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重金属和轻音乐有什么区别?不都是1个鼓手,2个吉他,1个贝司?好的加分!相关的问题,今天,向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重金属和轻音乐有什么区别?不都是1个鼓手,2个吉他,1个贝司?好的加分!
1轻音乐:是指那种风格轻松、活泼的音乐。一般借用大量的和声! 听起来的感觉是 旋律非常优美! 轻音乐的演奏乐器 不一定哦,乐队演出轻音乐怎么不可以呢? 乐队也可以演奏出美妙的轻音乐,让人彷佛感觉 身在高山流水 之间 ,眼前彷佛是美丽的天堂。我要说的是 乐队能演出轻音乐,但别的乐器也可以
2重金属,这个演奏的乐器就局限了。吉他必不可少,鼓必不可少。 贝斯键盘可以加,他演出的效果绝对不是轻音乐那样 丝带般的美妙。它给人的是狂热 歇斯底里的 振奋感。因为它歇斯底里狂躁的 感觉 与别的音乐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取名为重金属!重金属想表达的是 极力要摆脱外界的束缚的那种感觉!
本质上他们 1个是表达优美欢快 1个是 要表达 摆脱束缚 极度狂热。
乐器上 轻音乐 比较广泛 重金属 局限于 乐队4样。
这么说可以吗?我个人就是这么理解。
从演奏技巧上 说这个广了。就拿卡农说吧,古典卡农配上民乐的那个欢快版本 是轻音乐,吉他就 下下上上下上 的扫个欢快的和弦。 二JERRY C的摇滚卡农 则是 强力 金属和弦,听起来 扛扛扛扛的 很有节奏感。(虽然高潮部分挺起来是新古典的感觉----新古典就是用乐队那套弹出 小提琴的歌)但是 这俩版本的卡农基本可以体现 轻音乐 与 重金属的区别~(我可没说卡农是 重金属,只是举个例子)
全手写啊!! 好了 祝你好运! 呵呵

观点:慕名而看《爆裂鼓手》,却让我想起了《音乐人生》
我不喜欢《爆裂鼓手》,但如果《爆裂鼓手》是作为反映现实的讽刺片,我还会承认《爆裂鼓手》是一部杰作。演技在线,“老师”弗莱彻的
表演张力在近几年的电影中更是首屈一指。电影的剪辑,节奏紧凑,让人在电影开始之后就紧跟剧情,片刻不得停歇。还有安德鲁和弗莱彻之间近似SM的关系,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又发人深思。
而我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是《爆裂鼓手》是作为一部励志片介绍给我的,在我观影之前,我也已经带入了看励志片的心态。我看到很多观众把这部电影定位为励志片并将此作为自己“呕心沥血,终得成功”的慰藉。打开豆瓣,有人回忆自己练乐器练到身上落疾,只为获得知名学院的认可。有人回想自己做写手时改稿至凌晨,主编扔稿到脸上仍要低声下气的经历。想表达的莫不是“我当时熬了多少心血,才能熬到今天的出头”。
可讽刺的是,导演说结尾实际是个悲剧。从我的角度看,也的确是这样的。主角从一个向往爵士乐的追乐人转变为一个为了获得他人认可,为了功成名就的“追梦人”,他的技巧虽然提升了,但他的音乐没有灵魂。导师以“帮助演奏者突破极限”为名,极尽侮辱他人之事,最后为了自己泄愤,布局设计学生,企图毁其音乐生涯。这样的人也不应该作为一个音乐路上的引路人。
弗莱彻想要毁掉安德鲁的音乐生涯
但在看完《爆裂鼓手》后,我的脑海里倒是想起了另一部音乐题材,但表达内容截然不同的纪录片《音乐人生》(又名KJ音乐日记)。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香港音乐神童黄家正11岁时横空出世和17岁时执着音乐的所思所想。和《爆裂鼓手》中的安德鲁一样,黄家正也有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导师:香港知名乐人罗乃青。在影片里他对着镜头讲:“我相信一样东西,anyone in this world can be a musican.你最重要的一样东西,就是你小的时候有机会去接触一个好的老师。That’s all you need.”
罗乃青是怎么样的一个老师?她会在小家正弹琴时抱住他的肩膀,和他一起感受音乐。她对家正指挥的乐队说:“音乐始于一切美好”。她会用围巾,音乐盒去启发她的学生,让他们感受音乐,之后大胆演奏自己的心中所想。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看《爆裂鼓手》时对弗莱彻有深深的厌恶,因为我看过一个比他好太多的导师。在《爆裂鼓手》里安德鲁节奏不对时,他将椅子朝安德鲁脸上扔去,狂扇安德鲁耳光,直到安德鲁能判断出节奏快慢为止。为了让学生敲出400下,他极尽侮辱语言,逼着学生不停击打,直至敲出400下为止,而此时鼓上都已经沾满了鲜血。虽然他教出的学生能进入林肯中心,但也都或多或少换上焦虑和犹豫。音乐不再够使人快乐。
而黄家正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如果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个这样的人,大多数人会觉得他有点不正常,有社交障碍,有点狂妄。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如何用音乐“guide through my life”,在音乐中寻求人生的大满足,用他自己的话说:“做一个human being”。
他太痴迷了,以至于与追求音乐本质相比,其他一切都显得不重要。他选一首超时两分钟,会导致扣分的曲子参加比赛。
摄影:你觉得明天,你对这首曲子有什么看法?好劲?
