外省人员如何报考陕西成人高考?
外省人员如何报考陕西成人高考?

西安高考报名条件报名条件(一)申请在陕报名参加高考者,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3.截至高考当年,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陕连续学籍满3年,即从第一学年开始,在我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注册学籍并连续就读3年,按规定完成学业并可获得陕西省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普通高中毕业学生还应有全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二)

2024-10-11 06:32:24
高校专业的冷门,如何破?
高校专业的冷门,如何破?

高校专业的冷门,如何破?又是一年莘莘学子准备填报志愿的日子,不过我感觉今年的志愿填报网络上热闹的格外火爆,其中最让我关注的与张雪峰有关的填报志愿的言论,在各大自媒体平台上可谓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而我每次刷到他,听到他关于志愿填报的建议都恨不得拍案叫好,想想自己当年高考的时候为什么就没碰到这么好的老师提供一些建议呢?每当想到自己所填报的专业,真是后悔的要死,白白浪费了自己人生的一次机会!不知道在

2024-10-07 15: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