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选错专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平行志愿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新高考文理不分科,可是我还是选择了全文,以后会怎样?
关于“3+1+2”选科模式,我之前有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是细化讲解该如何选科的。
选科的主要观点都在这篇文章,那我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如果时间允许,建议你到我的回答列表中找到选科的文章浏览下,可能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先总结下以上文章核心观点:
选科思路:找好你的职业定位,选出你的专业方向,再到最终的选科环节。
选科考量:学科能力、学科排名、目标院校、学校老师和班级配比情况。
以上是关于选科的一种大的方向思路,那针对你的问题,我想提问你两个问题,和说下我的一个建议。
第一个问题:你是否有给自己进行了职业规划,是否考虑过大学的专业方向,不必细化到三级专业,一级专业大类是什么,你有思考过吗?
提这个问题的原因:
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我们上大学最应该的是把专业给学好。
可能很多人都说,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了都不是从事自己专业方向的工作,为什么要把专业给学好。
是啊,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但是常见不代表就是对的啊。
正是因为他们在高中就没给自己考虑过之后专业的事情,志愿填报时候完全懵逼的状态填写的,这就是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国家现在要进行高考改革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问题:你是否认真审视过自己的学科特长,比如说你的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记忆力、逻辑思维、创新能力、理解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学习能力等等,这些你是否认真考虑过。
很多时候,同学们进行选科,主要都是简单凭借自己的感觉和过往的成绩,但是感觉这种东西是最不靠谱的,所以你得多方面进行审视自己,看下自己是否适合什么类型的科目。
有一个做法你或许也可以尝试下的:
事先了解一下高二你将要选择的科目的知识,看自己是否能适应。你可以询问老师,师兄师姐,或者自己找一本高二的教材看目录大纲,大概浏览一遍里面的内容,看自己的接受程度如何。
这样或许对你选科会有很大的一个帮助。
一个建议:
多了解目前大学专业的知识、国家发展的动态、志愿填报的知识。
看了你的问题,其实会发现你的焦虑主要就是来源于对专业,以及对志愿填报的不了解。
比如说你看网上说文科不好就业,好大学需要学物理才行,同学说理科的分数线低,文科分数线高等等,会受到这些问题的影响。
如果你对于各专业了解更加深入,我相信,你的焦虑会减少很多的。
还有为什么要你多了解国家发展动态呢?
理由很简单,因为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而且更加重要的是,站在台风口,想要飞得更高,你还需要稍微长一个小的翅膀。

选错专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据说经济贸易很水
据说艺术专业很贵
据说工科很好找工作
据说??
当初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
太多的流言与传说
让很多同学倍感迷茫
然后两眼一闭牙一咬??
结果
错选了一个让自己倍感痛苦的专业
想放弃,又可惜了几年的付出
想继续学下去,内心又是那么纠结
今天,小耶整理了几位
选错专业的过来人的血泪泣诉
一起来看看吧
01
马上就要考信号与系统了
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有点想笑
完全看不懂
高考难选专业更难
学电子的女生要慎重啊
不要以为跟自己想象中一样
来自一个已经因为选错专业
而放飞自我的小仙女
@放飞自我的章鱼尾酱小仙女
02
我高中物理特别差,然后大学家里做主选了个高分子材料,本以为是化工材料类型,来了大学才知道要学物理和工程力学,一只胆战心惊,不出意外都是补考或者重修过的。。。
@迷幻fantasize
03
太悲催的故事,大学选了最不擅长的机械,可惜后来才知道自已对—哲学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建筑学物理学哪怕是数学?这些感兴趣,为什么我运气这么差,偏偏搞了机械
@子恭
04
当初父母非得听表哥的话,死活要我学会计。结果就是,大三了,浑浑噩噩,没有好成绩,没有心情谈恋爱,没有好朋友,毁了我的青春。
现在爸爸打电话还是张嘴闭嘴的会计,其实他连会计到底干什么都不了解。
我想学土木建筑,本来想转专业,结果学校限制转不了,而且自己不适应文科,成绩也不好。
@Judy--微暖
05
很多同学高考完后跟大多数人一样,就没有怎么关注专业,我也没有关注学校,就疯狂的玩了很多天游戏。
其实一开始我是打算填计算机的,因为从小就喜欢游戏,也喜欢折腾计算机。结果半路杀出来一亲戚说码农就是新时代的农民工,千万别报计算机。
哎,我就这样天真的放弃了计算机这条路,后来有亲戚介绍说土木很不错,随便挂靠,也不用上班,年薪几十上百万。就这样上了土木的贼船。
哎,说多了都是泪。想起一句话,太贴切了,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选专业脑子进的水!
