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2 23:06:13 | 向学教育网
山东省成人高考《教育理论》考什么?有哪些考试题型?
满分150分,《教育学》、《心理学》各占75分,题型∶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1、选择题(24题,48分)
单选常是四选一,主要考查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和明确程度。
选择题答题技巧∶可采用比较、推理、排除的方法。
2、辨析题(4题,24分)
辨析题两种解题方式∶知道的认真辨析,不会的全选错(或对),千万不能一对一错,也许你刚好全错过!
3、简答题(6题,48分)
要求列出主要观点及内容层次,无需过多论述解释。回答清楚言简意赅。
4、案例分析题(2题,30分)
案例要经过审题、析题、答题、再查题四步。
(一)审题∶1.案例一般都有错综复杂的事实和人物关系。审题要先了解事件的经过及结果,不忽略题中每一信息;2.找出存在的不合理的问题是什么;(二)析题∶1.将问题分类(主要是师错或是生错、是思想品德类还是教育教学类);2.找出问题形成的原因;3.回忆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正面理论;
(三)答题∶ 1.先用一句话概括问题的实质。一定要开门见山,简单明了。2.谈问题原因时要开阔视野,从多角度根据相关的原理进行阐述。简要地说明原理的大意即可。3.分析说理,列出题中的事实与原理对照,衬托前面的结论。4.最后通过总结再次强调观点。
(四)再查题∶确认自己回答的论点切合题意,论点可多不可少!
教育理论案例分析题答题格式∶论点--举例--结论
例∶陈老师是一位胖胖的数学老师。有一次在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马上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书本和手臂的长度。班上顿时炸开了锅,一只只胳膊高举着要求测量。被点名的同学经过测量报出答案后,都得到了表扬,嘴巴笑成了一朵朵花。那些没被点到名字的学生着急了,高举着手喊∶"老师,快叫我!快叫我!""桌子、铅笔、书本和手臂的长度都量过了,我们还想测量什么呢?老师的话音刚落,一个男孩噌地站起来∶"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班上一下静了,同学们都转过头看着这个男孩不知所措,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边笑边朝那个男孩说着∶"好啊,你来量吧。"小男孩拿着尺子,用手按住尺子的一端,让尺子在老师的肚皮上翻着跟头,跟头翻了好几个,他最后报出测量的结果是87厘米。"不错,他量得很认真,答案也比较接近。"老师不失时机地问了一句;"其他同学有没有 更好的办法测得更准确一些?"她的话音刚落,一个胖乎乎的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老师问。"你用手怎么量呢? "小女孩说∶"我的手掌是11厘米,我看腰有几掌就知道了,老师笑着点点头,说∶"可以。"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刚爬了一圈之后,她就报出了答案"89厘米。"笑容在老师和同学的脸上绽放,班级的气氛更活跃了下课前,陈老师对物体长度的概念做了总结,并要求学生课后结合生活中的事物做长度的测量练习。(15分)
1(问答题)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结合案例加以分析。标准答案∶ 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贯彻了∶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陈老师在讲解过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让学生测量桌子、铅笔、书本等的长度,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所以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分)
(2)启发性原则。陈老师在学生测量完桌子等的长度后,主动询问学生的其他想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氛围,使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所以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启发性原则。(5分)
(3)因材施教原则。陈老师根据学生的要求,主动让同学通过尺子、手掌测量自己的腰围,拓展学生的思维。陈老师深人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得以发挥。 所以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因材施教原则。(5分)
一、夏、商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统治约400多年。
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夏商时代重要的考古遗址。从1959年秋天开始,至今已进行了20多次大规模的发掘。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约9公里处,范围很大,包括二里头、圪墙头和四角楼三个自然村。二里头遗址的文化,主要是针对二里头遗址本身的考古遗存所反映的文明状况而言的。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以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二里头文化成了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
殷墟:夏朝最后一个王桀实行暴虐统治,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商初,都城屡迁。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商朝从此稳定下来。后来殷都因为年久而成废墟,称为殷墟。
甲骨文:19世纪末在殷墟发现的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是—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即由它发展而来。甲骨文反映了商王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经过发展、演变,成为今天的汉字。
青铜器:青铜器制造业是商朝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另一件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二、西周
武王伐纣:商朝末王纣统治残暴、生活腐朽,激起人民反抗。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在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
分封制: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为诸侯,他们建立的国家叫诸侯国。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向周王贡献财物、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周初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展了疆域。
三、春秋战国
1. 春秋五霸
(1)春秋五霸: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结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其中,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诸侯会议,强迫大家公认他的“霸主”地位。
五霸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争霸战争:
①齐桓公称霸:齐国是今山东境内的一个诸侯国。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发展生产,改革军事,国力强盛起来。并以“尊王攘夷”(即尊重周王,打退少数民族进攻)为号召,逐渐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通过兼并战争,齐灭掉30多个小国。最后通过葵丘会盟正式建立了霸主地位。
②晋楚争霸:晋国是今山西境内的一个诸侯国。晋文公当政时,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楚国是今汉水和长江中游的一个诸侯国,春秋时期逐渐强大,晋楚各自发展势力,在黄河流域发生了冲突。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打败楚国,成为霸主。
③吴越争霸:吴国和越国是长江流域的两个诸侯国。开始是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向吴称臣。越王勾践不忘亡国之耻,卧薪尝胆,立志报仇。最后越国重新强大,灭掉了吴国。
(3)争霸的影响:
①诸侯争霸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②争霸战争中,诸侯国数量日益减少,这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联系加强,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发展。
2. 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经过春秋长期的争霸战争,到战国开始,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称为“战国七雄”。
3. 商鞅变法
