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人高考 > 正文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

2023-04-23 17:35:09 | 向学教育网

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

“以”的用法

一、介词

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变化。分别说明如下:向学教育网

二、表示凭借

基本用法和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人、某物为依据或凭借,可译为“用”、“拿”等。

例如: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五代史伶官传序》)

(3)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马伶传》)

有的表示以某事或某种技能为依据或凭借,意义有所虚化,除可译为“用”“拿”外,还可译为“凭借”、“依照”、“根据”等。例如:

(1)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於国也》)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於国也》)

(3)皆以用战为名。(《李将军列传》)

(4)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论毅力》)

(5)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马伶传》)

有的表示凭借某种身份、资格或地位从事某事,意义更为抽象。例如: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李将军列传》)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李将军列传》)

三、表示原因

原因是导致某种结果的逻辑根据,因此此种用法可视为表示凭借用法向更为抽象的事理逻辑方面的延伸和发展,可译为“因”、“因为”、“由于”等,有时也可直接翻译为“凭着”、“凭借”。例如: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3)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5)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答李翊书》)

(6)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张中丞传后叙》)

四、表示带领

可以带领、带领的其实也一定是可以依赖、可为凭借的,因此也与表示凭借的用法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也可直接翻译为“凭”、“靠”。例如:

(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 氓》)

(2)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张中丞传后叙》)

五、表示时间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在”、“于”,有时可据需要译为“按照”。例如:

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李将军列传》)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於国也》)

六、表示关涉或处置对象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把”、“让”等。例如:

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卷。(《冯谖客孟尝君》)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冯谖客孟尝君》)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冯谖客孟尝君》)

必以其言为信。(《张中丞传后叙》)

“之”的用法

1、代词

它可以指人、事、事等等。它通常充当句子中的宾语。例如:

(1)一位绅士生病的丈夫说他愿意做这件事。(季将军攻打转羽:指所做之事,可译为“做”,分别作为“欲”和“为”的对象。)

(2)七十人穿丝绸和肉,黎族人民不饥寒交迫。然而,那些不是国王的人没有。(在《无人之境》一书中,指动词“有”前的宾语,指上述情形。)

(3)有句俗话。(庄子秋水:指“野语”的内容,可译为“这样一个词”,作为“你”的对象)

(4)孟长军责怪自己的病,从衣服上看出来了。(冯远科孟长军:指冯源,是指“剑”的对象)

(5)公众提供的食物是家庭的必需品。(郑波段雨燕:指应试书,是“词”的近义词)

在介词宾语结构中,它是指动词之前的宾语。此时代词的本义消失,只起到宾语的语法作用。例如:

有一句俗话说:“当一个人听到一百件事,他认为他不是自己”。我这么叫他。(庄子的秋水叫我:叫我。)

《诗经》说:“孝子不魁,永世思类。”这是怎么回事?(郑博端于晏)这是它的意思:这大概就是它的意思。)

李将军是什么?在《李将军传》中,李将军是什么?可能是李将军这样的人。)

只有陈说我们该走了。(在回答李易的书时,陈雷说他应该去找陈岩。)

2、连词(结构助词)

1修饰语置于修饰语和名词修饰语结构(定语结构)的头部之间,表示各种修饰关系,可以翻译为“得”。例如:

(1)而且,他们是国家的官员。他们怎么可能被替换

*(2)鸡、狗、狗、动物不丢的时候,七十岁的人可以吃肉。(几个人去乡下)

(3)今天,陛下把玉送到昆山。有随和之宝,有垂月之珠,有泰安之剑,有纤维之马,有翠峰之旗,有扬子鳄鼓。(劝退客人)

2主谓短句的主谓前句,取消了原句的独立性,成为一个名词性的正结构。在更复杂的句型中,它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和定语。根据语境,它可以翻译为“得”、“得”时、“得”的出现、情况(条件)等。例如:

(1)我怎样才能关心我的国家。充当整句话的主语。)

(2)李灵芝是个严厉的总理。(在《马陵传》中,李玲是阎相国:李玲饰演阎相国。在句子中充当主语。)

(3)在庄子的秋水里,你一直在炫耀自己,因为河水泛滥。作为“施”的对象。)

(4)我不知道东方有多白。(在《赤壁赋》中,东方是白色的:东方是光明的。作为“知识”的对象。)

