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没有厦门户口能参加春季招生吗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12届福建省户籍考生可异地直接报名参加高考
近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12届高考(微博)报名将于今年12月进行,届时,本省户籍的考生可以在高考报名时自主选择在学籍地还是户籍地报名以及参加考试。
政策:从“跨地借考”到直接报考
我省2011年已经实行省内考生在异地市参加高考的政策,但当时还叫“异地市借考”。在2011年福建的高考大军中,有一支342人的特殊考生群体——他们户籍在福建省内甲地,但本人却就读于省内乙地。2011年高考期间,这342人不用舟车劳顿地赶回户籍地,而是直接在乙地参加高考。这就是2011年福建省高招新政中引人关注的一项——省内户籍的考生可在学籍地高考。
这个令家长们拍手叫好的政策,源于今年福建省的两会提案。据省教育考试院林其天介绍,在今年初的省两会上,不少来自厦门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希望根据当下社会发展实际,修改一下高考政策,允许那些不在户籍地上学的本省孩子,也可以就地参加高考。到两会结束前,省招生考试部门对提案进行正面回应,表示原则同意在2011年高考时实行“允许跨地借考”。
今年3月14日,省招生考试部门以文件形式,正式作出了关于做好普通高考考生跨县(市、区)借考工作的通知。通知对“跨地借考”的高考生提出了3个条件:一是考生具有借考地二年以上(含二年)高级中等
教育学校学籍;二是考生父亲或母亲持有借考地的房产证或暂住证;三是考生父亲或母亲近两年在借考地有纳税或缴交社保的记录。
“今年这还是叫借考。”林其天表示,“从明年起,这些想跨地的考生可直接就在异地报名申请、异地参加高考,再也不用回原籍报名申请了。届时这些繁杂的手续就可以省去不少,考生将会更方便地选择参考地。”
跨省异地高考仍有难度
目前全国上下关于“异地高考”的呼声越来越高,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跨省异地高考仍有一定难度。
省招生考试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在我省入学的外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尚不能跨省借考。具体原因是各省的考务安排和政策、考试内容等都不相同。而且我省已经实行高考自行命题多年,外省籍的考生借考,可能存在阅卷、招生等方面的矛盾。不过,全国的异地高考还处在酝酿阶段,我省明年是否会实施要视教育部的规定而定。
省内“跨地借考”只是开头
不少业内专家认为,我省推出的省内异地高考新政策,给省内考生以异地参加高考的方便,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事实上,“跨地借考”并非福建独创,类似做法在河南、安徽等一些省市实行过,引起良好反响。2009年,教育部专门对“借考”做出规定,在两地试卷相同的前提下,允许考生在工作或学习所在地的省(区、市)办理借考手续,参加考试。
一省之内的高考考题完全相同,省内招生通常是全省统一投档、录取,因此,省内“异地借考”操作难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可为何却未能在全国推行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首先,教育部的规定并非一个强制的规定,所以,一些省市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不实行“异地借考”。其次,实行省内跨地市借考,需要一定的人力、精力的付出,一些政府部门可能怕添麻烦,于是还是按照户籍属地原则操作高考报名、组考。
熊丙奇表示,去年7月颁布的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到,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这是相比“省内异地借考”难度更大的“跨省异地借考”,考生面临考卷不同、各地录取机会不同等现实难题。由此可见,要探索“跨省异地借考”,必须首先解决好“省内异地借考”,如果省内异地借考这一难度颇小的措施都难以推行,就难以指望“跨省异地借考”了。
(福建省教育厅)

厦门海沧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申请积分入学证明材料说明
积分项目 证明材料 基
础
分 1.原籍户口簿。适龄儿童与父(母)亲同一户籍的户口簿。
2.适龄儿童本人及父(母)在厦的暂住证及暂住人口信息查询表(无需打印,通过平台数据交换完成)。暂住证中应有携带子女的相关记录,在厦暂住人口信息查询表应表明家长已实际在厦门市居住满一年以上且目前在海沧区居住(中间间断累计不超过三个月)。在海沧区购置拥有50%以上(不含50%)产权商品住房的随迁子女父(母),若因办理暂住证年限不足而达不到积分入学基本条件的,可凭借其本人(或配偶)在海沧购买房屋登记备案的时间与其办理暂住证的时间合并计算在厦暂住时间,满足近一年连续暂住的,可视为符合暂住时间的基本条件。附加分不以此方法计算得分。
3.适龄儿童父(母)亲在厦门市的从业证明。需提供能证明其父(母)在厦门市务工满一年以上且目前仍在厦门市务工的劳动合同或合法有效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4.随迁子女父(母)按照规定参加我市社会
保险的证明。须提供地税部门出具的随迁子女父(母)最近2年(2013年9月—8月)在厦缴交社会保险的年限累计达到1年(12个月)以上的证明。(该证明无需家长本人提供纸质材料,由区教育局直接通过数据交换,向地税部门查询核实) 实际
工作
生活
积分 暂住年限 随迁子女父(母)亲的在厦暂住人口信息查询表。超出基本条件规定年限(一年)的部分可以非连续暂住累计积分,并提交以此计算累计积分的暂住证明。 参保情况 适龄儿童父(母)按照规定参加我市社会保险的证明。(该证明无需家长本人提供纸质材料,由区教育局直接通过数据交换,向地税部门查询核实)只以按时缴交社保的月份累计计算,补缴的月份不纳入计算。 购房情况 1.房屋产权证或购房合同。产权所有人应为适龄儿童的父(母)亲,且产权比例应超过50%(不含50%)。
2.原籍户口簿。适龄儿童本人与产权人同一户口薄。
3.居委会提供的实际居住证明。
4.厦门市土地资源与房管局出具的《房屋产权查询证明》,查询人应为适龄儿童及其父母亲和房屋产权人。 计生情况 适龄儿童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证明。提供暂住地的街道计生部门出具的计划生育状况证明等材料。 特别说明 上述暂住证、暂住人口信息查询表与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社保缴费证明及房屋产权证应为适龄儿童的父(母)同一人的。若房屋产权证为适龄儿童父(母)另外一方的,需适龄儿童与父母三人同一户籍的户口簿;若适龄儿童的父亲、母亲不在同一户口簿上,需提供能证明适龄儿童与另一方关系的证明材料,如结婚证等法定证明。 附
