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志愿 > 正文

沪考心语丨极简理解平行志愿 高考平行志愿能否做到公平与效率平行

2023-04-26 08:38:55 | 向学教育网

沪考心语丨极简理解平行志愿

    文/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刘玉祥
  
  说到平行志愿,考生们耳熟能详,知道这是让自己放心大胆填志愿的一种方式。但细究平行志愿到底是什么逻辑架构,志愿与志愿之间的平行关系如何体现,恐怕很多人隐约有感觉,却解释不清楚。
  
  考生去问家长,不少家长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爸爸妈妈当年高考的时候平行志愿还没有诞生,他们自己也没有填过平行志愿。高考是人生大事,提前花点时间搞清楚其中重要概念,让自己到实战填志愿的时候心中更加笃定,显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有必要的事情。
  
  高考里面主要有两种志愿方式,一种叫顺序志愿(有的省称之为传统志愿或者梯度志愿),一种叫平行志愿。两种志愿的填报理念和投档方式完全不同,平行志愿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在平行志愿批次,众多考生可能会填到同一个志愿,应该优先考虑投档谁,如何实现这种考虑呢?一名考生会填报多个志愿,凭什么将他投档到某个志愿而不是其他志愿呢?这些问题讲技术原理太烧脑,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述就是“和别人比分数高低,到自己看志愿先后”。
  
  我们以本科普通批为例,对平行志愿做个通俗易懂的讲解。
  
  假设有一幢摩天教学楼,里面有上千间教室,每间教室里的座位数量不等。大家就把教室理解为志愿,把座位数理解为计划数。现在老师说,同学们把自己最想进的教室按喜欢顺序写在纸上,每个人都不要受别人影响,按自己的意愿选,但最多选24间。选的时候要看清楚教室门上贴的科目要求,自己小三门选科符合的才能选,不符合的选了也进不了。选教室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酝酿志愿,写到纸上就是填志愿,最多选24间代表本科普通批最多可以填24个志愿。
  
  等所有人都选完教室,老师把大家组织到操场上排队。高考总分高的往前排,总分低的往后排,总分一样的看小分。这样,几万名考生就被排成了长长一列。排队先后就是投档位序。
  
  接下来,老师就要领大家进教室。规则是前面一名同学进了教室坐定之后,后面一名同学才被允许进大楼。每个人都只能被领进一间教室,并且要按照他写在纸上的顺序,只要写在前面的教室没有坐满,他就必须坐进去。
  
  排在队伍之首的是所有人里的最高分,被第一个领进大楼。这个时候,大楼里空无一人,所有的教室都空空荡荡。这名同学当然就被领到他自己写在纸上的第一间教室,顺利地坐了下来。然后老师去领第二名同学,除非他选的第一间教室里只有一个座位并且被第一名同学坐掉,否则肯定能够顺利坐下。
  
  老师就一个接着一个领,并且严格按照每位同学选的教室顺序,从第一间看起,第一间满了就去看第二间,第二间满了就去看第三间,直到哪间里面有空位,就让这位同学坐进去。进教室的过程,在高考招生里叫投档,坐得进去就代表投档成功。
  
  老师仍旧忙着一个接一个领。领到第N名同学的时候,发现明明允许最多选24间教室,但他的纸片上只写了5间。领着他跑了一圈,不巧的是这5间教室全都坐满了。于是,这位同学哪间教室都没进成,只能悻悻地退出大楼回到操场。这就叫脱档。脱档考生不可以临时指着某个空教室说想进那里,投档规则不允许,每个人都只能进自己事先选定的教室。这就是志愿的公平性。
  
  老师很忙,要把操场上排队的同学统统领一遍,一直到排在最后一名的同学。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可能哪位同学选满了24间教室,但是运气不佳,轮到他进大楼的时候这24间全都坐满了。这种情况也是脱档。不过,这类脱档大都属于实力不济、无话可说,而前面那位第N名同学基本属于盲目自信、自吞苦果。
  
  脱档的同学只能等征求志愿的时候再次选教室。只是等到征求志愿时,代表好学校的教室已经全部坐满,尚有空座的基本上只会是大家选择愿望不强的、代表偏远学校或者薄弱学校的少量教室。
  
  这个过程描绘起来好像很漫长,实际投档的时候只需几秒钟。真实招生中,填报平行志愿并非如此简单,另有“冲一冲”“稳一稳”“守一守”的宝典可以探寻。而此时,每间教室里的学生也只是暂坐座位。录取铃声响起之后,不符合要求、不服从调剂的同学仍有可能被请出教室,回到操场。

向学教育网

高考平行志愿能否做到公平与效率平行

  2013年高招录取工作正在进行。截至今年,遵循“分数至上”原则的“平行志愿”模式已在20多个省份推行。志愿填报方式虽然只是高招录取制度的一个环节,但却体现着高招制度改革的大方向。

  在遵循“分数至上”原则与遵循参考其他因素的综合考量原则之间,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平行志愿”能否真正建立高招录取制度改革的全民信心?