(5)广智将士缺水。当他们看到水的时候,士兵们喝得不够多,他们不能靠近水。(《李将军传:李广当兵时》。充当状语。)

(6)南吉云向贺兰求救,但他妒忌自己的巡逻、威望和功绩,拒绝外出营救。(《张仲承传》后,南吉云向贺兰求援:明朝南吉云来贺兰求援。在整个句子中充当状语。)

(7)这是我的老师。(我在《马陵传》中所做的:我学到的是“老师”的属性。)

3、动词

去,到,等等。例如:

驱与薛,使官民如民应得到补偿,以量养人。(薛在峰袁科孟长军:抵达薛迪)

军队不知道它在哪里,所以没有跟着它。(据《李将军传:去哪儿去哪儿)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

一、夏、商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统治约400多年。

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夏商时代重要的考古遗址。从1959年秋天开始,至今已进行了20多次大规模的发掘。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约9公里处,范围很大,包括二里头、圪墙头和四角楼三个自然村。二里头遗址的文化,主要是针对二里头遗址本身的考古遗存所反映的文明状况而言的。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以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二里头文化成了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

殷墟:夏朝最后一个王桀实行暴虐统治,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商初,都城屡迁。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商朝从此稳定下来。后来殷都因为年久而成废墟,称为殷墟。

甲骨文:19世纪末在殷墟发现的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是—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即由它发展而来。甲骨文反映了商王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经过发展、演变,成为今天的汉字。

青铜器:青铜器制造业是商朝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另一件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二、西周

武王伐纣:商朝末王纣统治残暴、生活腐朽,激起人民反抗。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在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

分封制: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为诸侯,他们建立的国家叫诸侯国。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向周王贡献财物、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周初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展了疆域。

三、春秋战国

1. 春秋五霸

(1)春秋五霸: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结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其中,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诸侯会议,强迫大家公认他的“霸主”地位。

五霸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争霸战争:

①齐桓公称霸:齐国是今山东境内的一个诸侯国。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发展生产,改革军事,国力强盛起来。并以“尊王攘夷”(即尊重周王,打退少数民族进攻)为号召,逐渐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通过兼并战争,齐灭掉30多个小国。最后通过葵丘会盟正式建立了霸主地位。

②晋楚争霸:晋国是今山西境内的一个诸侯国。晋文公当政时,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楚国是今汉水和长江中游的一个诸侯国,春秋时期逐渐强大,晋楚各自发展势力,在黄河流域发生了冲突。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打败楚国,成为霸主。

③吴越争霸:吴国和越国是长江流域的两个诸侯国。开始是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向吴称臣。越王勾践不忘亡国之耻,卧薪尝胆,立志报仇。最后越国重新强大,灭掉了吴国。

(3)争霸的影响:

①诸侯争霸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②争霸战争中,诸侯国数量日益减少,这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联系加强,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发展。

2. 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经过春秋长期的争霸战争,到战国开始,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称为“战国七雄”。

3. 商鞅变法

背景:随着春秋末年井田制的破坏,土地国有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一些贵族、立功将士、商人成为新兴地主。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在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各国先后进行变法。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最彻底、最成功的一次变法。

内容: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①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②废除特权、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

③建立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经过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4. 都江堰

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岷江流域修建的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

5. 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史称“诸子百家”。他们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四、秦的统一

统一的过程:秦王赢政当政后,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东方六国,统一全国。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统一的意义:结束了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愿望,具有重大进步意义。

五、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政治上:

①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赢政自称“始皇帝”。皇帝把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集中在自己一人手中,政事无论大小,最后都要由皇帝裁决。

②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他们全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

③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这样,皇帝就把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文化上:

①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字体,后又出现隶书,促进了文化交流。

②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焚毁秦以外的史书、诗书及诸子百家书,只有医药、卜筮、种植的书不烧。第二年又活埋儒生和方士460多人。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六、秦末农民战争

原因:

①赋税沉重。秦朝时,农民的负担非常沉重,经常要把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交给官府做赋税,使许多人不堪重负。

②兵役、徭役沉重。秦始皇征发大批农民修筑万里长城,修筑宫殿和陵墓,戍守边疆,使壮年男子都离开了生产,男子不够,就由妇女补充。很多人被繁重的兵役和徭役折磨而死。

③法律严酷。秦朝时,往往一人犯死罪,亲族都得处死,叫“族诛”。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叫“连坐”。犯罪的人往往被斩脚、割鼻、甚至处死。

