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3 02:28:13 | 向学教育网
如果是2015年1月1日之后得了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对自主招生、高考没有帮助。
根据《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取消部分全国性加分项目。2015年1月1日起,取消以下高考加分项目,此后获得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或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1)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相关考生可选择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或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考试招生,或其他体育学类专业招生。
(2)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学科特长可作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
(3)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考生的相关科研特长和创新潜质可作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
(4)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5)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对有突出事迹的考生,按照有关程序,高校可破格录取或单独考试录取。
自主招生的加分优惠:
自主招生院校对于考生通过自主招生获得的加分,一般会作出如下要求:
(1)考生的高考成绩总分(含政策加分)不低于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
(2)若入选考生的高考成绩总分(含政策加分)达到我校在当地的提档线,考生可享受在统考实考成绩(不含政策加分)的基础上优惠一定的分数进行专业录取;
(3)对于未达到校在当地同科类提档线,我校将予以录取;
(4)对于自主招生考试特别优秀者高考实际考分达到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经所在省级招办批准,由我校审查、录取。
由于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不属于上述加分项目,因此没有帮助。
扩展资料:
湖南省有关高考的相关规定:
2015年4月4日电 为切实推进高考公平,湖南省教育厅近日印发相关方案,取消有关体育、奥赛等高考加分项目和减少部分加分分值,坚决做到不“开口子”,不“留尾巴”。
从2015年1月1日起,湖南取消部分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包括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加分内容。省级优秀学生此后获得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河北省有关高考的相关规定:
2016年3月5日两会期间,刘延东在河北代表团全团会议上表示,明年将取消现有高考中四分之三左右的加分政策,只保留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少量加分政策。此外,为推动教育机会的公平,全国大部分城市的高考试卷将统一。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百度百科—自主招生
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教育局,省属有关高校:
现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9〕3号)转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我省国家专项、地方专项、高校专项和苏区专项等专项计划招生的政策宣传、考生报考及资格审查等环节的工作,确保各专项计划招生的顺利实施,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专项招生实施区域及报考条件
(一)我省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为2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赣县区、上犹县、安远县、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瑞金市、南康区、遂川县、万安县、永新县、井冈山市、吉安县、上饶县、横峰县、余干县、鄱阳县、乐安县、广昌县、莲花县、修水县。
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1.已在实施县(区)取得普通高考报名资格;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二)我省地方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为全省范围。
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二项条件:1.取得普通高考报名资格;2.考生本人户籍地在本省的农村。
(三)我省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为58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及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县:赣县区、上犹县、安远县、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瑞金市、南康区、章贡区、信丰县、定南县、全南县、崇义县、大余县、龙南县、遂川县、万安县、永新县、吉安县、吉州区、青原区、吉水县、峡江县、永丰县、安福县、新干县、泰和县、井冈山市、上饶县、横峰县、余干县、鄱阳县、铅山县、弋阳县、广丰区、乐安县、广昌县、南城县、黎川县、南丰县、崇仁县、宜黄县、金溪县、资溪县、莲花县、安源区、芦溪县、修水县、都昌县、渝水区、分宜县、余江县、贵溪市、袁州区、樟树市。
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基本条件:1.已在实施县(区)取得普通高考报名资格;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区)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四)我省苏区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为54个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县:赣州市(18个县)、吉安市(13个县)、新余市(2个县)全境,黎川县、广昌县、乐安县、宜黄县、崇仁县、南丰县、南城县、资溪县、金溪县、广丰区、铅山县、上饶县、横峰县、弋阳县、袁州区、樟树市、安源区、莲花县、芦溪县、余江县、贵溪市。
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二项条件:1.已在实施区域取得普通高考报名资格;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二、报考资格审查
考生报考专项招生的资格实行四级联审制度,中学逐一审核,县(区)招考办逐一审查,设区市招考办集中核查,省教育考试院随机抽查。
(一)国家专项:符合条件的考生于4月20日前到报名所在县(区)招考办领取或登录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下载打印《江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国家专项申报资格审查表》(见附件1),如实填写考生承诺部分并签名,分别送毕业中学、学籍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于4月30日前交报名所在县(区)招考办审定并留存,逾期不予受理。县(区)招考办在5月15日前完成公示并上报省教育考试院信息处。
(二)地方专项:各县(区)招考办于4月30日前对本辖区所有江西省农村户籍考生的户籍信息进行统一审核、统一公示。各县(区)招考办于5月15日前将公示后的名单上报省教育考试院信息处。
(三)高校专项:符合条件的考生于4月25日前登陆阳光高考平台(网址
(四)苏区专项:实施区域县(区)招考办于4月30日前对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的考生进行统一审核并公示,于5月15日前将《江西省普通高校招生报考苏区专项考生名单汇总表》(见附件3)报省教育考试院信息处。
(五)关于考生户籍认定。
1.“农村户籍考生”(简称“农村考生”)的认定,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推进户籍改革的实际情况,考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认定为“农村考生”:
(1)未户改的考生家庭户口簿注明为“农业户口”的;
(2)已户改的考生户口所在地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210”(依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用城乡划分代码)的(见附件4);