加
分 另一方累加 1.原籍户口簿,适龄儿童的父亲、母亲同一户籍的户口簿。若适龄儿童的父亲、母亲不在同一户口簿上,需提供能证明适龄儿童与另一方关系的证明材料,如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等法定证明。
2.另一方的在厦暂住人口信息查询表。
3.另一方在厦门市的从业证明,且目前仍在厦门市务工。
4.另一方按照规定参加我市社会保险的证明。(该证明无需家长本人提供纸质材料,由区教育局直接通过数据交换,向地税部门查询核实)不足12个月的不得分,补缴的月份不纳入计算。 申请材料均应提供原件。其中,户口簿、营业执照、劳动合同、产权证或权籍查询证明等属于个人所有的材料,应同时提供A4纸大小的复印件,在与原件核对后,退回原件保留复印件。可以使用双面复印
向学教育网
没有厦门户口能参加春季招生吗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没有厦门户口能参加春季招生吗的相关内容。
可以。只要考生符合福建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规定即可。参考文件第二条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的具体政策。
福建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实施意见
闽教综〔2013〕3号
各设区市教育局、发展改革委、公安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办公室: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46
号文件)和《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现就做好我省
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本地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以下称“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做好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的总体要求
我省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要求,坚持有利于保障进城务工人
员随迁子女公平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坚持有利于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统筹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需求和我省各地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等现实可
能,积极稳妥、因地制宜、有序推进。进一步健全完善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的政策,细化和落实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高校招生考试
和录取政策,切实做好随迁子女在我省接受各类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工作。
二、完善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的具体政策
(一)随迁子女参加中考。各地要在现行随迁子女中考中招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城市资源承载能力,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
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以及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制订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
考试的具体政策。有条件的设区市从2013年起辖区内所有高中要面向随迁子女开放招生;随迁子女集中且高中资源较为紧缺的设区市,应积极扩大高中教育资
源,力争于2015年前辖区内所有高中面向随迁子女开放招生。各地随迁子女中考中招工作方案应于2013年中考报名前出台,并向社会公布。
(二)随迁子女参加高考。从2014年起,凡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有三年完整学习经历的毕业生,可在我省就地(所就学的高中阶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允许参加本科、专科层次录取,并与当地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
三、切实做好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相关工作
(一)各地要进一步摸清底数,准确掌握非本地户籍人口变动和随迁子女就学等情况,人口流入较多的市、县(区)要综合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因素进一步健全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
(二)各地要继续做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加强对城区教育布局的整体科学规划,扩大城区中小学办学容量,适当增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进一步满足随迁子女教育需求。
(三)对不符合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流出地和流入地要积极配合,做好政策衔接,确保考生能够回流出地参加升学考试。
(四)各地教育、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考生报考资格的审查,严格规范、公开透明地执行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
以上就是没有厦门户口能参加春季招生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向学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向学教育网:
www.380859.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