家正:好劲。
摄影:为什么这么自信?
家正:because,想不到我可以将所有我想的意思,能全部将给他们听。他们能够明白,然后一起做出来。是out of the world。完全是,疯了的。You know.疯的。
摄影:那你觉得有没有信心赢?
家正:啊,come on(弹琴键)选这首歌的时候我已经知道超时,超时我知道他们一定有意见。Come on,我就是故意超时,选一首没人会选的歌。And then,老实讲,我不需要prove myself.信不信都好,我高他们十倍。
家正:基本我选这首歌,because I think we will learn a lot.Not because 我要赢这个比赛。你明不明白我的意思。因为要选这首歌而选这首歌,不是为了比赛而选这首歌。
他对自己将要参加比赛的妹妹说:“你明天一定会紧张,所以我跟你说一个东西。明天不紧张的方法,就是你不需要拉给任何人听。拉给你自己听就可以了。This is the last time in your life,OK?黄家瑶,到了中六会很忙,所以肯定这一次拉琴就是你人生最后一次拉琴,你人生最后一次拉琴,是不会spend 人生最后一次拉琴去比较,right?bullshit,你人生最后一次拉琴是一定拉给自己听的。人生最后一次拉琴还想着和别人比较,你就不是一个人类。你就是木头,打它十次它都不会理你,没感情的,right?”
摄像问他,你再这样下去。以后可能要“睡街”。他摇摇头说:“我觉得不会,但无所谓,睡街就睡街。”他对比赛胜利后大家表现出来的团队精神不屑一顾。因为他认为的团队精神是大家一起去追求更好的音乐。他有时会摆出一副高姿态,觉得自己是在用音乐指导他人的人生。他说音乐包含世间一切,是人生的大满足。
黄家正和罗乃青的身上有同一种气质,他们努力地练习、工作是为了感受音乐,追求音乐。他们对自己严格,是为了使自己的生命在音乐的世界里能得到充分的表达。与音乐相关的名利不是追逐的目标。在家正的身上,我看到痴迷。他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有什么东西值得你用生命去追求?”估计大多数人会自惭形秽。他的眼中只有音乐,追求音乐才是人生的大满足。名,利,分数是追求路上的副产品,也是满足,但无关紧要。但现在更多人是本末倒置,口中虽说自己所做是为了如何远大,利于他人的目标,但心里想的仍是自己能获得什么样的利益和名声。
黄家正对音乐的理解:“音乐是人生的大满足。音乐是生命。”很难想象一个17岁的少年,思考会如此地深刻。我说得深刻,不是他思想的宽度。一个17岁的少年,又何来足够的阅历。知识来谈人生。让我震撼的,是他虽然有思维的局限,但他在局限里,尽全力做到了生命生命的充分思考和表达。他在他的局限里如此深入思考,以至于让我对杨绛先生所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有了新的理解:大多数人是书读得不多,想的也不多。他用他的生命在行动和言语上充分表达,像在音乐上燃烧自己的生命。
很多时候我的思考绕不过一个问题:“人活着的意义”。以前我想不通,但现在渐渐有了头绪。生命无时无刻不在于环境进行交换。而人的意义在于充分使自己的生命得到表达。
向学教育网
玩音乐时一直按照乐谱来有错误吗? 我是一名鼓手 乐队的主唱说我一直按照乐谱来打鼓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玩音乐时一直按照乐谱来有错误吗? 我是一名鼓手 乐队的主唱说我一直按照乐谱来打鼓的相关内容。
在乐队成立初期,大家水平都一般的前提下,大家找统一的乐队普(其中包括鼓谱、吉他谱、贝斯谱、键盘谱等),然后都按乐谱排练,效率会比较高。到了一定程度,乐理知识等的积累,就可以尝试自己扒谱了,不要局限于乐谱。
排练的时候对曲子有什么想修改的地方可以跟大家事先说明,如果他不通知大家那他有一定责任。但是好的鼓手完全可以随机应变的,一直按乐谱来,会比较死板。所以你要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哈。
然后玩乐队,不要用对错来衡量,大家在一起排练开心最重要,坦诚布公的交流,不要计较谁对谁错。
以上就是向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向学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向学教育网:
www.380859.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