@晨曦
06
痛哭流涕,内心的痛无法言喻,我就是选错了专业,可恶的是我想转专业那难度简直就是登天,让我考到全院前10,要自己去和两边院长打通关系,获得认可,而且转只能和下一届的学生一起学,第一年要转是不行的。
@我只等风23
07
化学系,不喜欢专业,退学了
恶心了两年差点抑郁跳楼自杀
这就是选错专业的感受
@口袋里的小妖怪
08
现在想想真的是报考脑子进了水
每天过得是间接性看开长期性一纠结
真的很难过
有时候觉得自己被父母这样安排
人生都没有了期望
@挽歌i-
09
当初脑子进水选了临床医学,我一个大专生当时干什么选临床医学,然后三年没学好,成绩不能专升本,学历也不够进医院。
现在只能在家闲着,总是想我当初脑子怎么就被门挤了然后选了个临床医学。
@席可爱
10
再一次后悔选错了专业,要不是选错专业,会坐在这个鬼地方做这些杂七杂八的事,哎,浪费了我的数学啊
想当年我理科可是前几的,真是人怕选错行啊,选专业太重要了,我还是喜欢做研究某项事情,要是能让我重新选择专业,我肯定选数学专业
@落后的微笑
11
讲真,选专业跟嫁人一样
从某种角度,选专业比嫁人残忍
你嫁错了人,可以离婚
专业选错了,活不下去了
都不知道怎么下车
@醉否亦然
12
以前是打算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胚胎工程之类的专业,最后就学了“化工”机械,然而化工只是作为定语修饰机械的,痛苦了四年
不过现在看来都没啥意义了,反正工作早就与专业无关了
@八一
13
大概你们都不知道我有多讨厌电磁场电磁波有多讨厌带电小球体。
大概你们都不知道每天睁眼看到专业书我有多犯恶心。
大概你们都不知道我每天想到惯性系非惯性系想到傅里叶想到拉格朗日想到牛顿有多烦躁。
即使这样,我还是硬生生把自己的绩点逼到了专业第二!!!
@小贝壳
14
不知道当初为什么脑抽选了计算机
向学教育网
一个女生,没有计算机天赋,还不感兴趣
在此警戒那些想选计算机的孩纸啊
你们可要想清楚了,头发大把大把掉!
鉴于此我打算下学期转专业
@theKiteRunner
15
都快大三了才觉得自己选错了专业
从高中开始就比较喜欢历史
对古代的东西也很感兴趣
相对于文学而言
真得可以说一点文学素养都没有
上了两年大学更是连书都不想看了
@久忘1031
说起来
大家之所以选错专业
也是各有各的原因
有的同学是对专业不了解
稀里糊涂地就入了坑
有的是信了家里的某个亲戚
这个专业单位抢着要,工作不用愁
这个专业老师教得好,大师天天见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有的同学是因为调剂
而被硬塞进了他们一开始就没选
也毫无了解的专业的
??