  ·高考录取“平行志愿”模式广泛施行

  “今年山东终于实行平行志愿了!”济南考生小孙高兴地说,“这样高分考生上不了好学校、但低分生却能捡漏上名校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我们填志愿的时候就不用赌了。”小孙认为,相比过去的志愿方式,平行志愿无疑降低了考生的博弈和风险。

  据介绍,“平行志愿”代表了“分数优先”的录取模式。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普招处处长张志刚介绍,山东今年首次在所有批次、所有志愿推行平行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具体为:一是执行分数(位次)优先的原则。首先将考生从高分到低分进行位次排序。投档时,按位次从高到低依次检索。二是按照“遵循志愿”的原则。每次检索是按考生填报高校志愿先后顺序依次进行的,当被检索到的高校招生计划未满额时,该生即被投到该高校。考生档案一旦投出,将不再检索该生的排在后面的其他高校志愿。

  尽管社会上对“分数确定一切”的录取模式质疑不断,但坚持“分数优先”原则的“平行志愿”却广泛推行。从2002年湖南开始实行“平行志愿”起,到今年已有至少20个省区市实行了“平行志愿”,仅有北京等极少数省份还未实行。

  ·规避“高分落榜”强调了公平却忽视了效率?

  山东省教育考试院办公室主任林馈悟说,推行平行志愿旨在解决“高分落榜”“高校招生大小年”(录取分数不稳定、忽高忽低)、“断档”(报考学生少、招生未满额)等现象。

  “‘平行志愿’之后,这些现象都几乎不可能。”临沂一中校长李世良说,“平行志愿”的运行机制决定了“高分高录、低分低录”,志愿填报环节的博弈因素基本被“屏蔽”。

  尽管“平行志愿”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一些教育界人士却认为,平行志愿背后的逻辑是严格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一种极致化的“唯分数论”,其潜在的弊端不可不察。

  “高考录取就是中小学教育的指挥棒,既然高考录取‘分数优先’,中小学及家长势必更加重视应试教育,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就不会真正引起重视。”山东菏泽市一中校长王可正说,社会各界一直在倡导的素质教育,但如果高招录取导向继续强化“分数”,素质教育就永远不可能实现。

  “虽然一个录取模式的选择或许决定不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成败,但其导向作用至关重要。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如果一再强化分数,‘钱学森之问’永远无解,创新型人才也无从谈起。”王可正说。

  同时,“平行志愿”客观上把高校分成了三六九等,分数和学校层次一一对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不利于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此外,平行志愿还会使高校招收学生的分数大致相当,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很小,生源结构严重“扁平化”。

  ·高招录取改革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仍需探索

  记者采访发现,在高招录取制度应坚持分数优先,还是坚持综合考量,一些教育界人士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截然分明。

  反对者认为,“平行志愿”的导向有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的改革精神。

  王可正说,高招录取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多元评价,不仅看分数,还要看素质,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就是素质水平的重要体现。全国十多个省份都表示将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尽管有的省份进入实操阶段、有的省份还停留在“姿态”上,至少这一政策的导向是,将高考“动力”介入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运用高考指挥棒带动中小学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而“平行志愿”完全看分数,排斥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与录取的挂钩,与多元评价的改革导向格格不入。

  赞成者认为,在社会缺乏诚信基础和中国人情社会的现实背景下,无论是依据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做出的学业水平测试,还是依据学生综合素质作出的综合评价,都将为“潜规则”留下很大的运作空间,因此将高考成绩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推行“平行志愿”是立足现实的选择。

  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志业认为,“平行志愿”的赞成者更强调现实,反对者更强调理想,其实高考制度改革一直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前行。就目前来讲,高考改革应遵循“稳中求进”原则,一方面不能急于求成,试图一步到位,那样有可能造成混乱,另一方面,应在坚持改革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努力解决现实的不利因素,而不是在现实困境面前不思进取,更不能开历史的倒车。

相关阅读

如何规避平行志愿风险 填报志愿尽量选服从

平行志愿投档潜在风险与认识误区

高考专家支招:高考平行志愿这样填

专家支招高考平行志愿填报 一定要有保底学校

与“沪考心语丨极简理解平行志愿 高考平行志愿能否做到公平与效率平行”相关推荐
平行志愿规则解读 高考平行志愿能否做到公平与效率平行
平行志愿规则解读 高考平行志愿能否做到公平与效率平行