(3)已户改的考生户口所在地的城乡分类代码非“220”“210”,但户改前属于“农业户口”且未发生户籍迁移的。
2.“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的认定,从高一入学开始直至本次高考报名,其户籍一直在当地县(区)。
3.考生户籍、学籍信息必须与考生网上报名填写的信息一致,如有不符须及时到县(区)招考办申请更正。
三、信息公开公示
各地各校要认真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要求,及时公开公示有关信息,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要完善举报核查机制,及时处置各类信访问题。
通过报考国家专项、地方专项、高校专项和苏区专项资格审核的考生名单,要分别在毕业学校、县(区)招考办、设区市招考办(教育考试院)网站和班级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考生姓名、考生号、学籍学校、就读学校、户籍地、专项招生类别等信息,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
省教育考试院将在网站统一公示全省通过上述专项报名资格审核的考生名单以及高校专项面试后入选的考生名单、录取结果等信息。
凡未进行资格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考生一律不具有上述专项计划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的资格。
四、招生计划管理
(一)计划编制
专项计划单独编制(其中,高校专项计划参照高校自主招生办法执行),按教育部统一下达的招生来源计划执行。省属有关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文件要求,做好计划编制工作。
(二)计划公布
国家专项单设批次,按执行一本分数线院校和执行二本分数线院校分列公布。
地方专项、苏区专项均列入一本批次录取,计划单列,招生高校在一本批次单设代号。
五、招生录取原则
(一)国家专项:实行平行志愿,按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执行。
(二)高校专项:参照高校自主招生办法执行。
(三)地方专项、苏区专项不单设批次,招生高校单设代号,与一本统招计划列为同一批次。投档时,按照考生所报一本批次志愿平行投档,凡未获专项报考资格的考生填报专项计划高校代号的志愿均为无效志愿。 向学教育网
(四)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院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征集志愿投档时线上生源不足的有关高校,执行统一降分政策投档,努力完成招生任务。
(五)符合专项报考资格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六、招生工作要求
各地要进一步加大专项计划招生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微信等各类媒体作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解读。要深入中学、班级,面向考生和家长,重点宣传实施专项计划的意义、报考条件、录取办法等,要做到实施区域高中全覆盖,让每位符合条件的考生都充分知晓,尤其是志愿填报期间,加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鼓励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积极报考。
各级教育考试机构要充分认识做好专项招生工作的重要性,严格审核各专项考生资格,认真、细致做好专项考生名单汇总、公示、上报等环节工作,防止出现漏报、错报,及时处置各类信访问题,不得将问题和矛盾直接上推。
七、违纪违规处理
对在专项计划报名、考试、录取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严肃处理,依法依规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对伪造、变造、篡改、假冒户籍学籍等虚假个人信息和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的考生,均应当认定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取消专项计划报名和录取资格,同时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1-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对有关学校、单位和公职人员违规违纪的,依据相关规定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有关人员,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省教育考试院举报电话:0791-86765582。
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国家级一等奖高考可以加分吗?不加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高考加20分:1、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受到省级及以上党委、政府表彰者;2、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3、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
”辽宁省高中生化学竞赛一等奖“满足自主招生条件吗?只是符合自主招生中对国,省内获奖奖项的规定,属于自主招生条件的一项,但并不能完全满足自主招生的条件,还得需要看自主招生其他的条件,是不是完全满足。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包括国家重点大学自主招生与高职自主招生两大类。2003年,中国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2
高考英语时间分配技巧高考英语时间分配技巧如下:1、听力在高考英语时间分配中,只有听力的时间是固定的。在听听力时,你的记忆就像鱼一样,只有7秒,听完就忘了。不可能都听完半小时了,你突然想起了听力的一个答案选错了,也没法再回去检查。所以听力要抓住当时,听完马上勾选项。做听力时,首先,要预览问题和选项,圈出关键词,比如人名、事件等,这样听的时候心里更有底气,也更容易捕捉到正
请问陕西省的高考考生可以享受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的加分政策吗不好意思,不可以的高考加分只有五门理科竞赛的省级一等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或者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全国1、2、3等奖的可以加分。英语竞赛在哪个省都不可以下面是陕西09加分政策在生源不足时,第一志愿报考水利、地质、矿业、海洋、气象、石油院校者可降5分投档;第一志愿报考师范院校者可降低10分投档;第一志愿报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为全面贯彻执行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依法进行招生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做好2020年招生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章程。(一)学校概况1.学校全称:河南大学民生学院2.学校代码:135013.办学地点:河南省开封市4.办学性质:独立学院5.办学层次:本科6.学
全国数学竞赛二等或三等奖有什么自主招生优惠政策或者保送吗?对于省一等奖,不同的省份政策不一样,但高考加20分大部分省份有.而省一只有保送生资格而已,还要学校推荐甚至参加高校考试才能最后确定被保送.至于全国奖嘛……那得进省队才可能拿啊!一个省最多6个人组成省队,如果是竞赛成绩一般的省能有3、4个就不错了,那可是全省前几名啊!10月联赛后各省组成省队进行培训,12月参加冬令营(中国数学奥林匹
获得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省一等奖,在高考满足加分条件吗?准确的话,是部分省份加10分(如陕西),部分省份不加分(如江苏)。具体加不加分还得以正式的考试说明为准。据我所知,还没有哪个省份加了20分。不过,对于竞赛一等奖,能取得保送生考试资格,可以取得保送或录取降分的优惠条件。具体来说,还得以考试说明为准,不过前几年广东加分了,今年可能也加吧。高中搞各种竞赛到底有什么用?高中学科竞赛
龙文中学一本上线率截止到2023年3月13日,上线率12.5%。根据龙文中学官网资料,龙文中学高考再创佳绩,龙文中学本科上线人数191人,上线率53.7%,本一上线人数45人,上线率12.5%。龙文中学创建于1970年,前身是龙海县步文中学,原来是一所农业中学学校教资优厚,先后荣获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在“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省级一等奖,能参加各高校的自主招生吗
2024-08-10 01:31:17
2024-07-23 17:43:49
2024-02-11 18:09:40
2024-02-29 20:59:23
2023-12-03 11:50:46
2023-10-22 05: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