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人高考 > 正文

关于成人高考的常见问题答疑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

2023-04-12 05:10:43 | 向学教育网

关于成人高考的常见问题答疑

山东成考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很多学生在理解成人高考的过程中会有误解。比如他们认为自己成考只要报名了一定会通过;成人高考需要去学校;成考拿不到学位证书。今天,小编带领大家一个个解决误区,认清成人高考,定位好自己。
1、成人高考一定能通过吗?
不是的。
虽然成人高考很简单,入学考试只考3科,录取分数也很低,但我们还是要认真备考。
很多人鼓吹“成人高考很简单,裸考也能过”。
事实上,如果你不准备考试,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录取。希望大家都能改变认知,再也不要裸考了!
2、成人高考必须得去学校上课?
不是的。
成人高考3月报名。有三个班:全日制、非全日制和函授。
期末考试你不必去学校。在线课程更常见。
3、成人高考一年可以考很多次?
一年只能考一次。
成人高考的入学考试一年只有一次,每年9月份就要报名,10月份参加考试。
错过考试,只能明年再考,机会宝贵。想要报考的同学一定要做好报名策略,把握好时间截止。
4.成人高考只能高中学历报考?
不是的。
成人高考中的“高考”一词会让人产生误解,以为自己只能像高考一样从高中拿到大专或本科学历。
其实成人高考有三个层次:从高中到专科,从高中到专科,从专科到本科。
专科和专科都是2.5年,专科是5年。
5.成人高考没有学士学位?
不是的。成人高考可以拿到学位证书,前提是学位英语成绩合格;同时满足学校关于课程平均分和毕业论文的一系列要求。
学位英语考试每年举行一次。想要获得学位证书的学生可以提前申请。如果有需要学位证的同学一定要提前了解好所要报考学校的相关学位政策,提前准备,做到知己知彼,顺利拿到学位证。
6.成考学历不被社会认可吗?
不是的。
成人高考是教育部颁发的毕业证书,经电子注册后,受国家承认、社会认可,
毕业证书获得者同普通高校同类毕业生具有相同待遇,都可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等,符合条件者还可申请学士学位。
7.成考录取后一年就能毕业吗?
不是的。
对于成考被录取后要学几年的问题,从近年规定看,依据学习层次和学习形式不同,成教最低学习年限也不同。
其中,脱产学习最短年限为专升本2年、高起本4年、高起专2年,业余和函授学习最短年限为专升本2年半、高起本5年、高起专2年半。
也就是说,国家对成考最低学习年限有规定,而具体到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学业年限也不尽相同。
一些院校根据专业特点,学制可能会比最低年限长,但不会短于最低年限。
因此,对于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虚假宣传,考生更要提高警惕。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

“以”的用法

一、介词

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变化。分别说明如下:

二、表示凭借

基本用法和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人、某物为依据或凭借,可译为“用”、“拿”等。

例如: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五代史伶官传序》)

(3)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马伶传》)

有的表示以某事或某种技能为依据或凭借,意义有所虚化,除可译为“用”“拿”外,还可译为“凭借”、“依照”、“根据”等。例如:

(1)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於国也》)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於国也》)

(3)皆以用战为名。(《李将军列传》)

(4)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论毅力》)

(5)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马伶传》)向学教育网

有的表示凭借某种身份、资格或地位从事某事,意义更为抽象。例如: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李将军列传》)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李将军列传》)

三、表示原因

原因是导致某种结果的逻辑根据,因此此种用法可视为表示凭借用法向更为抽象的事理逻辑方面的延伸和发展,可译为“因”、“因为”、“由于”等,有时也可直接翻译为“凭着”、“凭借”。例如: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3)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5)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答李翊书》)

(6)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张中丞传后叙》)

四、表示带领

可以带领、带领的其实也一定是可以依赖、可为凭借的,因此也与表示凭借的用法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也可直接翻译为“凭”、“靠”。例如:

(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 氓》)

(2)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张中丞传后叙》)

五、表示时间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在”、“于”,有时可据需要译为“按照”。例如:

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李将军列传》)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於国也》)

六、表示关涉或处置对象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把”、“让”等。例如:

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卷。(《冯谖客孟尝君》)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冯谖客孟尝君》)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冯谖客孟尝君》)

必以其言为信。(《张中丞传后叙》)

“之”的用法

1、代词

它可以指人、事、事等等。它通常充当句子中的宾语。例如:

(1)一位绅士生病的丈夫说他愿意做这件事。(季将军攻打转羽:指所做之事,可译为“做”,分别作为“欲”和“为”的对象。)

(2)七十人穿丝绸和肉,黎族人民不饥寒交迫。然而,那些不是国王的人没有。(在《无人之境》一书中,指动词“有”前的宾语,指上述情形。)

(3)有句俗话。(庄子秋水:指“野语”的内容,可译为“这样一个词”,作为“你”的对象)

(4)孟长军责怪自己的病,从衣服上看出来了。(冯远科孟长军:指冯源,是指“剑”的对象)

(5)公众提供的食物是家庭的必需品。(郑波段雨燕:指应试书,是“词”的近义词)

在介词宾语结构中,它是指动词之前的宾语。此时代词的本义消失,只起到宾语的语法作用。例如:

有一句俗话说:“当一个人听到一百件事,他认为他不是自己”。我这么叫他。(庄子的秋水叫我:叫我。)