背景:随着春秋末年井田制的破坏,土地国有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一些贵族、立功将士、商人成为新兴地主。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在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各国先后进行变法。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最彻底、最成功的一次变法。
内容: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①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②废除特权、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
③建立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经过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4. 都江堰
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岷江流域修建的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向学教育网
5. 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史称“诸子百家”。他们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四、秦的统一
统一的过程:秦王赢政当政后,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东方六国,统一全国。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统一的意义:结束了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愿望,具有重大进步意义。
五、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政治上:
①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赢政自称“始皇帝”。皇帝把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集中在自己一人手中,政事无论大小,最后都要由皇帝裁决。
②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他们全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
③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这样,皇帝就把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文化上:
①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字体,后又出现隶书,促进了文化交流。
②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焚毁秦以外的史书、诗书及诸子百家书,只有医药、卜筮、种植的书不烧。第二年又活埋儒生和方士460多人。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六、秦末农民战争
原因:
①赋税沉重。秦朝时,农民的负担非常沉重,经常要把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交给官府做赋税,使许多人不堪重负。
②兵役、徭役沉重。秦始皇征发大批农民修筑万里长城,修筑宫殿和陵墓,戍守边疆,使壮年男子都离开了生产,男子不够,就由妇女补充。很多人被繁重的兵役和徭役折磨而死。
③法律严酷。秦朝时,往往一人犯死罪,亲族都得处死,叫“族诛”。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叫“连坐”。犯罪的人往往被斩脚、割鼻、甚至处死。
④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即位,他的统治更加残暴,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经过: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占陈,建“张楚”政权,并攻人函谷关,打到咸阳附近。后吴广、陈胜被害,起义军失败。陈胜、吴广失败后,刘邦、项羽两支起义军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攻入咸阳,结束了秦朝统治。
意义: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战争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结束了秦朝的暴虐统治。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永远闪耀着光辉。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一、夏、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统治约400多年。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夏商时代重要的考古遗址。从1959年秋天开始,至今已进行了20多次大规模的发掘。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约9公里处,范围很大,包括二里头、圪墙头和四角楼三个自然村。二里头遗址的文化,主要是针对二里头遗址本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一、夏、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统治约400多年。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夏商时代重要的考古遗址。从1959年秋天开始,至今已进行了20多次大规模的发掘。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约9公里处,范围很大,包括二里头、圪墙头和四角楼三个自然村。二里头遗址的文化,主要是针对二里头遗址本
山东省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什么时候报名?我省今年网上报名时间为9月1日—9月6日,每天8:30至17:00。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为唯一报名网站,其他网站一律不得以网上报名的名义组织考生报名。为增强考生信息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今年继续在成人高考中设置手机短信验证环节,登录密码和短信验证码的使用将贯穿成人高考报名、填报志愿、缴费、打印准考证等整个招生过程,请妥善保管。考生在网上报名时
2020山东成人高考专升本录取原则是什么?招生录取工作在省招生考试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负责组织,招生高校具体实施。即:在符合招生院校招生报名条件、考试成绩达到投档分数线的考生中,由招生院校根据“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的原则,决定考生录取与否和录取的专业,同时负责对遗留问题的处理。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在录取时根据国家招生政策对招生学校录取名单进行审核,对录取工作予以监督,对不符合招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一、夏、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统治约400多年。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夏商时代重要的考古遗址。从1959年秋天开始,至今已进行了20多次大规模的发掘。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约9公里处,范围很大,包括二里头、圪墙头和四角楼三个自然村。二里头遗址的文化,主要是针对二里头遗址本
参加成人高考,学校怎么选?成人高考如何选择学校?学校名气越大就越好吗?朋友都选择了一所学校我也要一起吗?1、明确自己提升学历的目的先明确自己获取成考学历的目的,你为什么要参加成人高考?了解清楚自己对于学历的需要,不要跟风报考选择学校,无需为了所谓的名优院校而费心劳神,最后可能得不偿失。2、要考虑学校的录取分数和自己的综合实力因为都想报读有名气的“好”学校,越好的学校选择的人就越多,录取的难度
成人高考入学考试技巧成教365是专业的成人考试信息网站,为用户提供成人高考、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考试的政策和信息,以及主考院校和专业信息。许多报名成考的学生都很担忧入学考,许多基本不太好的就怕自身考砸,为能够更好地让诸位学生考试时更为安心,下边我为诸位学生梳理了成考入学考方法,供大伙儿参照。先讨论一下成考入学考的学科:成考每门150分,三科的总成绩是450分(高起四科,总成绩600分),高起
浅谈成人高考复习方法成教365是专业的成人考试信息网站,为用户提供成人高考、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考试的政策和信息,以及主考院校和专业信息。成考这类大中型的考試是由全国各地统一开展分配机构的,因此针对一部分小伙伴们而言或是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大家应当掌握成考五大复习计划,造就高分数。一、日程安排备考复习环节,大伙儿的時间都很焦虑不安,这就必须大家能有效地安排时间。最先要依据教师的课程计划制订一
2023-03-22 17:02:03
2023-04-19 05:25:46
2023-04-05 06:08:49
2023-04-21 06:02:12
2023-04-04 06:45:35
2023-04-02 06: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