所以说,每个错选专业的同学
在回忆自己为啥跳进来时
都是一脸“啥都别说了我想静静”的表情
你是不是这些失意人的一员呢
评论里和小耶说说吧

平行志愿
向学教育网(https://www.380859.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平行志愿的相关内容。
[编辑本段]基本概念
这是高考志愿的一种新方式,此前也在湖南、江苏等地试行。2008年,教育部在湖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辽宁等6个省市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试点改革。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有效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风险。在去年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09年教育部又新增了河北、吉林、江西、福建、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宁夏等10个省区进行改革试点,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进一步在全国推广。
平行志愿即在普通类院校各录取批次分别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专二批次不设置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提前录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3所院校,专科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D、E5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在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招办将及时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未被录取的考生须按省招办规定的时间,自行前往市、县(市、区)招办规定的地点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包含A、B、C3所院校志愿和1个院校服从志愿。体育、艺术类各批次暂不设置平行院校志愿,每批次设置第一至第四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志愿,并按志愿顺序依次投档。
普通类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在投档时按考生五门科目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并逐个投档,在依次检索考生所填A、B、C或A、B、C、D、E志愿时,只要被检索的3所或5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该生即享受了该批次平行院校志愿投档机会,由高校决定其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时,根据有关高校提出的调档比例,按照投档原则进行投档。对五门科目总分相同的考生,按其语、数、外三门科目分数之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并投档,如上述三门科目总分仍相同,则对这部分同分考生按其志愿(按从A至C或从A至E的顺序)全部投档,由高校决定其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对实行自主选拔录取高校确定的自主选拔录取考生,且其A志愿填报该高校,则按其A志愿投档。对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单科优秀学生等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分别按有关政策,并依照考生所报志愿,进行补充投档,由高校决定其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其中,对单科优秀考生,按其所填报平行志愿中的最后一所院校志愿投档。
在高校录取结束后,省招办将通过市、县(市、区)招办及时向考生、社会提供考生录取状态和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招生人数等信息查询。未被录取的考生须按省招办规定的时间,自行前往市、县(市、区)招办规定的地点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从调剂志愿)。省招办对填报征求平行志愿(含院校服从调剂志愿)的考生按投档原则再次进行投档,由高校决定其录取与否及所录取专业。如考生不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填报平行院校志愿及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则视为其自愿放弃该志愿填报机会。如考生不按当地招办规定的程序对本人所填报的志愿信息进行签名确认,而对考生本人录取产生的不利影响,由考生本人负责。
[编辑本段]具体操作
1、什么是 “平行院校志愿”?
普通类考生可以在提前及本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 3个平行院校志愿,在专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D、E 5个平行院校志愿。各院校志愿之间是平行关系。另外,每个院校志愿下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
2、什么是“征求平行院校志愿”?
在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省招办将向社会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由市、县(市、区)招办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组织未被录取的考生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在“征求平行院校志愿”中,考生还可填报3个院校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其他院校志愿。省招办将按平行院校志愿投档原则再次投档。
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时间是在录取过程中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
3、“平行院校志愿”加“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在录取时怎样操作?
(1)投档原则: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
(2)投档办法:按普通类上线考生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A、B、C 3个(提前和本科批次)或A、B、C、D、E 5个学校(专科批次)依次 检索,首先将考生档案投给考生填报的A学校,如成绩不够,则投给B学校,如此类推,只要被检索的3所或5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档案投出则完成该考生投档过程,投档后由院校决定录取与否。如果经检索未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也完成了该考生的投档过程。
在每批“平行院校志愿”录取后,对该批未被录取的考生提供了又一次填报志愿的机会,即“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届时,将分别在每批的“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由省招办统计并向社会公布生源未满的院校及专业缺额数,并由各市、县(区、市)招办组织本批次未被录取的考生再次填报志愿,即“征求平行院校志愿”。 “征求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办法按“平行院校志愿”的操作办法进行。
(3)每批院校投档程序如下:
①进行平行志愿的投档;
②对未被投出的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报考非
英语语种的外语专业的考生、报考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考生、单科 优秀学生等特殊考生,按照相应政策进行补充投档;
③进行平行志愿退档处理;
④向社会公布录取及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信息;
⑤未被录取的考生填报征求平行志愿;
⑥进行征求平行志愿的投档及退档;
⑦征求平行志愿中的服从志愿投档及退档。
4、符合条件的考生怎样才能确保参加“征求平行院校志愿”的填报?