平行志愿规则解读 在录取中,平行志愿是一个志愿多所高校,投档时按一个志愿对待。也就是说,在某一批次录取时,无论这个志愿中有几所高校符合投档条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平行志愿规则解读_平行志愿填报规则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平行志愿规则解读平行志愿即在普通类院校各录取批次分别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大多数省份采取平行志愿填报高考志愿。各地具体操作

2023-04-26 07:26:03
高考平行志愿能否做到公平与效率平行 平行志愿
高考平行志愿能否做到公平与效率平行 平行志愿

高考平行志愿能否做到公平与效率平行 2013年高招录取工作正在进行。截至今年,遵循“分数至上”原则的“平行志愿”模式已在20多个省份推行。志愿填报方式虽然只是高招录取制度的一个环节,但却体现着高招制度改革的大方向。 在遵循“分数至上”原则与遵循参考其他因素的综合考量原则之间,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平行志愿”能否真正建立高招录取制度改革的全民信心? ·高考录取“平行志愿”模式广泛施

2023-04-24 11:39:47
平行志愿捡漏几率大吗 沪考心语丨极简理解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捡漏几率大吗 沪考心语丨极简理解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捡漏几率大吗 大多数省份采取平行志愿填报高考志愿。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有利于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但不等于是零风险。平行志愿是先报高的,再报稳的。先冲一冲,再稳一稳。那么,平行志愿捡漏几率大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平行志愿捡漏几率大吗平行志愿就是在同一个志愿顺序上设置了两个以上(含)的并列院校志愿。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的特点就在于“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2023-04-16 10:54:22
平行志愿规则解读 沪考心语丨极简理解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规则解读 沪考心语丨极简理解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规则解读 在录取中,平行志愿是一个志愿多所高校,投档时按一个志愿对待。也就是说,在某一批次录取时,无论这个志愿中有几所高校符合投档条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平行志愿规则解读_平行志愿填报规则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平行志愿规则解读平行志愿即在普通类院校各录取批次分别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大多数省份采取平行志愿填报高考志愿。各地具体操作

2023-04-18 14:22:00
沪考心语丨极简理解平行志愿
沪考心语丨极简理解平行志愿

沪考心语丨极简理解平行志愿文/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刘玉祥说到平行志愿,考生们耳熟能详,知道这是让自己放心大胆填志愿的一种方式。但细究平行志愿到底是什么逻辑架构,志愿与志愿之间的平行关系如何体现,恐怕很多人隐约有感觉,却解释不清楚。考生去问家长,不少家长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爸爸妈妈当年高考的时候平行志愿还没有诞生,他们自己也没有填过平行志愿。高考是人生大事,提前花点时间搞清楚其中重要概

2023-04-20 07:57:35
沪考心语丨极简理解平行志愿 高考北京平行志愿
沪考心语丨极简理解平行志愿 高考北京平行志愿

沪考心语丨极简理解平行志愿文/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刘玉祥说到平行志愿,考生们耳熟能详,知道这是让自己放心大胆填志愿的一种方式。但细究平行志愿到底是什么逻辑架构,志愿与志愿之间的平行关系如何体现,恐怕很多人隐约有感觉,却解释不清楚。考生去问家长,不少家长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爸爸妈妈当年高考的时候平行志愿还没有诞生,他们自己也没有填过平行志愿。高考是人生大事,提前花点时间搞清楚其中重要概

2023-04-20 15:27:08
高考志愿填报—平行志愿详细解析 高考平行志愿能否做到公平与效率平行
高考志愿填报—平行志愿详细解析 高考平行志愿能否做到公平与效率平行

高考志愿填报—平行志愿详细解析“平行志愿”是什么意思?今天用一种形象的方式向大家解读高考志愿填报术语:平行志愿。高考录取车站,停车场上停了几百辆汽车,每一辆车代表一个高校,每辆车的座位数量代表了该校在该省的录取人数。省理科考生按成绩排名,站成一路纵队,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自己的五个平行志愿的学校名字(ABCDE)。开始了!车站入口打开,状元先进,然后入口关闭。状元的A志愿是北大,

2023-04-15 03:53:52
平行志愿退档后能补投吗 沪考心语丨极简理解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退档后能补投吗 沪考心语丨极简理解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退档后能补投吗 2023平行志愿退档后能补投吗 平行志愿对考生个人来讲,所填报的同一志愿中的多所平行院校是有先后顺序的;对某一批次考生群体而言,该批次所有参与录取的考生档案是同时投出的。那么,平行志愿退档后能补投吗?平行志愿退档后能补投吗平行志愿录取时对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只进行一次投档,不能在退档后再补充投档。这是因为,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是同批次高校同

2023-04-21 0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