《诗经》说:“孝子不魁,永世思类。”这是怎么回事?(郑博端于晏)这是它的意思:这大概就是它的意思。)

李将军是什么?在《李将军传》中,李将军是什么?可能是李将军这样的人。)

只有陈说我们该走了。(在回答李易的书时,陈雷说他应该去找陈岩。)

2、连词(结构助词)

1修饰语置于修饰语和名词修饰语结构(定语结构)的头部之间,表示各种修饰关系,可以翻译为“得”。例如:

(1)而且,他们是国家的官员。他们怎么可能被替换

*(2)鸡、狗、狗、动物不丢的时候,七十岁的人可以吃肉。(几个人去乡下)

(3)今天,陛下把玉送到昆山。有随和之宝,有垂月之珠,有泰安之剑,有纤维之马,有翠峰之旗,有扬子鳄鼓。(劝退客人)

2主谓短句的主谓前句,取消了原句的独立性,成为一个名词性的正结构。在更复杂的句型中,它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和定语。根据语境,它可以翻译为“得”、“得”时、“得”的出现、情况(条件)等。例如:

(1)我怎样才能关心我的国家。充当整句话的主语。)

(2)李灵芝是个严厉的总理。(在《马陵传》中,李玲是阎相国:李玲饰演阎相国。在句子中充当主语。)

(3)在庄子的秋水里,你一直在炫耀自己,因为河水泛滥。作为“施”的对象。)

(4)我不知道东方有多白。(在《赤壁赋》中,东方是白色的:东方是光明的。作为“知识”的对象。)

(5)广智将士缺水。当他们看到水的时候,士兵们喝得不够多,他们不能靠近水。(《李将军传:李广当兵时》。充当状语。)

(6)南吉云向贺兰求救,但他妒忌自己的巡逻、威望和功绩,拒绝外出营救。(《张仲承传》后,南吉云向贺兰求援:明朝南吉云来贺兰求援。在整个句子中充当状语。)

(7)这是我的老师。(我在《马陵传》中所做的:我学到的是“老师”的属性。)

3、动词

去,到,等等。例如:

驱与薛,使官民如民应得到补偿,以量养人。(薛在峰袁科孟长军:抵达薛迪)

军队不知道它在哪里,所以没有跟着它。(据《李将军传:去哪儿去哪儿)

与“关于成人高考的常见问题答疑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相关推荐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以”的用法一、介词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变化。分别说明如下:二、表示凭借基本用法和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人、某物为依据或凭借,可译为“用”、“拿”等。例如:(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2)世

2023-03-16 17:26:35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 成人高考的学历有用吗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 成人高考的学历有用吗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以”的用法一、介词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变化。分别说明如下:二、表示凭借基本用法和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人、某物为依据或凭借,可译为“用”、“拿”等。例如:(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2)世

2023-04-05 02:58:26
山东省成人高考答题技巧(政治篇)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
山东省成人高考答题技巧(政治篇)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

2021年山东省成人高考答题技巧(政治篇)2021山东成人高考政治考试怎么答题?怎么凭借政治多拿分?成人高考政治科目答题技巧来了。一、选择题成人高考政治选择题:40题,每小题2分,合计80分。答题要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根据选择题答题要求可知这是落实考试大纲第一层次的要求,是客观题,内容涉及面广而且要求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对此题型,考试可采取排除法。正确的选

2023-04-04 12:24:33
关于成人高考的常见问题答疑
关于成人高考的常见问题答疑

关于成人高考的常见问题答疑山东成考的常见误区有哪些?很多学生在理解成人高考的过程中会有误解。比如他们认为自己成考只要报名了一定会通过;成人高考需要去学校;成考拿不到学位证书。今天,小编带领大家一个个解决误区,认清成人高考,定位好自己。1、成人高考一定能通过吗?不是的。虽然成人高考很简单,入学考试只考3科,录取分数也很低,但我们还是要认真备考。很多人鼓吹“成人高考很简单,裸考也能过”。事实上,

2023-03-16 22:53:31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 请问继续教育和成人高考那个好一些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 请问继续教育和成人高考那个好一些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以”的用法一、介词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变化。分别说明如下:二、表示凭借基本用法和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人、某物为依据或凭借,可译为“用”、“拿”等。例如:(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2)世

2023-04-12 00:50:59
成人高考报名条件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
成人高考报名条件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

成人高考报名条件报考对象,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报名: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中等学校在校生以外的在职、从业人员和社会其他人员。3、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不影响所报专业学习。4、报考高中起点升本科或高中起点升专科的考生应具有高中文化程度。报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的考生必须是已取得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毕业证。

2023-04-17 14:05:13
浅谈成人高考复习方法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
浅谈成人高考复习方法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

浅谈成人高考复习方法成教365是专业的成人考试信息网站,为用户提供成人高考、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考试的政策和信息,以及主考院校和专业信息。成考这类大中型的考試是由全国各地统一开展分配机构的,因此针对一部分小伙伴们而言或是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大家应当掌握成考五大复习计划,造就高分数。一、日程安排备考复习环节,大伙儿的時间都很焦虑不安,这就必须大家能有效地安排时间。最先要依据教师的课程计划制订一

2023-04-03 23:30:28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 成人高考含金量高吗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 成人高考含金量高吗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以”的用法一、介词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变化。分别说明如下:二、表示凭借基本用法和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人、某物为依据或凭借,可译为“用”、“拿”等。例如:(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2)世

2023-04-18 14: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