(1)考生在领取准考证同时领取《录取进程表》,以了解整个录取工作的时间安排和各项进程的安排。
(2)“征求平行院校志愿”的填报由省、市、县(区、市)招办组织进行。考生应在每批录取过程中到市、县(市、区)招办以及所在中学的“公告栏”中了解录取与否,查询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情况,以及征求志愿填报的要求等;同时要注意省招办在新闻媒体及各有关信息渠道上发布的相关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
5、实行新的志愿填报办法后,能否保证录取的公平、公正?
省高校录取工作已全部实行“网上录取”,录取工作全部依托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先进的网络技术使高校招生录取做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开、透明和高效;考生档案的投放完全由计算机控制,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从技术手段上保证了录取的公平、公正。
在长期的录取工作中省招办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制定了严格的纪律要求,省
纪检监察部门的同志参与招生录取的全过程,同时邀请新闻媒体的记者到现场采访,随时进行监督,这些措施和办法都切实地保证了录取的公平、公正。
[编辑本段]优势比较
过去:先看志愿再看分数。
过去,每批次设置4个院校志愿和1个服从志愿。投档时,第一步:省招办根据考生志愿分学校排序,比如在本科第一批院校录取时,同时将所有第一志愿填报
南京大学的考生排序,将所有填报
东南大学的考生排序……第二步:再从高分往低分顺序向学校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再将未录取考生按其所填的第二志愿院校分别排序,然后从高分往低分投档……以此类推。由于每批次考生只能选择一个第一志愿,其他志愿录取率相对较低,考生如果第一志愿报考的学校不能录取,所填第二、第三或其他志愿院校已录满,那么该考生就只能降低到下一个批次中录取,个别考生甚至因此落榜。所以,怎样选择第一志愿一直是考生和家长十分头疼的问题。
现在:既看分数又看志愿。
今年实行平行志愿后,每批考生可同时选择A、B、C 3个或A、B、C、D、E 5个学校,录取投档时,“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第一步: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顺序排序,比如最高分是700分,则先投700分的考生,再投699分的考生,再投698分的考生……以此类推。第二步:每个考生投档时,按志愿中先A学校,再B学校,再C学校的顺序检索,如考分够A学校,就投档到A学校,如不够,则看B学校,以此类推……这样就相当于考生一次选择了3个或5个第一志愿,扩大了考生选择范围。对未被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的考生,还可以再参加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使考生拥有了更多的录取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
填报志愿方式的改变,是招生部门在现有的录取模式下,坚持以考生为本,进一步为考生服务、为院校服务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深化公平竞争、公正选拔招生原则的重要举措。这一办法的优势:
(一)对考生来说,扩大了考生的选择范围,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有效地提高考生的录取率。
(二)对于高校来说,生源素质更加均衡,也解决了以往投档中一部分高校生源爆满而另一部分严重断档的问题,有利于顺利地完成录取工作。据模拟预测,平行志愿一次录取率可达90%以上。
(三)进一步提高了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性。
[编辑本段]平行好处
以往,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必修课”之一就是查询有意报考高校往年的录取情况:去年分数线高了,今年报考的人会少一些,分数就会降低。这种非正常现象又直接影响到下一年度考生的志愿填报,于是频频出现“大、小年”的现象,造成恶性循环。前几年未推行平行志愿时,几乎所有一流大学都曾遇到过在某地第一志愿考生数不满,录取分数线仅为当地重点控制线的情形。
如果实行了“平行志愿”,考生就不用再为一批次中的几个志愿先后发愁了,只要将自己心仪并符合自身水平的几个学校都填上就可以了。在招生中,则按照分数高低录取。一个批次里,一个学校进不了,可以到另一个学校,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平行志愿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考生,尤其是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考生”,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办公室主任汪国培表示,设置平行志愿增加了考生填报志愿的范围,减小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难度和风险,增加了考生被投档机会。据了解,江苏省实行平行院校志愿改革后,出现了“三减少、三提高”的可喜现象,即填报志愿风险减少了,高分落榜现象减少了,高校断档现象减少了;志愿匹配性提高了,录取透明度提高了,人民满意度提高了。