④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即位,他的统治更加残暴,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经过: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占陈,建“张楚”政权,并攻人函谷关,打到咸阳附近。后吴广、陈胜被害,起义军失败。陈胜、吴广失败后,刘邦、项羽两支起义军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攻入咸阳,结束了秦朝统治。

意义: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战争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结束了秦朝的暴虐统治。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永远闪耀着光辉。

与“成人高考文言文常用的“以”和“之”有哪些用法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相关推荐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一、夏、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统治约400多年。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夏商时代重要的考古遗址。从1959年秋天开始,至今已进行了20多次大规模的发掘。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约9公里处,范围很大,包括二里头、圪墙头和四角楼三个自然村。二里头遗址的文化,主要是针对二里头遗址本

2023-03-27 12:02:06
浅谈成人高考复习方法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
浅谈成人高考复习方法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

浅谈成人高考复习方法成教365是专业的成人考试信息网站,为用户提供成人高考、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考试的政策和信息,以及主考院校和专业信息。成考这类大中型的考試是由全国各地统一开展分配机构的,因此针对一部分小伙伴们而言或是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大家应当掌握成考五大复习计划,造就高分数。一、日程安排备考复习环节,大伙儿的時间都很焦虑不安,这就必须大家能有效地安排时间。最先要依据教师的课程计划制订一

2023-04-22 15:51:14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 成人高考有什么专业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 成人高考有什么专业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一、夏、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统治约400多年。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夏商时代重要的考古遗址。从1959年秋天开始,至今已进行了20多次大规模的发掘。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约9公里处,范围很大,包括二里头、圪墙头和四角楼三个自然村。二里头遗址的文化,主要是针对二里头遗址本

2023-04-04 18:49:31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 成人高考和自考的区别是什么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 成人高考和自考的区别是什么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一、夏、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统治约400多年。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夏商时代重要的考古遗址。从1959年秋天开始,至今已进行了20多次大规模的发掘。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约9公里处,范围很大,包括二里头、圪墙头和四角楼三个自然村。二里头遗址的文化,主要是针对二里头遗址本

2023-04-25 13:52:07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 成人高考本科学历在哪能查着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 成人高考本科学历在哪能查着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一、夏、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统治约400多年。二里头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夏商时代重要的考古遗址。从1959年秋天开始,至今已进行了20多次大规模的发掘。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约9公里处,范围很大,包括二里头、圪墙头和四角楼三个自然村。二里头遗址的文化,主要是针对二里头遗址本

2023-04-06 12:11:17
成人高考入学考试技巧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
成人高考入学考试技巧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

成人高考入学考试技巧成教365是专业的成人考试信息网站,为用户提供成人高考、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考试的政策和信息,以及主考院校和专业信息。许多报名成考的学生都很担忧入学考,许多基本不太好的就怕自身考砸,为能够更好地让诸位学生考试时更为安心,下边我为诸位学生梳理了成考入学考方法,供大伙儿参照。先讨论一下成考入学考的学科:成考每门150分,三科的总成绩是450分(高起四科,总成绩600分),高起

2023-04-16 07:08:50
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须知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
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须知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

2020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须知!成人高考所有统考科目实行网上评卷。根据网上评卷需要,对考生答题作如下规定:一、试题卷和答题卷完全分离。试题卷除专升本考试的医学综合科目只有客观题(选择题)外,其它科目试题卷均有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内容。答题卷设计在一张答题卡的两面,分客观题答题区域和主观题答题区域。考生必须在答题卡规定的答题区域作答。二、答卷前要仔细阅读试题卷、答题卡

2023-04-10 06:23:10
参加成人高考,学校怎么选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
参加成人高考,学校怎么选 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知识点:先秦和秦朝

参加成人高考,学校怎么选?成人高考如何选择学校?学校名气越大就越好吗?朋友都选择了一所学校我也要一起吗?1、明确自己提升学历的目的先明确自己获取成考学历的目的,你为什么要参加成人高考?了解清楚自己对于学历的需要,不要跟风报考选择学校,无需为了所谓的名优院校而费心劳神,最后可能得不偿失。2、要考虑学校的录取分数和自己的综合实力因为都想报读有名气的“好”学校,越好的学校选择的人就越多,录取的难度

2023-04-14 05: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