实施平行志愿,变“志愿优先、分数从高到低”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体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从字面上看,似乎“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模式更强调分数,对志愿尊重不够。但从深层次探究,原来的志愿优先只能选择一个志愿,尊重的是一个选择;而平行志愿可以选择三个第一志愿,给考生更充分的表达个人志愿的余地和空间,尊重的是三个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平行志愿的设置更能体现考生的意愿,更尊重考生的志愿。
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步入大众化阶段,广大考生已不满足“上大学”,而要“上好大学、读好专业”。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成为争夺生源的利器。
据了解,当初平行志愿办法刚出台时,一些高校也曾持反对态度,认为只有少数名牌高校才能从中受益,会降低自己学校的生源质量。不少高校招办负责人担心,“平行志愿”有可能导致强校更强、弱校更弱。因为除重点院校,一般高校所录取的考生,其分数将趋向“扁平化”。对于同一批次中的一些中、下等级的院校来说,很难吸收到高分考生。被同一所院校录取的考生,分差都不会太大,学校总体生源质量就会有所下降,同时也不利于学校的发展。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指出,平行志愿的推行,使学生学业水平与相应高校社会公认度相对应,高校和考生达成“双赢”。由于高校实力与录取考生学业水平较为接近,避免了实力过强的考生和实力过差的学生进入学校所产生的不必要的问题,也有利于高校教学组织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促进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具有激励作用,学校要想提高生源质量,吸引更多学业能力强的学生报考,就必然会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以不断提升学校的品牌效应。
[编辑本段]风险提示
设置院校平行志愿后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化解现行录取体制下填报高考志愿的所有风险。风险不是平行志愿带来的,在现行录取体制下,院校调档数大于其招生计划数(高校调档比例在1∶1.2范围内),必然有一定数量的考生在公平竞争、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后自然落榜。因此考生填报志愿仍然要准确定位,统筹兼顾,慎重选择。并要及时了解省市县招办发布的有关信息,确保能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
风险一:专业志愿不愿意调剂
很多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就是“
保险志愿”,只要考分考高了,学校可以随便挑,这是完全错误的。高分考生仍然存在落榜可能。
假设某考生一本填报的4个志愿依次为
复旦大学、上海财大、华东政法、
上海大学,被投档到复旦大学,但复旦大学根据招生计划数,该考生因为排名靠后,同时不愿接受专业调剂,而没有被录取而被退档,考生就直接落到了征求志愿档,而无法投档到填报的其他三所院校。只要考生在每批次的首次投档中被退档,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建议:考生被高校退档,主要原因是考生
填报专业不当,如考生填报的专业扎堆,又不愿意接受专业调剂等。其次,还有可能是考生自身的条件不符合专业录取要求的限制。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正确评估自己的综合实力,合理搭配平行志愿。
风险二:定位不准排序不慎重
考前估分本身就存在一定风险。其次,虽然一二批次的4个志愿和三批次的8个志愿全是1志愿,但是在操作上,A、B、C、D志愿是有顺序的。如某考生填报了A、B、C、D4所院校,投档时先看A志愿院校的投档情况,如果A院校额满,再向B志愿院校投档,如B院校额满,再投向C志愿院校……依次类推。
有的考生不会准确定位,为提高命中率选择录取分远低于自己高考成绩的院校,或者选择自己高考成绩达不到录取分的院校,都会产生录取结果不理想的后果。
-建议:一是准确把握自己的学业水平,具体要参照考生的成绩在群体中的位置。从考生家长来说,要多和孩子的班主任沟通;二是要准确估计考生的考试心理状态。有的考生平时看似不用功,但考试时往往能超常发挥,这就是比赛型的考试心理素质。
风险三:专业和院校难两全其美
在高考填报志愿中,究竟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是考生家长最难把握的。今年上海实行平行志愿填报,在选专业还是选学校的博弈中,这一难题将更为显现。这是因为,院校的投档比例降低,专业的匹配率也会降低。
复旦招办副主任徐宏波老师告诉记者,从该校往年从实施平行志愿的地区招生情况来看,考生考分情况非常扁平:最高分和最低分一般只相差了10分左右。各个专业的录取分相差不大。因此,如果学生同意调剂专业志愿,则被录取的可能性就越大。而那些不愿意调剂专业志愿的学生则被退档的可能性越大。
-建议:市教育考试院院长李瑞阳表示,在平行志愿中,如果选学校,就要做好牺牲专业的准备,如果选择专业,则要做好学校要降一档次的准备。考生要自己掌握其中的平衡问题,因为好的大学里面也有弱的专业,一般的大学里面有强的专业。
由于在平行志愿中,一、二、三批次填报的志愿都是第一志愿,这样考生在填报前,要对每所院校各个专业的情况都有所了解,而且究竟是选专业还是选学校,在一二三批次志愿顺序的填报中也要体现出来。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前就应该有所规划。
风险四:志愿之间坡度不合理
若考生在填报时没有兼顾自身的实力,填报的志愿偏高,或没有梯度等,也可能出现高分落榜。如某考生填报志愿为复旦、上海交大、上外、
上海财经大学,若其考分未达到复旦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这样的填报方式,就可能高分落榜。因为各院校是同时投档并录取的。
-建议:为增加录取机会,提高志愿的有效性,同一批次志愿中,院校之间要有坡度。要把握这一坡度,要清楚了解院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它可以帮助考生大致了解该学校在考生中的定位并把自己的实际学业成绩和之相对应。一般四个志愿的坡度应根据“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来设计。
风险五:院校考分可能整体拔高
由于今年高考实施平行志愿,很可能产生各院校录取分数线整体拔高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今年高考填报志愿不强求考生必须每一批次上填报一所外地院校,考生如报考外地院校反而拥有明显优势。
-建议:考生要充分运用好鼓励填报外地院校的政策,踊跃报考外地院校。今年,对第一、二、三批次填报外省市院校志愿的考生,当规定分数线上平行志愿投档后仍有缺额,可在征求志愿前,在征得外省市招生院校同意的情况下,对一本、二本、三批高职(专科)线下20分之内、填报有志愿的考生,加20分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办法,录取与否由外省市招生院校决定。此外,外省市院校降分投档也将继续实行。
[编辑本段]图示
第一步:将所有满足该批次分数线的考生,分别按文科和理科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图一),使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位置。也就是排队,文科一列队伍,理科一列队伍。如果在文理科排序中出现总分相同,则看单科分数,其顺序为:
文科:语文、外语、数学、综合
理科:数学、外语、语文、综合
第二步检索分档:将考生档案分到学校的数据库档案中。由计算机将排好序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逐个进行检索(图二),检索到的考生,对其所填的各志愿的高校依次进行检索判断(图三),当某一高校已分得的档案数小于应投档数时,则将档案分到该校档案数据库。如该校档案库中的档案数已达到应投档数时,则对下一志愿高校进行检索判断。一旦检索到有符合条件的高校,不再对其后志愿检索。
第二步
第三步投档:当该批次所有满足条件的考生的档案检索完毕后,通过网上对分好的档案投往高校(图四)。
这个过程是一次性、同时完成的。
高校只能看到考生填报自己高校的志愿,看不到考生填报的其他志愿情况,对于高校来说,所有投档来的考生都是一志愿报考本校。
第三步
第四步录取:这个过程主要是在高校进行。
高校根据已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对考生进行录取。
第四步
■第五步确认:当高校确定录取名单,录取结束以后,对已录取的考生通过网上回传给市教育考试院进行确认,并办理录取手续。
对未录取考生的档案传回市教育考试院。由市教育考试院通知本批次线上未录取考生进入征求志愿环节。
征求志愿也是平行志愿,其录取过程和前面一样。
具体看:
以上就是选错专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平行志愿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向学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向学教育网:
www.380859.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